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止於慈悲止於慈悲
吳雲驪

我揮舞鐵鍁,是為了婆婆;婆婆和人打架,則是為了幾棵樹。

和鄉村每天都在發生的爭吵一樣,這個事件並無新意,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我這個弱不禁風的文藝女青年,憑著一把鐵鍁在村裏樹立了威望。

事情的起因,是婆婆在自家房後的空地上栽了幾棵楊樹,雖然相隔一條小水渠和一條道路,然而房後邊的鄰居卻不願意了,認為樹長高之後,會遮蔽他家的陽光。

無論是婆婆栽樹,還是鄰居阻止栽樹,其根本都是源於強烈的邊界意識。鄉村裏很大一部分的糾紛,都是和邊界意識相關的,要麼為了一棵樹,要麼為了一壟麥子,要麼為了一尺院牆。

這樣的糾紛原本並無絕對的對錯,那幾棵樹也大可不必非栽不可。但接下來的情節,卻把幾棵樹的事,升級成了一場事關顏麵的戰鬥。

先是鄰家男人跳過小水渠拔了樹,然後是鄰家的女人,坐在村口開始唱歌般地罵街。第一天罵完了,第天接著罵,好像這種聲腔嘹亮的罵街,儼然成了一種無比享受的秀場,沒有曲終的時候。

麵對這樣的境況這樣的人,婆婆和公公本著他們的鄉村處世經驗,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一個字:打!

彼時婆婆的兩個兒子都不在跟前,隻有女兒女婿帶著小外孫住在家裏,還有就是我這個恰好回村探望婆婆的兒媳。

婆婆決心已定,一手叉腰,一手拄著鐵鍁,說:我今天就去把樹再栽上,倘若他知好歹,不吭聲也就算了;倘若他再出來阻攔,立馬就打!

於是,一行幾人各執鐵鍁鋤頭向房後走去,分明就是上陣的士兵。

我從小就沒和人吵過架,更別說打架,何況是大庭廣眾之下。然而眼看老弱婦孺悉數前往,又絕不好意思躲在家裏,於是拿起一把鐵鍁,黛玉葬花一般扛著,羞怯怯跟在後麵,卻不敢上前,隻在房後的小渠邊,把那鐵鍁放在水裏洗著,觀望婆婆他們那邊的情形。

果然,鄰居一家就衝過來了,開始阻攔並拉扯。

這架其實打得毫無章法,兩家幾個人分別扯住了鐵鍁鋤把的兩頭,拔河一樣地拖拽,完全看不出目的和輸贏。然而,也就在這拖拽之間,鄰居的男人突然掂起一塊磚頭,正要從背後朝婆婆的後腦勺砸下去。

我在渠邊一眼瞥見,瞬間本能地從水裏抽出那把洗得鋥亮的鐵鍁,帶著水花,飛步上前,把鐵鍁一下子頂在了男人的脖子上,逼著他後退、後退,一直逼到了牆角,厲聲說,把磚頭放下,放下!

然後,愣了幾秒鐘,那個男人竟然把手裏的磚頭丟開了,女人也隨即虛張聲勢喊著救命躺到了地上。臨撤下鐵鍁的一刻,我覺得自己戲精附體一般,對那男人說了一句語氣鏗鏘、含義模糊的話:不要以為自己足夠無賴,這世界上就沒人敢收拾你!

戰鬥到這裏結束了,婆婆成功地栽了她的那幾棵樹。雖然一個月後,這幾棵樹又被鄰居偷偷地拔了,婆婆也總算是維護了自己的臉麵,為這件事畫了句號。而我,也出乎意料地揮舞著一把鐵鍁,在鄉村完成了一個新婦的亮相。

從那時起我就明白,嫁給一個農家子弟,婚姻裏必然是要攜帶泥土和鋼鐵味道的,沒有些英武之氣,就無以抵抗和支撐鄉村所承載的重量。

在廣袤的鄉村,一個村莊就像一個世界,一個家就像一個國,母親就像是把守城門的衛士,要時時刻刻抵禦饑餓、貧窮、疾病,提防來自外界的侵略和欺淩。

婆婆一生,不止一次地為一棵樹、一壟麥、一尺院牆而披甲執銳。在她看來,那不僅僅是一棵樹、一壟麥、一尺院牆的事,而是那一棵樹、一壟麥、一尺院牆裏所包含的尊嚴和屈辱。

她是鄉村哲學裏成長起來的母親,勤勞、堅韌、警覺、機敏而勇敢,對貧窮和羸弱有著刻骨的認識,對人性的暗麵有著深切的洞察。所有這些本能,都來自苦難的教化。

苦難有各種各樣的教材,上天賜給婆婆的教材,一開始就從肉體和精神上進行了雙重的剝奪。

婆婆曾經一遍一遍地給我講她早年的事,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媽心裏一輩子老是埋怨你外婆,為著那兩百斤麥子,把媽給賣了。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