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之後,家天下的皇權製逐步受到挑戰,但即使在三國和西晉時期,也僅限於皇族內部的紛爭。“八王之亂”後,西晉皇權不再固若金湯,“大一統”的儒家思想也漸行漸遠。至東晉政權南遷後,北方大片舊土被域內少數民族分割,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先後粉墨登場,上演了長達一百餘年(316—439年)的鬧劇。
這期間不僅烽火連天,更可怕的是,維係皇權的儒家思想受到挑戰和擠壓。到拓跋氏建立的北魏一統華北,南北朝分立之時,政權雖然相對穩定,但思想的天空早已不再一月獨圓,而是群星璀璨,抑或流星趕月。
南北朝時期,除了開國皇帝及其遺誌繼承者勵精圖治外,皇位接續者大多昏聵粗野,北朝以北齊為甚,南朝以劉宋為極。位居天下至尊的皇帝的個性與修為,從一個側麵更能彰顯一個時代的躁動與狂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