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鶴說新語鶴說新語
盧賀

理學重地

在蒙山之南,龍王寨之北,孔目江以東,蒙河以西,有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這裏山峰競秀、石門聳立,霞溪奔流,四季分明,這就是我國元末明初時期的江南—下村鎮。

下村自古就是魚米之鄉,這裏物產富饒,民風淳樸。曆史上,霞溪河哺育了兩位清官:一位是秉公用權、剛正不阿的宋朝監察禦史張和,一位是治滇有方、政聲卓著的明代雲南布政使司、右參政張喬鬆。尤其是在元末明初,下村還出了一位名震朝野的大理學家、大教育家。在下村鎮醴溪梁家村,至今還完好地保存著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奉皇上詔書為梁寅所建的旌表性建築—夫子堂。

文曲下凡出夫子。1303年,梁寅出生在下村鎮一個耕讀之家。青年時代的梁寅博覽群書,學富五車,潛心授徒,以文會友。明王朝統一天下後,征天下名儒修訂禮樂。1368年,65歲的梁寅應征赴京師編修禮書,授予禮部主事,其間討論精審,諸儒皆服。1371年,參修《大明集禮》完成之後,梁寅又參與編修《元史》,後以年老體弱辭歸。之後,梁寅應江西省臣禮聘參與了明經舉士考試的文衡(評卷)工作。1377年,梁寅創建石門書舍(後為石門書院)。來自吉州、筠州(高安)、清江等周邊州縣的求學士子絡繹不絕,下村一度成為江南理學重地,梁寅被稱為“梁五經”,又稱為“石門先生”。

梁寅是一位名聞遐邇的大教育家,又是一位潔身自好的文人。盡管他一生與仕途無緣,卻在當時的官場德高望重。1343年,梁寅在南昌小住。這時,有一個叫袁尚誌的朋友正好從浙江西部地區回來拜訪梁寅。當年做過高安縣丞、再遷浙江儒學副提舉,後來成為大明開國元勳的劉伯溫,托袁尚誌給梁寅捎來了一封親筆書信和10支毛筆。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梁寅在詩中對這位進士出身、當過縣丞又升為儒學副提舉的劉伯溫表達了真摯的思念之情。“江西十載誦君詩,一見錢塘如故知。耽學自嫌科第早,論文何讓古人為。湖洲兔穎刀鋒銳,浙水魚箋錦字奇。珍贈千金意千裏,長因明月動憂思。”尤其是從京城回到下村後,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觸發著梁寅的詩思文采:“久厭都市喧,俯思山岩靜。歸飲醴溪泉,怡我淳樸情。神峰雜樹蓊,石門翠崖並。蘿懸晨露滋,巘秀夕霞映。攀陟諧樵牧,候謁悔奔競。褰裾蔭雲鬆,脫履悅風磴。悠然遁客心,迭出野人詠。方期穀口耕,毋誚終南徑。”家鄉的山山水水使他流連忘返,梁寅從此真正過上了那種失而複得的隱居生活。

