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波
學健的《水滸探秘》出版了,我為他高興。
最早讀到這本書的初稿,是在兩年前。那時我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有了重拾寫作愛好的想法,於是便申請了自己的公眾號。學健是我公眾號的熱心讀者,經常在推文下麵留言,有時也就如何辦好公眾號幫著出一些主意。當我得知他手中有《水滸傳》的閱讀筆記,便要了過來在公眾號上連續推送,前後長達一年半時間。後來他又在《寧波晚報》開設了《鹵煮水滸》專欄,將公眾號上的文章修改後陸續發表。
初讀《水滸探秘》,我驚喜於學健對中國古典名著的摯愛與鑽研。後來了解到,他在大學裏讀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時代就對元明清文學,尤其是《水滸傳》產生了濃厚興趣,做了許多讀書筆記,讀大三時就在學報上發表了研究《水滸傳》的論文。
《水滸探秘》裏的許多文章,就是在這些讀書筆記的基礎上,重新整理撰寫而成的。
《水滸傳》作為一部經典名著,解讀和分析它的著作已經汗牛充棟。但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莎翁這個論斷的著眼點在於藝術接受的主體性,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莎翁的心裏,卻永遠隻有一個屬於他的哈姆雷特。《水滸探秘》也是如此,它是屬於學健的,與別人對《水滸傳》的解讀相比,詮釋的是他自己的理解。
《水滸探秘》之所以值得一讀,主要有這樣三個特點:一是立足原著,條分縷析,通過細研文本,探源小說編寫者的創作意圖,而不是做天馬行空、隨意比附式的戲說,這為當下品讀古典文學名著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二是觀點新穎,立論紮實,通過對小說情節的梳理和細節的分析,提出了許多獨到的新觀點、新見解,對讀者更好地理解《水滸傳》很有幫助。三是文筆流暢,選題精準,既注重理論把握,又講究敘述到位,所以文章閱讀的體驗感很好。
在碎片化閱讀盛行的當今,很有必要靜下心來讀一點經典。從這個角度來說,學健潛心研讀《水滸傳》更是值得讚許。據說他還有解讀其他中國古典名著的想法,我對此充滿期待。
(作者係中共寧波市委原常委、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