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崢嶸南北朝崢嶸南北朝
牛踏秋

劉宋元帝劉劭:亙古未有之元凶

“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江南民謠

公元453年五月的建康(即今南京市)熱浪滿城,殺氣蔽空。剛剛稱帝的孝武帝劉駿的主力西軍,荊州刺史南譙王劉義宣、雍州刺史臧質的南軍,會稽太守隨王劉誕的東軍,從三個方向對京師建康形成合圍。弑父稱孤的劉劭不足三個月便眾叛親離,其手下悍將王羅漢棄械投降,丹陽尹尹弘、前軍將軍孟宗嗣等文臣武將亦紛紛逃離台城投降西軍,從太子時就一直跟隨的其死黨蕭斌也請降遭斬。

劉劭自知大勢已去,急命親信詹叔兒燒掉輦車以及袞服、冕冠等皇帝禦用之物,又匆匆逃往宮城武庫,慌不擇路躲進一口廢棄的枯井中。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他很快被西軍搜獲,扭送至劉宋開國皇帝劉裕的內侄、赫赫有名的大將軍臧質殿前。

臧將軍目睹劉劭此時窘境,禁不住熱淚滂沱。刹那間,元嘉北伐受挫、幼帝劉義符被廢殺、文帝劉義隆遭親子弑殺、大將軍劉義恭的十二個兒子頃刻間被劉劭殺害……一幕幕慘劇浮現眼前,似乎昭示著自己在南朝宋的未來命運——僅在次年,他便與親家劉義宣起兵反叛,兵敗伏誅。

“我已經是天地所不容的人了,老丈人為何還要為我流淚?”劉劭的反問打斷了臧質的思緒。因劉義宣為劉劭的叔父,而劉義宣與臧質為兒女親家,所以劉劭稱臧質為“老丈人”,這也是他送給臧質最好的稱謂了。

臧將軍此時被曾經不可一世、堂堂的“君主”這樣一喚,反而不知如何回答。

“老丈人可以為我乞求流放嗎?”劉劭又問。

“主上近在咫尺,見了自然會有回複。”臧質回道,“傳國玉璽現在何處?”

“在嚴道育那裏。”劉劭毫無保留地回道。

“竟然交給這樣一個女巫!”臧質不屑地默念道。他馬上命人查找,果然從嚴道育那裏得到,然後一並交付孝武帝劉駿。劉駿沒有給劉劭任何申辯的機會,便將其連同四個兒子斬首於牙門之下,劉劭及其同夥劉濬的屍首被一同投入長江,劉劭、劉濬的妻妾子女全部被處死。炮製巫蠱事件致文帝死於非命的王鸚鵡、嚴道育則被當街鞭殺,焚骨揚灰。

至此,在民間一直流傳的“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鬧劇慘烈謝幕。而就在兩個月之前,劉劭卻是何等的囂張與狂悖。

劉劭出生時,父親劉義隆尚未稱孤,號稱“南朝第一帝”的宋武帝劉裕駕崩後,太子劉義符繼位,因為先帝新喪,仍在守孝期間,所以劉義隆遲遲未發布得子的消息。但這家夥一出生,周圍便顯露出非同尋常的“異象”,史料記載說:“始生三日,帝往視之,簪帽甚堅,無風而墜於劭側。”劉義隆在兒子劉劭出生的第三天去看望,但剛到近前,頭上的簪帽竟然無風而飄落,劉劭的生母從其呱呱落地時便感覺有不祥之兆,準備將其摔死,但劉義隆不同意。這次一見,劉義隆也頗感不爽,但他依然願意留下這顆種子。最初為其起名為“劉卲”,但覺此名“刀”光劍影,殺氣太重,於是改“刀”為“力”,是為劉劭。

不久,遊戲無度、玩忽職守的幼帝劉義符即被權臣,時任司空的徐羨之、中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以及護軍將軍檀道濟等聯合發動政變廢黜,繼而被幽禁殺害,在徐羨之的主導下,作為劉裕第三子的劉義隆於景平二年即424年八月被迎立為皇帝,是為宋文帝,作為嫡嗣的劉劭也順理成章地成為皇位繼承人。

