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遇見遇見
石鐘山

輯三 文藝·青年

我們為什麼讀書

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我們,讀書成了我們那一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內容。在我們長大的時間裏,社會沒有讓我們有更好的消遣內容,讀書成了我們唯一的愛好,讀專業書籍不算,讀文學作品成了我們這代人最大的消遣。許多年過去了,我們仍然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一旦習慣養成,它便成了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世紀90年代末,各種媒體正處於日新月異、改頭換麵的時期,網絡閱讀便成了一種時尚。現在的手機閱讀,讓我們閱讀更為便捷。隨著閱讀工具的變化,閱讀內容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網絡的通俗化和手機閱讀的碎片化,讓我們的閱讀內容變得越發輕淺。一則幽默故事、一個流行段子,成了我們閱讀的主流。

20世紀80年代,公交車上、公園的排椅上,甚至農村的田間地頭,隨時可見青年手捧一本厚厚的書閱讀的身影,從中外名著到唐詩宋詞都是我們閱讀的對象,現在地鐵裏、公交站下,甚至走在路上,我們都可以看到人人拿著手機看的景象。

碎片式閱讀,讓我們感受到了蒼白,於是,這幾年政府提倡讀書,想讓我們以幾十年前的讀書景象取代現在的閱讀風潮。

人一旦養成了習慣,是很難改變的,我們已經習慣了手機閱讀的方便快捷,從新聞到娛樂無所不能的手機式閱覽,現在,想讓我們重回到二十年前,拿著厚磚頭一樣的書去苦讀,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90後”和“00後”,這兩代人是喝牛奶吃麵包長大的,他們的閱讀方式已經很難改變了,就像他們的口味,媽媽的家常菜已很難滿足他們對西式快餐的追求了。他們快餐式的閱讀和他們的飲食習慣一樣,很難再接受傳統的口味了。

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我們,是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普希金和泰戈爾、讀《牛虻》和《安娜·卡列尼娜》、讀四大名著長大的。他們則是看《變形金剛》、日本動漫,看穿越劇長大的一代。社會在進步,進步的社會創造了與之同步的文化。高速發展的社會,讓文化成了消費。

我們的讀書習慣是:在一個晴好的空閑時間裏,沏一杯茶,打開一本散發著油墨芳香的書,一行行,一頁頁,閱讀讓我們沉靜下來,我們在讀書中學會了思考,讀這個社會,讀自己。總會有那幾本書,成為我們的枕邊讀物,即便躺在床上,也會讀幾頁,讓思緒回籠,在沉靜中睡去。醒來,也會讀上幾頁,在思考中開始我們一天的工作。日複一日,我們在讀書中成長。

有時工作忙了,或者被什麼事情打擾了,幾日沒有讀書,發覺自己的內心空空蕩蕩的,仿佛生活也少了些什麼,一直到捧起書,讓心靜下來,似乎才又回到原有的生活軌道上。心便踏實了下來,日子便又是日子了。

當下,也經常見到閱讀的人,在星巴克或上島咖啡店內,一本電腦或者一部手機,周圍是嘈雜的、混亂的,一些閱讀的人一邊聽音樂或一邊發著微信在閱讀,想必那顆閱讀的心也是飛來蕩去的。碎片化的內容,讓我們信息豐富,內心紛亂,滋生出許多欲望,我們的心便不再變得平靜。陽光依舊是陽光,日子卻不是那個日子了。

有人說,我們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會有多大。讀書可以讓我們的心變大,因為讀書讓我們開闊了視野,每一本書就是一部人生經驗合集,我們吸取了前人的人生經驗和生命感悟,雖然我們足未出戶,心靈已經領略了萬千景象。隨之,我們的人生經驗也呈幾何式增長。人生的智慧是偉大和奇妙的,正因為我們吸取了聰明人的智慧,才會讓我們更加聰明和智慧,於是有了社會發展的動力。我們一代又一代也就擁有了超越前人的勇氣和力量。

讀書讓我們有了世界視野,我們的心大了,世界也就隨之放大,我們包容著這個世界,也豐富著這個世界。

其實我們這一生讀不了很多的書,讀書的選擇就成了我們事半功倍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好書,別人推薦的好書,也許並不適合你。在茫茫書海中,總會找到適合你自己的書,隻有寫書者的人生視角和生命經驗與你發生了撞擊,才會勾起你的閱讀快感,嬉笑怒罵都會得到你的共鳴。

別人的名著永遠是別人的,你要選擇你自己的名著。寫書者名氣大小並不重要,適合你就是最大的;不適合你,他就是最小的。一個陌生的書寫者能夠把他的同類帶到一個奇妙的世界裏,這就是一個奇跡,在陌生又熟悉的世界裏,尋找到這個同類,也是讀書者的幸事。

一盞孤燈,一支香煙,一本閱讀不夠的書,這是一種人生境界。習慣讓這種境界無限延長,延長著的還有沉甸甸的幸福感。

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閱讀卻讓我們人生的寬度得到了無限的放大。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隻有一種,但閱讀會讓我們的經曆無限豐富。

閱讀讓我們的大腦學會了思考,像秋天的穀穗,飽滿豐碩,沉甸甸地垂著,那是飽滿的質量讓我們學會了謙恭。

閱讀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愉悅,快樂的生命變得貨真價實。快樂也是分等級的,隻有精神快樂才是永恒的。我們在永恒中學會了飛翔。

閱讀讓我們學會了包容,因為我們的心已經足夠大,不僅裝得下高貴同樣也包容卑劣。包容就是一種有條件的寬容。

閱讀讓我們能和平地麵對生死,因為欲望讓我們恐懼死亡,死亡讓有欲望的人變得一無所有。讀書人隻剩下一個欲望,那就是,隻要讓我的靈魂繼續讀書。讀書的人都知道靈魂是自由的,自由的靈魂即便在身體消失之後,仍然可以穿行在書香之間,閱讀不止,靈魂不滅。

癡迷碎片閱讀的孩子們,我不知道是否學會了思考,是否感受到了永恒的愉悅,更不知道他們是否學會了包容。隻有閱讀的浮雲在他們眼裏消散,他們真正感受到讀書的樂趣,讀懂別人的靈魂,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魂魄吧。

願孩子們早日拋棄碎片閱讀,回到真正潛心閱讀上來,如此一來,你們的生命質量才會飽滿而又壯碩。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