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喪母。
三年孝期一過父親娶了青梅竹馬,帶著比我小一個月的繼妹。
繼妹和父親長得很像。
而我更像母親。
父親和母親成婚後,繼母偷偷找來兩人久別重逢廝混在一起。
繼母心甘情願做父親的外室。
她十分清楚父親的仕途需要母親娘家助力,而父親真正愛的人是她。
繼母入府後視我為眼中釘卻不得不在父親麵前假裝慈愛。
背地裏任由踩高捧低的下人欺負我,處處挑我錯處借機懲罰我。
漸漸地父親對我失望不再上心,事事忽視我。
我的日子過得水深火熱。
連繼妹身邊的大丫鬟都不如。
寶珠,寶珠。
這是娘給我起的名字,將我如珠似寶捧在手心寵我愛我。
七歲之前,我過得美好且無憂無慮。
真的如母親期望的那樣,備受全家寵愛。
可惜,母親去世,再無人在意我關心我。
這名字對我來說更像是諷刺。
後來及笄,我已經做好嫁給管事或商人的準備。
繼母不會讓我嫁得太好,她將對母親奪愛的恨轉移到我身上。
我隻會是家族利益交換的籌碼。
就連父親也是這樣想的。
卻不想崔世殊和他的母親帶著聘禮上門,指名道姓要娶我。
當時的崔府雖是已落入世家末流,但在梧州這塊地界也是各勢力巴結的對象。
外人都傳崔家門風清正,公子清貴矜持,潔身自好。
這是我唯一能抓住的機會,自然不肯放手。
繼母嫉恨,繼妹不服。
但有一心想巴結崔家的父親保駕護航,任憑她們使了各種方法也未能將婚事攪黃。
我如期嫁進崔家,婚後和崔世殊相敬如賓也算恩愛。
但漸漸地崔世殊開始展露暴力傾向,事後又追悔莫及哭著博取我原諒。
我一時心軟原諒了一次又一次,終於在遍體鱗傷後明白崔家為何指名道姓娶我。
因為我無人可依可靠。
除了崔家我無處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