歸隱山林之後的梁寅,最終實現了教書育人、著書立說的宏願,成就了江西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作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梁寅為國家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而新幹的金幼孜、分宜的黃子澄、峽江的練子寧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金幼孜曆經明成祖、仁宗、宣宗三朝,官至禮部尚書、英武殿大學士,成為大明一代內閣重臣。黃子澄與練子寧,因效忠建文帝,堅貞不屈,慘遭篡位成功的明成祖殺害,其凜然之氣,直衝漢霄。梁寅辭世後,他的弟子翰林學士金幼孜為謝恩師,手書“夫子堂”匾額懸於石門書院。金幼孜在夫子堂撰聯品評恩師:“近接朱程繼往開來振起兩朝人物,遠宗孔孟承先啟後維持百代斯文。”門人黃子澄撰聯雲:“應聘承恩一世聲華昭日月,立言定禮萬年詞典鎮乾坤。”清朝乾隆皇帝欽題“文宗堂”匾額懸於書院。知師莫如弟子。得意門生的中肯評價與皇帝的誠意褒獎凸顯了梁寅的思想價值與學術地位。正如《四庫全書》《新喻梁石門先生集》載:梁寅“著作等身”,“如《周易》則有《參考》,《尚書》則有《纂義》,《毛詩》則有演義,《春秋》則有考義,《禮記》則有《輯略》,《周禮》則有考注,曆代史則有史斷、策要,雜著則有《耄言》《輯訓》《類訓》《宋論》《搜古集》《格物篇》《春秋叢說》,詩、賦、記、序、碑銘、傳讚、題跋則有《石門集》。今禦纂《易》《詩》《書》《春秋》四經,多有其說,《綱鑒》《史斷》亦多采及。省誌稱先生著作不下千餘卷者不虛”。梁寅“之所以重當世而傳後者,非徒以其文也”,最主要的是他的“不戚戚於貧賤,不役役於富貴”的人品,最關鍵是“其德性與識趣有過人者”,歸根到底是梁寅的德才學識超越常人。正如國子博士石光霽在《石門孟敬先生行狀》中所評價的那樣:“先生力學弗替,經史子集罔不精究,特以文尚高古,不諧於世。舉累舉弗捷。然誌日益確,學日益瞻,文章日益工,著述日益盛。”這就是梁寅作為一個理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的成功密碼。

大行德廣,大愛無疆。夫子的節義文章澤被後世,理學的傳承曆久彌新。在梁寅離世600年之後,下村鎮迎來了一個政治安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新時期。出生於下村鎮的美籍華人、教育心理學和電子工程學雙碩士何步基先生,是20世紀世界上最早研究中文電腦的專家之一,在美國從事電腦事業數十載,在國際中文信息處理領域頗有建樹。何步基先生的兒子、醫學博士何大一,從38歲起擔任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是美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成為中國工程院五名外籍院士之一。何大一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到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科學家之一,因發明治療艾滋病的雞尾酒療法,被1996年的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當年的年度世界風雲人物。下村籍主任中醫師胡傑鋒,是新餘市中醫學會理事長,江西省名老中醫,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在痹證的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下村籍中國著名國畫家陳伯程,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美協副主席,中國當代山水畫“百強畫家”,文化部中國群文協會書畫家學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享受政府津貼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清華大學美院高研班導師,中央電視台簽約畫家。其創作的國畫作品《靈秀棗木山》鐫刻在北京新長城上永久陳列。下村中學畢業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的裴鳴是恢複高考後新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個火箭動力學博士。與此同時,一大批社會精英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幹得風生水起。尤其是下村籍企業家,他們富而思源,富而思進,抱團取暖,共謀發展,於2016年10月10日創建了下村商會,成立了商會黨委。在創會會長李秋保,名譽會長胡金根、劉俊遠的帶動下,下村商會凝聚鄉賢,增進鄉情,服務鄉親,建設鄉村,籌集經費數百萬元,為家鄉改善民生捐助100多萬元,受到了全體鄉親的一致好評。為圓莘莘學子的大學之夢,商會為84名家庭困難大學生捐款近30萬元;為支持基礎教育發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發放獎金;為推進精準扶貧,商會會員結對幫扶本鎮161戶貧困戶;為關愛“頤養之家”老人,商會在全市率先開展百名會員幫扶百名老人的“雙百”愛心活動,幫扶金額近40萬元,並為新農村建設捐款。企業家們的善行義舉,贏得了父老鄉親的點讚。考取華東政法大學的貧困學子陳穎同學動情地說:“知書明禮,有情有義,是下村人的天然基因。下村商會則是個充滿愛心的溫馨港灣。我定當發憤苦讀,學好本事,將來好好地報效桑梓!”下村商會企業家的愛心善舉,贏得了社會的認同,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

文化是鄉村的血脈,信義是做人的靈魂。理學淵源、誠信基因,是下村鎮人砥礪前行的動力,是下村企業家抱團發展的定力,也是理學重鎮行穩致遠的魅力。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