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北方H市。
時至仲夏。傍晚。
在美麗的鬆花江畔,有一條五百多米長的街道——濱江路。街道兩旁濃鬱的綠蔭後麵,錯落有致地矗立著十幾座獨門獨院的俄羅斯式住宅。這些住宅全部是兩層建築,外牆清一色全部用青石砌成,風格古樸,雖略顯笨重,但造型簡潔,線條清晰,隻在窗子上方和屋簷下雕刻著一些簡單的花紋。院子的圍牆由灰磚砌成,足有兩米高,看上去有些斑駁古舊,漆黑的鐵門則給人以莊嚴、厚重之感。一座座偌大的房子,在暖陽下一言不發,時間都仿佛凝固在此,散發著一種看不出年代的悠遠。一個個院門,也似乎總是關著,平添了幾許神秘。而房子的主人,由於位高權重,更使這些豪宅增加了幾分令人敬畏的感覺。濱江路的人行道兩旁,不知是哪個年代栽種的槐楊樹和老垂柳,都已經根深葉茂,槐楊樹那筆直的樹幹足有十多米高,而老垂柳那巨大的樹冠幾乎遮蓋了整個路麵。濃綠的樹蔭下,這條狹長的街區顯得非常幽靜。
石油部東北局機要處處長戴祖涵走在濱江路的樹蔭下。他是個身材頎長的青年男子,麵孔清瘦,膚色略顯蒼白,極端男性化的臉龐輪廓較深,堅毅的鼻子由於顯露出他的個性而格外引人注目,他的眼睛非常漂亮,一雙狹長惑人的眼眸不是黑色而是琥珀色的。額前的一撮自然卷曲的短發垂落,略略遮住了他銳利的眼神,卻更襯托出他俊朗的臉龐。從北京石油學院畢業後,戴祖涵先是在地質部部委機關工作了四年。去年,他從部委機要處秘書任上調到東北局工作,至今已經半年多了。這期間,他經常往來於濱江路上的這十幾座深宅大院,給部、局領導們送文件,處理職責範圍內的相關事務。
戴祖涵在濱江路5號院的門口停了下來,伸手按響門鈴。
5號院住的是石油部“三配一調”總調度長兼東北局局長木懷遠。院門還使用著曆史久遠的俄國老式門鈴,鈴聲單調而沉悶。按過鈴後戴祖涵站在門前等待。仿佛等了好長時間,可看了手表才知道,其實還不到一分鐘。當他準備再次按動門鈴時,黑漆大門上的小窗打開了,一個年輕警衛的臉出現在小窗裏,像一張貼在證件上的標準照片。隔著大門的小窗口,雖然有些熟悉,警衛還是認真地查看了戴祖涵的工作證,才把門打開讓他進去。
戴祖涵順著走廊往裏走,路過客廳,來到木懷遠的書房。房門半開著,木懷遠背對著門,站在一張碩大的渤海灣盆地石油地質圖前。他眉頭緊蹙,臉上寫滿了深思,手中的紅藍鉛筆不時地在地圖上圈圈點點。戴祖涵在敞開的房門上輕輕地敲了兩下,木懷遠聞聲回轉過頭,頜首示意他進來。
木懷遠,四十七八歲,皮膚黝黑,身材偉岸。五官棱角分明,說話聲音洪亮,表情中有一股與生俱來的威嚴。他十六歲參加革命,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曾屢立戰功,是個傳奇人物。在石油地質勘探開發係統,他是一個作風嚴謹、令人敬畏的領導幹部。他最大的特點是嚴謹、務實、工作注重實效;他讀過的書很多,知識非常淵博,是石油行業真正的專家。平時,他不苟言笑,說話言簡意賅,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處理問題堅決果斷。
見戴祖涵走進來,木懷遠引著他坐在寫字台旁邊的沙發上。剛一落座,戴祖涵就從手中的文件袋裏抽出一封電報遞給木懷遠。
“‘總調’,好消息。華7井在濟陽坳陷沙河街構造下第三係,發現一套數百米厚的深灰色生油層。”
