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董存瑞董存瑞
陳修琪

血色夜晚

1943年陰曆八月十八,本來正是天高氣爽的天氣,而懷來縣連著幾天陰沉沉,還不時下點細雨,透著初秋的寒意,田地、山野都透著蕭颯之氣。

王平同誌和縣裏的郭廷峭科長,在常莊村忙完了工作,已經是後半夜了。他們剛要休息,突然傳來一聲槍響,他倆馬上提著槍跑出院門,王平沉著地觀察了一下四周的動靜。借著月光,發現山頭上都有人影在晃動,隻有村南頭似乎還平靜。王平知道敵人要包圍常莊村了,就拽著郭科長跑到村南頭,準備鑽到山裏去。

誰想到,敵人已經封了路口。怎麼辦?

由於叛徒告密,夜襲隊得知了王平的蹤跡,把常莊村各個出口都死死地圍住。在村外麵最高的東岩上架起機槍,控製全村。

已經沒有退路了,王平和郭科長隻有邊打邊往村口衝去。但是東岩上敵人的機槍開了火,激烈的槍聲刺破夜空的寂靜,埋伏在村頭的敵人也號叫著衝了上來。

王平看到敵眾我寡,很難突圍出去,隻好退到一間空房子裏,準備與敵人拚個你死我活。敵人發現就他們兩個人,鬼子的膽也大了,一擁而上把這間小屋團團圍住。

王平和郭科長從門旁窗邊沉著地向外射擊,一個鬼子倒下去了,又一個鬼子哎喲一聲撲倒在地,可鬼子還是一個接一個地撲上來。一個鬼子哞哞地叫著又撲上來了,王平舉槍便射,槍卻沒響,一看,沒子彈了,喊道:“郭科長,你還有子彈嗎?”“我也沒有!”王平一摸身上,還好剩一顆手榴彈了。他意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他沒有慌亂,而是鎮定地燒了文件,砸了槍,準備流盡最後一滴血。

這時,外麵傳來叛徒勸降的吼叫聲:“老王,出來吧!我是蘇古,隻要你投降,不但什麼事都沒有,而且保你有官做!”

“你這個畜生,老天白給你披了一張人皮,還恬不知恥地到老子麵前瞎汪汪,你給我閉上你那張狗嘴吧!”王平破口大罵,牙咬得格格直響,“我真恨不得剝了你的皮!平日組織沒少虧待你,想不到你竟然背叛組織,幹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你會得到應有的報應!”

“得了吧。”叛徒還不死心,“別說啦!誰還沒當過兩天共產黨員?那生活太苦了,你還是……”

“呸,你算什麼共產黨員?叛徒!漢奸!”

叛徒氣得麵紅耳赤,渾身發抖,一腳踢開了屋門,鬼子像一群瘋狗似的衝進屋裏,張牙舞爪地撲向王平他們。就在這個時候,他倆緊靠在一起,拉著了導火線,把“嗤嗤”冒白煙的手榴彈高高舉在頭頂……“轟”的一聲響,天地猛地抖動了一下,整個一下陷入了一種死寂,隨後是鬼子們的鬼哭狼嚎般的喊叫。

黨的好兒子——王平和郭廷增同誌就這樣壯烈犧牲了。

聽到王平犧牲的消息,董存瑞一下子懵了,他無法相信王平的犧牲,他不相信這個事實,可是這消息卻又是千真萬確,他衝出屋,發了瘋似的跑到村後的山坡上,仰倒在地,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

天,陰沉沉的,地,空茫茫的,悲憤的情緒一下把董存瑞擊倒了,腦子裏又不斷閃現出王平的音容笑貌:深夜的長談,兒童團成立大會上的講話,手把手教自己看書識字,給兒童團教導,講故事……

天黑下來,村裏響起了母親的叫喊聲:“四頭,四頭……”

第二天,天一亮,董存瑞就跑到民兵隊長家裏。一進門,劈頭就說:“我當民兵吧,我要給王書記報仇!”隊長看了董存瑞那股子勁頭,根據他平時的表現,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新的生活開始了。這對於董存瑞來說,不但是一種鍛煉,而且是一種考驗,他也知道隻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民兵,才能更好地為王平他們報仇。

一有機會,他就請老民兵教他投手榴彈、打槍、埋地雷……董存瑞遇到不會的就一個勁兒地問,反複練習,直到熟練為止。他學完這樣學那樣,幹完這樁又幹那樁,渾身的勁似乎使不完。沒多久,他的幾般“武藝”樣樣在行。然而,他畢竟是個新兵。

此時,日本在中國戰場上吃緊,便集中主力打擊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特別是在華北敵後戰場,日本加緊推行“肅正建設計劃”和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把進攻的矛頭直接指向八路軍,企圖徹底摧毀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以鞏固其占領地區。因此,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破壞敵人的交通,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成為華北敵後根據地的重要任務。

