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天降大任於是人呂不韋之後,秦相叫王綰,這名字一聽就是個“海綿寶寶”,最大的政績就是和禦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為秦始皇商議稱號,他提出古代有三皇,還是叫“泰皇”為好。秦始皇認為自己不僅有三皇的品德,又有五帝的功勞,以後就叫“皇帝”。其中總算帶了個皇字,沒有完全否定王綰等人的提法,這就算是他最大的成績了。
後來,王綰又向秦始皇提出實行周朝的“分封製”,給皇子們以封地。結果被秦始皇斷然拒絕,我是新的天子,憑什麼要照搬前朝那一套?
“海綿寶寶”王綰不吃香了,鐵血秦朝不需要這種很傻很天真的人了。
於是“蟹老板”李斯上場了,他取代了“海綿寶寶”的位置。李斯蟹老板一樣橫著走,畢竟他有老大秦始皇罩著。蟹老板視錢如命,經常為了一塊錢而去冒生命危險。而李斯則是為了一個職級冒著被驅逐出境甚至殺頭的危險。蟹老板曾因為一毛錢而開除章魚哥,為了六毛二分錢把海綿寶寶賣給了飛天魔鬼。李斯為了自己的地位,不惜害死自己的同學韓非子。蟹老板和痞老板是死對頭,為了蟹黃堡秘方常常明爭暗鬥。李斯與趙高是死對頭,經常為了爭奪權力而鬥得你死我活。
叢林法則在哪一個朝代都適用。李斯代替王綰十分自然。強者上、庸者讓、平者退、劣者汰,這是社會發展之規律,社會前進之動力。秦國之所以一統天下,秦始皇的英明神武固然重要,但李期這個丞相的輔佐也不可或缺。
而李斯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蟹老板這樣的強橫人物。他是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才一步一步走到了臣子的巔峰。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李斯雖然沒有吃過大苦、受過大罪,但也絕對比不上富二代呂不韋,也比不上官二代韓非子。
李斯隻是一個出生在楚國一個三四線城市上蔡的貧民子弟,不知道怎麼當上了一個小糧庫的倉庫保管員。這個職位就是國家公職人員當中最底層的,並且還不是國家正式編製,屬於自收自支的事業指標,效益好了發工資,效益不好就喝西北風。
此時的李斯呢,對這份臨時聘用的工作還算滿足。而他不知道,老天準備降大任於他李斯了。這個大任由誰來對他講呢?老天派來的不是給孫悟空傳話的太白金星,而是幾隻老鼠。
李斯在一次內急的時候,看到廁所裏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廁所來,它們都趕快逃走;他回想起在米倉看到的老鼠,一隻隻吃得又大又肥,優哉遊哉地在米堆中嬉戲,沒有人或狗帶來的威脅和驚恐。於是,李斯認識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意思是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跟老鼠一樣,決定於所處的環境。
在老鼠的啟迪之下,李斯那顆平靜的心開始不安分起來。他要改變自己的環境,改變自己的命運。要改變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走出去,從上蔡這個小而窮的地方走出去。
往哪裏走?走出去要幹什麼職業?這就成了李斯此時兩個最為重大的人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