“哦——?”木懷遠眉毛一挑,接過電報迅速地看了一遍。“真是好極了!”木懷遠以拳擊掌,起身回到渤海灣盆地石油地質圖前,在地質圖上山東濟陽坳陷的“東營”附近做了一個醒目的紅色記號。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的中東部,有一個廣大的地區,在地質上稱渤海灣盆地。它在遠古時期曾經是一片遼闊的海洋,在經曆了滄海桑田的巨變之後,褪去了誘人的藍色,顯現出亙古的荒涼,然而,它博大的胸懷中卻蘊藏著豐富的能量。
從地圖上看,渤海灣盆地的麵積大約20萬平方公裏,跨越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四個省區,是我國人口較為稠密、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之一。它有三分之二的麵積分布在平原地區,有三分之一的麵積延伸至平均海深為7米左右的渤海海域。
大約在6億年前乃至於更早,整個華北平原是一片蔚藍色的汪洋大海。由於地殼的不斷下降,巨大的海盆裏沉積了厚達萬米的沉積物。而後,地殼又區域性地緩慢抬升,海水逐漸退去,滄海變成了平坦的古陸,荒涼而又遼闊。這期間,裸露的岩石經曆了兩億年之久的風化剝蝕和無數次海侵。大約在距今2億3千萬年前,華北地區地殼運動強烈,岩漿不時地噴出、侵入,使原本平坦的地層產生很多褶皺,出現了隆起和斷裂,現在華北平原北部的燕山山脈就是那時橫空出世、拔地而起的。地質學家把這一劇烈的地殼運動稱為“燕山運動”。
此後,又一次更強烈的地殼運動——喜馬拉雅運動使華北平原相對下沉,山區相對上升,這樣又在平原地區留下了巨厚的陸相沉積層。經曆了滄海桑田的演變之後,如今的渤海灣盆地表麵雖然平坦,不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便是碧波萬頃的海洋,然而,它的底下結構卻異常複雜。從地質構造圖上看,滄縣、埕 寧、內黃、海中四個大基岩隆起,就像四把巨大的刀背,將整個盆地切西瓜般地分成了濟陽、黃驊、遼河、冀中、臨清、渤中等六個大的坳陷區。這六大坳陷又被再小些的斷層和凸起分割成50多個第三係的小斷陷。
木懷遠指著地圖對戴祖涵說:“對渤海灣這片神奇的土地,我國早期的地質學家給予了充分的關注。在當時沒有條件做多少地質調查的情況下,他們就憑著對中國地質資料的綜合分析和職業的預感,發表過一係列啟迪後人的著名論斷。渤海灣地區的區域地質勘探工作是從1955年開始的,當時的地質部和石油部連手作戰,在華北平原上先後進行了重力、磁力的區域普查,部分地區還做了電法、地震大剖麵詳查。在此基礎上,1956年,由中國科學院、石油部、地質部等三個部門組成了石油地質委員會,選定在河北滄縣至南宮明化鎮隆起構造上部署了華北平原上的第一口基準井——華1井。這口井是由石油部所屬的32104鑽井隊鑽探的,於1957年完鑽。但是,未發現油氣顯示。至今,這一區域的地質勘探已經進行了將近二十年,積累了許多非常有價值的資料。”
木懷遠左手卡在腰上,右手中的紅藍鉛筆在指間無意識地翻轉著。
“從目前已經掌握的地質資料看,渤海灣地區的地質情況比較複雜,它就像一個摔在地上的破盤子,又被人踢了一腳,搞得七零八落,對不起來。特別是地下情況,可以概括為‘五忽’現象,具體講就是,油氣層忽有忽無;目的層忽水忽油;油井產量忽高忽低;油層厚度忽薄忽厚;原油性質忽稀忽稠。”他話鋒一轉, “不過,渤海灣盆地的開發也有五個有利條件:一是渤海灣盆地沉積麵積大,生油條件好,和大慶油田相似;二是含油地層多,從老地層到新地層、從海相地層到陸相地層都有油;三是油氣顯示範圍廣,沿渤海灣將近10萬平方公裏的區域內,所打的探井幾乎都見到了含油氣顯示,比國內任何一個盆地見到的含油氣範圍都廣泛;四是儲油層物理性質好,發現了高產區,有的井的單井產量為全國之最;五是油藏類型多,勘探領域廣闊。”
