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做出版這些年

大一那年聞一多的《一句話》(及《發現》《祈禱》),在我心裏種下了出版的種子。那一次在清華已形成傳統的作文比賽中,盡管趙立生教授強調詩歌例外,但我還是寫了一首長詩,最後教授們還是破例給了獎,我也因此得了在清華的兩個獎和第一筆獎學金。然而終於與出版沾邊是1998年我開始大量寫作詩歌時起,第二年,我編選了自己第一部詩集,出版前,當時的吉林省政府副秘書長、如今的吉林省總工會主席兼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包秦教授(副業是紅學家)寫了三首律詩,清華黨委副書記胡顯章教授則題了字,詩刊社“青春詩會”發起人、著名詩人王燕生先生則作了序,三美並妍,可以說是莫大榮耀。除了中考我參加了考試,小考、高考、雙學位、研究生四個關口我都是免試保送,我後來從吉林省防汛辦崗位上保送回清華念編輯出版雙學位,不知道與這一榮耀是否有些關聯。2000年,我接到時任清華中文係係主任的徐葆耕教授布置的任務,為清華九十年校慶編選一本文集,於是便有了《清華九十年美文選》的誕生。這應該算作我出版生涯的正式發端。記得某年我隨解誌熙教授去探望病中的季羨林教授,書裏收了他早年一篇散文。季先生說,榮列其中,心內忐忑。我至今仍未卸去《清華文刊》社長頭銜,該刊曆史上僅有的三期用的都是季先生題簽。徐葆耕教授同時是金雞獎劇作家及“清華學派”主要的闡釋者,由王瑤教授提出、經徐葆耕等學者闡釋之後,“清華學派”始顯出脈絡。徐教授於去年年初位列仙班,享年73歲——我無論如何想不到十年前當他在全校大課妙論中西,在小班小灶講解我的習作時已是花甲高齡。思及間接扶我走上出版之路的其中一位引路人再無相見之日,悵惘唏噓。

直接教益於我日後以出版為業的當是我念編雙時的班主任孫傳耀教授。他以一己之力撐起名震業內的清華編輯出版專業(另一叫法是科技出版),十幾年哺養了清華文脈,可惜在清華梳理專業大潮中終告不保,據說改製成“人文實驗班”。也許有一天清華也像如今發掘清華國學研究院那樣,重新接續斷了的編輯出版血脈。我至今收獲的最高榮譽——北京市高校優秀畢業生稱號也是在編輯出版雙學位畢業時獲得,多少宣示了我做出版的“命定”。影響了二十餘屆清華學子的早年的詩評家、後期的“症候式分析”專家藍棣之教授對我的文學道路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他也是我修編輯出版雙學位時的導師。在他的課堂上,我做的讀書劄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的178條劄記》受到他和一些散文、小說作家的推重,我實在想不通一篇摘引如何能在學者和創作者中間取得共鳴。我在藍教授課堂寫下的論文《愁人的獸物:沈從文以至親為題的三篇小說讀解》至今仍是我深愛的幾篇論文之一。我引以為傲的另兩篇論文《行走的花朵:馮至、邵洵美詩〈蛇〉的讀解》和散佚了的《讀卞之琳〈尺八〉》都是在解誌熙教授課堂上完成的。他們是我在文本細讀和形式分析上所做的努力,這樣的訓練無疑讓我在做策劃中受益。我在孫寶寅、楊民、羅鋼、張玲霞、孫殷望、劉勇(格非)、趙麗明、曠新年、葛兆光、汪暉、孟悅、劉禾、王中忱、胡鈺諸先生課堂上的收益也多多少少滲透在我的事業中。

2004年,春風文藝出版社的王平編輯給我打氣說,國有、民營各家都安不下我這尊“神”,唯一適合我的隻有貝塔斯曼。那時我還隻是清華中文係研究生,同時擔任編輯出版雙學位一百多名同學的班主任。提供給我貝塔斯曼招聘信息的是我當時的學生賴佐夫。4月,貝塔斯曼中國總經理潘燕女士到京麵試了我,隨即通知我到貝塔斯曼書友會做采購編輯。後來聽說貝塔斯曼高層看到我長長七頁5號字表格式簡曆後就做出了錄用決定。我想應該是我的條理化和編輯出版成績打動了他們。我那時已經展露出後來媒體說的“三分鐘定生死”的本事,以千字文或百字文推動過《可愛的骨頭》《瑞典火柴》《尼古拉的遺囑》《天使走過人間》等暢銷書的熱銷,市場感覺有了,也讓全國出版商認識了我。半年後,轉為貝塔斯曼亞洲出版公司策劃編輯,創“紅木馬”品牌。這一段以引進歐美文學大師的作品為主,操作過《高原上的探戈》《趣味門薩》《一分鐘道歉》等暢銷書並引進了約翰·班維爾、伊恩·麥克尤恩、尼古拉斯·埃文斯、尼爾·喬丹、馬修·雷利、阿曼達·海明威、傑弗裏·阿徹、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等名家的重要作品。原創方麵則推出了甘薇、匡匡、連諫、菊開那夜、辛唐米娜、吳虹飛、阿聞、陳世迪、林采宜等作家筆涉思想、情感、社會的處女作或重要作品。