一天夜裏,刮著刺骨的西邊風,冷得人直打哆嗦。董存瑞參加沙城外圍的“破交”(破壞敵人交道線)行動,因為年紀小被分派警戒任務。

民兵都行動去了,他站在不遠處進行警戒。在北風的催促下,天空中蓋上厚雲,地上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盡管很冷,但他還是不敢大意,警覺地環顧四周,生怕有絲毫的大意。突然,借著城牆上微弱的燈光,他看見遠處城牆上有個站崗的鬼子,心裏立刻湧起一股複仇的怒火,就琢磨著如何幹掉它。他耐著性子等到大家完成任務往回撤了,心想,反正任務也完成了,不如再捎上一個小鬼子,於是他便向城牆邊摸過去。

當民兵隊長發現董存瑞時,已經來不及把他拽回,又不敢大聲喊他回來,急得直冒汗,就跟了上去。

隻見董存瑞站了起來,拉著了一顆手榴彈,憋足了勁,朝城牆上的敵人甩了過去。可惜他人小力薄,手榴彈在城牆下爆炸了。這下可捅了“馬蜂窩”!

鬼子哨兵一邊驚恐地呼叫,一邊慌亂地開槍。接著,敵人炮樓裏的機槍、步槍同時響了起來。民兵隊長趁敵人混亂之際,一把將董存瑞拉進青紗帳裏。好在是在夜裏,又黑,鬼子不敢輕舉妄動地追出來,隻躲在炮樓裏胡亂地開槍。

“破交”的隊伍總算安全回來了,可董存瑞的行動受到了大家嚴肅地批評。

民兵們圍在一起開會。氣氛十分嚴肅,先是誰也不說話,會場靜得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到響聲。

“我說,叫四頭檢討!”不知誰喊了一句,接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會場像開了鍋,一下熱鬧起來,而董存瑞的頭卻越來越大,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同誌,你現在是民兵了,不是孩子,毛主席製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條是‘一切行動聽指揮’,你怎麼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呢?你就沒考慮後果?”

“我是想著給王書記報仇!”董存瑞無力地在爭辯著。

“為王書記報仇是一百個對,可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你有能耐,一個人能把侵略中國的日本鬼子全部打跑嗎?”

“對,階級仇,民族恨,得靠全國的窮人去報,俗話講眾人拾柴火焰高嘛。”

“董存瑞,記住這次教訓,吃一塹,長一智,往後再執行任務時,可不能自由行動啦。”

董存瑞坐在那裏,默默地低著頭,認真聽著。同誌們的教育批評,終於像春風吹進腦海,使他感到清醒,像暖流湧進心窩,使他感到親切。他意識到了自己錯誤的嚴重性,慢慢地站起來,沉痛地說:“這回是我錯了,以後保證聽指揮。”

在“破交”的日子裏,民兵們在公路上挖溝、鋸電杆、割電線,打埋伏,參與拔據點……董存瑞更是如魚得水,勇敢機智,靈活沉穩。破壞敵人的電話線,任務最危險也艱巨,董存瑞總是爭著參加割線組。由於他個頭小,敏捷如猴一樣地爬上電杆,總是第一個完成任務。他不但工作起來幹脆利落,還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剛參加割敵人的電話線時,花很大力氣也弄不斷電話線,既耽誤時間,又容易暴露目標。他就琢磨開了:能不能鋸斷電線杆呢?要是有個小鋸鋸電線,興許也行。他就找來刀用錘打上豁,像個小鋼鋸,一試挺管用,又快又省勁。於是,董存瑞的“鋸齒形鋒刀頭斷線法”在民兵中廣泛流傳開了。

敵人為了戰爭的需要,抽調了一些兵力,重點保護電話線,往往是民兵頭一天鋸倒電杆,第二天敵人又重新豎起來,架上新的電話線。當大家七嘴八舌議論這件事兒的時候,董存瑞低頭不語。一邊注意著大家的發言,一邊考慮對付鬼子的辦法。忽然,他興奮地說:“下回咱們割完線再埋上地雷,敵人再來拉線,就讓他們上西天 。”“好主意!”大家齊聲稱讚。

說幹就幹。幾次下來,不但掐斷了敵人的通信聯絡,還炸死了幾個查線的鬼子兵,嚇得他們好幾天都沒敢再來。由於民兵們堅持不懈地“破交”,敵人的這段電話線路一直沒有暢通。

在如火如荼的抗日鬥爭歲月裏,董存瑞受到血與火的鍛煉,他同南山堡民兵們一起,配合大部隊,與日寇進行了英勇的鬥爭。在黨的輔導和教育下,經過對敵鬥爭烈火的考驗,董存瑞迅速成長為一個出色的民兵。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