停頓了片刻,木懷遠彎下腰用手中的紅藍鉛筆在地圖上沿渤海灣盆地的位置上重重地畫了一個大圈,沉吟著自言自語:“渤海灣盆地就像一位長在深閨人未識的處子,現在,已經到了揭開它的麵紗的時候了。相信,當它走出深閨,出現在人們麵前的時候,定會讓人眼前一亮。”
木懷遠用手中的紅藍鉛筆指了一下戴祖涵繼續說:“我認為,渤海灣盆地找油的有利條件,同它的地質複雜性相比,是占主導地位的。據此,建議采取‘區域展開,重點突破,各個殲滅’的勘探方針,爭取早日突破找到大油田。”
戴祖涵邊聽邊記錄,他需要把木懷遠對渤海灣盆地地質情況的分析和開發意見整理成簡報,送交地質部和石油部相關領導,作為渤海灣石油會戰決策的依據。
“爸爸,開飯了!”隨著這清亮甜潤的聲音,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進來。
“啊,青兒,過來。”看著女兒走了進來,木懷遠臉上的線條立刻變得十分柔和,目光裏充滿著寵溺。他迎上前一步,蹲下高大的身軀,把女兒攬在自己的臂彎裏,輕輕地吻了一下她的額頭,愛撫地揉了揉她的頭發。隨即,他站起身看著戴祖涵說:“我女兒,木青。”木懷遠可以對任何人冷峻嚴厲,卻無法對木青板起臉來,他太寵愛這個女兒了。在他心裏,木青過於聰明乖巧,因此被嬌生慣養,以至於非常任性,也多少令他有些頭疼。
木懷遠指著坐在對麵的戴祖涵給木青介紹。“青兒,這位是戴叔叔,問叔叔好。”
木青並沒有依照父親的吩咐和戴祖涵打招呼,而是靜靜地站在父親的身邊,雙手環住父親的脖子,撒嬌地把頭歪靠在父親的肩頭上,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毫無顧忌地在戴祖涵臉上定定地看了足有幾秒鐘。
戴祖涵也在看著木青。
不知道為什麼,木青覺得自己一點兒也不怕這個叔叔。當戴祖涵走向木青時,她並沒有像以往一樣躲到父親的身後,反而對他露出一抹羞澀的微笑。連木懷遠都感到不可思議,一向不願和陌生人打招呼的青兒竟會對戴祖涵微笑,他真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戴祖涵蹲下身,他的眼神與木青交彙。“來,木青,我們認識一下吧。我姓戴,叫戴祖涵。”教戴祖涵感到詫異的是,麵對這麼一個小女孩,他心底瞬間泛起的除了喜歡之外,似乎還有一絲更深邃的情感在作祟,尤其當他望進木青的眼睛時,竟讓他一時失了神兒。
木青烏黑的眼睛寫滿了好奇,雖然她完全不懂戴祖涵的心思,但是,她知道這個叔叔是不會傷害她的,而且,她也好喜歡看著他。忽然,木青沒來由地無聲地笑了笑,看見戴祖涵有些莫名其妙的神情和探究的目光,她索性笑出了聲。
“青兒。”木懷遠嗔怪的聲音裏洋溢著寵愛,他站起身對戴祖涵說:“正好趕上了,就一起吃晚飯吧。”
木青緊緊地抱著父親的腰,她的身子打了個轉兒,從父親的胸前繞到了他的背後,歪著頭,望著站在父親對麵的戴祖涵。
“謝謝您!不麻煩了,我還是回去吧。”戴祖涵禮貌地謝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