2006年6月,貝塔斯曼用為我開家公司挽留我。我去意已決,到磨鐵與漆峻泓、沈浩波組成“鐵三角”,自此開啟磨鐵的黃金時代。我在磨鐵總編輯任上操作的《明朝那些事兒》《盜墓筆記》《後宮·甄嬛傳》《心中有鬼》《漫畫兔的玩笑(自殺)》《盛開》等暢銷書開啟了若幹暢銷書門類,至少在草根說史、盜墓小說、架空言情、懸疑小說、繪本漫畫、作文若幹方向是開創者或拓出了新路。以至於常有媒體和作者、讀者將《鬼吹燈》也歸入我名下,直到我獨立門戶時請天下霸唱主編《吹燈錄》,這個虛名才算坐實。從貝塔斯曼到磨鐵,我從編輯一躍而為總編輯,且果實累累,風生水起,至今被許多同業及後來者目為傳奇。如果不是我想在知識體係中加入動漫板塊,光是漫友通過獵頭提供給我的根本性的年薪提升是不能說服我毅然離開磨鐵的。

2007年5月,我到漫友任副總編輯,創“紅人館”品牌,操作的《戒嗔的白粥館》《政協委員》《交易》《七年之癢》《婆婆媳婦那些事》《青囊屍衣》等暢銷書在生活禪、80後官場文學、70後婚戀婆媳小說、名家新作(如蔡誌忠、梁曉聲、賈平凹、餘秋雨、鐵凝、都梁等名家新作或名作翻新)等方向畫出了版圖。蔡誌忠、梁曉聲、敖幼祥、鄭鈞諸大家因此與我締結了友誼。漫友捧出的暢銷漫畫家敖幼祥因我的斡旋,與漫友簽訂十年長約,也蔚為年度事件。此間我還將郭敬明的《小時代》、鄭鈞的《搖滾藏獒》納入金龍獎。《戒嗔的白粥館》因為蔡誌忠先生的推薦在台灣的圓神出版社出版了繁體版,蔡先生還寫了專序,畫了禪味盡出的“小和尚”。繁體版《小和尚的白粥館》在台灣大賣,遠超曾在大陸大熱的一大批名家草根。

我在兼任一段時間金椰雨林品牌總監之後,與漫友揮別。明星化、媒體化、感受式的運作方式贏得業界認同。2009年5月,我做起了獨立策劃人和作家經紀人,出版《婚姻門》《幸福的事》《婚姻方程式》《誰動了情》等大量小說之外,重新煥發草根說史第二春,16卷本《世界曆史有一套》領銜,23卷本《曆史中國》、20卷本《曆史從頭讀到尾》、8卷本《世界傳》、8卷本《二戰秘史》、7卷本《快讀曆史》、6卷本《知識簡史》、4卷本《民國大牛們》、4卷本《陪你到曆朝看風景》、3卷本《睜眼看曆史》《加密的曆史》等隨後。圖書上多數貼上“多來多米”品牌。這些年《後宮·甄嬛傳》《婚姻門》《婚姻扣》《娶我為妻》《殺八方》《房比天大》《草莽》《蕩寇》《貨幣家族》《大煙幫》《七年之癢》《婆婆媳婦那些事》等作品與影視結緣。我在清華期間就兼做過編導、公關、商業企劃,如今也少量策劃些晚會、活動、賽事、音樂、電視節目,明眼人可以看到,這些“走神”動作都在明裏暗裏指向出版。我赴任磨鐵前,“布老虎之父”、操作了《狼圖騰》的金牌策劃人安波舜先生曾力邀我加盟長江文藝北京中心充任副總編輯,若我未答應磨鐵之聘,我的出版之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路有多條,腳隻能選擇一條走下去,這就是缺憾美的魅惑,這就是人生。不時有人宣稱我的經曆充滿了幸運和巧合。這要留待玄學和命理學去解答。我知道的是,如果幸運和巧合總是垂青於某人,那麼就不是幸運和巧合可以解釋得了的了。廣東電視台拍攝的紀錄片《丹飛的穿行》獲2008—2009年度中國紀錄片十優(短片),台裏籌劃拍個續集,在答應拍攝之前,我得等待一個契機。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