劉劭六歲時便被立為皇太子,養尊處優的他隻要有所求,父皇都竭力滿足,“意之所欲,上必從之”。其所居住的東宮,衛隊與皇宮的羽林軍規模相當,可見這位太子的榮耀。劉劭生活的時代也是整個南朝最繁榮昌盛的時期。當時,文帝勵精圖治,實施勸學、興農、招賢等一係列與民休養生息的舉措,使社會生產很快得到發展,經濟文化日趨繁榮,史載“三十年間,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於歲賦。晨出暮歸,自事而已……家給人足……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民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世之極盛”,史稱“元嘉之治”。

但就在劉劭逐步成年時,北魏一統北方建立了強大的政權,而文帝的三次北伐尤其是後兩次“元嘉北伐”的失敗,讓北魏軍長驅南下、飲馬長江,造成江北蕭條、六州殘破,“使二十餘年元嘉富庶之盛,淮南赤地千裏,人無遺育”,劉宋也開始走向衰落。

就在元嘉二十七年即450年的第二次北伐過程中,作為皇族第二權力中心的太子劉劭與文帝親信大臣之間發生激烈衝突。時任吏部尚書的江湛極力鼓動北伐,而劉劭則強烈反對。北伐失敗後,劉劭歸責於江湛,要求對他進行處罰,文帝自擔責任,沒有問責。此後北魏要求與劉宋和親,又是江湛站出來反對,劉劭在朝堂之上直接厲聲斥責江湛,太子派與皇帝寒士親信大臣之間的矛盾公開化,劉劭對父皇更生不滿。

劉劭對父皇的不滿情緒最早起源於母親的去世。文帝曾對結發妻子即太子劉劭的生母袁齊媯感情較深,但後來又移情別戀,特別寵愛潘淑妃,袁氏因此鬱鬱寡歡,年僅三十六歲即撒手塵寰。劉劭也因此與潘氏所生的兒子劉濬之間嫌隙甚多。但劉濬善於逢迎,後來竟與劉劭結成死黨。

劉劭與父皇之間的直接碰撞則源於巫蠱文化。早在西漢時期,巫蠱之術便在民間盛傳,時人以為使巫師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於地下,詛咒所怨者,被詛咒者即有災難。漢武帝時期,權臣江充與太子劉據之間發生的巫蠱事件牽連受害者前後達數十萬之多,史稱“巫蠱之禍”。劉宋開國皇帝劉裕文化程度不高,雖然極力提倡儒學,但其“起自鄉豪,以詐力得天下,其於家庭之教,固未暇及也”(曆史學家趙翼語),家族中多有佞佛者,就連劉裕本人也與僧人多有交往。文帝尤其信任慧琳道人,此僧人甚至參與朝政,坊間稱其為“黑衣宰相”。文帝後宮中僧尼眾多,《高僧傳》記載說,“自宋文哀皇後及皇太子、公主,莫不設齋桂宮請戒椒掖,參候之使旬日相望”。曆史學家湯用彤指出劉宋佛教特點是“僧尼幹政”,又雲:“尼媼出入宮禁及貴人閨闥,為劉宋政治上頗顯著之事。”

劉劭生活在這樣一種低俗文化背景中,很快便被巫術迷惑。當時他與劉濬甚好,但哥兒倆均有不檢點行為,多有過失,因擔心被父皇責難,就企圖詛咒父皇。恰在這時,他們通過姐姐東陽公主的婢女王鸚鵡結識了號稱民間巫蠱專家的嚴道育,於是便與東陽公主家奴陳天興、婢女王鸚鵡一起策劃,請嚴道育將一個劉義隆模樣的玉像埋在含章殿前,以巫蠱術詛咒劉義隆,當時還有一個宦官慶國了解此驚天秘密。

