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名王守仁,幼名王雲,字安伯,陽明是其號,浙東寧波餘姚人,生於明成化八年(1472),卒於明嘉靖八年(1529),享年五十七歲。人稱“陽明先生”。28歲中進士,累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是我國明朝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他又是一位治世能臣,以文韜武略,立德、立功、立言而名重一時。他創立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為核心的“陽明心學”,廣播海內外,影響深遠。
《少年王陽明傳奇》,是根據流傳於鄉裏的有關王陽明少年時期的各種傳說演化而成。既為傳奇,便不必逐一考證。但,萬丈高樓平地起,僅從這些一鱗半爪裏,已能管中窺豹,見識他為人處世,亦可知他日後南征北戰,建不世功業而輕車熟路、舉重若輕乃已有基礎。
《少年王陽明傳奇》一書,筆者就以餘姚特產、被譽為瑤池珍品的楊梅為喻,喻年歲為樹,喻日月為枝。將王陽明少年時期散落在故鄉街頭巷尾、江河田阡間的奇聞逸事,三個指頭撮來,一顆顆掛於樹枝上,使這株淩雲大樹的繁茂枝葉上,掛滿姹紫嫣紅的楊梅,構成一幅可觀可思可歎可讚的圖畫。誠然,遺漏在歲月和記憶中,失傳於書簡與竹帛間的“珍果仙品”不知凡幾,就隻能寄希望於當代和以後諸君,去挖掘、去深耕、去發揚光大,使之蔚為壯觀。
王陽明幼年、少年、成年時稱呼不一,成名後多以“陽明”稱呼,為求體裁統一,書中便以“陽明”稱呼之。但願通過《少年王陽明傳奇》一書,使王陽明所具有的誌向、品德、言行,能給後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成長帶來啟迪、借鑒和裨益。這也是筆者衷心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