但他們的周密安排,很快因為東陽公主的去世被打破。劉劭與劉濬在姐姐去世後,將王鸚鵡嫁給劉濬府佐沈懷遠為妾,此前王鸚鵡一直與陳天興私通,陳天興也因“功”被提拔為太子東宮衛隊的隊長。

一個家奴突然間搖身一變,成為掌控太子東宮衛隊的實權人,令朝野上下一片驚呼。

但就在陳天興誌得意滿、欲與天公試比高時,卻遭到滅頂之災。

接連得知東宮人事變化和王鸚鵡出嫁之事後,文帝劉義隆派宦官專程前去詰問劉劭,劉劭深感懼怕,暗地裏更加頻繁地與遠在京口(今鎮江市)任職的劉濬進行勾結,劉濬更是在回信中公然提及謀逆,稱劉義隆若繼續追查便讓嚴道育作法將其除掉。而心虛的王鸚鵡擔心事情敗露,便唆使劉劭將陳天興暗殺滅口。

陳天興一死,知道內幕的宦官慶國坐不住了。他擔心自己也被滅口,就利用出入宮廷之便,將劉氏兄弟巫蠱之事全盤告知了文帝劉義隆。

文帝於是立刻派人偵查,命人搜捕王鸚鵡,並在她家中搜出劉劭、劉濬之間的數百封往來信件,所涉及的內容全都是詛咒、巫蠱之事,含章殿前所埋玉像也被挖出。文帝十分震怒,但鑒於兩個兒子認罪態度較好,也未多加責難,但這位深沉有謀、曆經風霜的父皇已經有所觸動,尤其是在劉氏兄弟私藏嚴道育被告發後,他即準備廢黜太子、賜死劉濬。

一向深沉果斷的劉義隆在處理太子問題上卻猶豫不決。從發現問題的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七月到次年二月初,文帝一直在新太子人選上拿捏不定,他想立建平王劉宏,親信徐湛之支持女婿隨王劉誕,近臣江湛則支持妹夫南平王劉鑠。尤其不可思議的是,文帝竟將廢黜太子、賜死劉濬的計劃告訴了寵妃潘氏,而潘氏隨即將計劃告訴了兒子劉濬。

公元453年二月二十一日淩晨,劉劭召集蕭斌、張超之等死黨帶領東宮親兵數萬人,偽裝進入皇宮,繼而從萬春門殺入文帝的禁宮。那一晚,文帝仍正與徐湛之整夜討論新太子的人選問題,劉劭軍隊攻入時其房內的蠟燭還亮著。劉劭心腹張超之等人舉刀入殿,值班的衛兵還在睡覺,張超之踢開殿門,上前砍殺宋文帝,文帝突遭此變,連忙舉凳自衛,抵抗中慘遭弑殺,一旁的徐湛之也在恍惚中被叛軍殺害。

劉劭闖進現場時,文帝與其親臣徐湛之已經身亡。他殺氣騰騰地望著地上躺著的兩具尚有餘溫的屍體,餘怒未消,急令帶刀侍立身旁的蕭斌前去搜殺江湛和潘淑妃。可憐的江湛正在上書房值班,被抓個正著,當場斃命,劉劭還殺死了他的五個兒子。潘淑妃死得更慘,劉劭令人剖開她的胸膛,要“看一看她的心是不是斜著長的”。當諂媚之人回道“潘淑妃的心確實是斜著長的”時,這個冷血的人竟滿意地冷笑道:“我早就知道如此,也隻有這種邪佞之人,心才會斜著長!”

父皇死了,政敵死了,潘婆婆也死了。

劉劭心滿意足地如願登極。盡管他上台之後,假惺惺逐個登門拜訪朝中諸大臣,到各個轄區察訪民情,但僅僅兩個多月便拋屍長江,貽笑天下。

尤其令史家不齒的是,他是曆史上第一個弑父篡位的皇帝,乃亙古未有之“元凶”,雖為“宋元帝”,但多數史家並不承認其為南朝宋的正統皇帝。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