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四]

2004年新春,喜歡讀書看報的李士強,從《人民日報》上看到了中央一號文件《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幹政策的意見》。經過認真細致的閱讀,他得知從2006年起,國家將要在全國範圍內取消農業稅。頓時,李士強心花怒放,這可真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事啊!

古人把國家稱為社稷。社就是土,稷就是穀,土與穀相結合的農業文明被賦予了神聖的定義——正是農民,用他們彎曲的脊梁支撐起一個民族,或者說,正是農業,用它厚重的基石奠基了一個國家。農民,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祖輩、父輩和兄弟姐妹;農村,是每一個生命、每一朵文明之花紮根並成長著的地方;農業,是中華民族創造並演繹著的不朽傳奇。如今,《農業稅條例》將要廢止,“皇糧國稅”將走進詞典,走進曆史博物館;關於“三農”的決策,是整個中華民族對農村和農民的反哺與回饋。

李士強心潮起伏,思緒萬千,農業、農村、農民,始終是黨和政府的施政根基。周口作為有著千萬人口的農業大市,農村是根,農業是本,農民是咱的貼心人。而服務好“三農”最好的方式,就是實打實地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

李士強忽然想起一年前的一件事。那天,他冬日晨起,出門就遇到了一賣白菜老農,一問,一斤白菜才賣6分錢,一車鮮嫩的大白菜,不過幾十塊錢,隻夠吃兩碗麵。他想到門口的超市,市民買白菜基本在七八毛一斤的價位,而且白菜品質一般。這種流通環節多、流通渠道不暢的弊端,形成了賣難買貴的局麵,也讓“傷農傷民”悲劇反複上演。

黃淮農產品國際物流港總體鳥瞰圖

那麼,建一個大型現代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就能夠徹底解決“賣難買貴、買不到、賣不掉”的問題。是時候為農民、市民出把力了。

李士強為自己這個想法激動得坐立不安,他立即打電話招來了手下幾個得力幹將,說出了建立大型現代化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設想。然而,他的想法一說,大家卻麵麵相覷,建一個大型批發市場,要麵對那麼多商戶和農產品,社會效益當然是很好的,可農產品價格動蕩,利潤微薄,風險太大,市場管理起來又是千頭萬緒、錯綜複雜,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李總是怎麼想的呢?

當時,億星集團正在籌劃建設一個免燒磚廠,而且經過多次論證,基本上已經形成共識。時下各項基礎建設如火如荼,免燒磚是必不可少的建材,肯定暢銷。相對於農產品批發市場,還是免燒磚廠穩妥,一開機就能賺錢。

但李士強卻下定了決心,麵對幾個部下的猶豫,他的話擲地有聲:“免燒磚廠要建,批發市場也要建。國家連農業稅都取消了,咱也不能隻盯眼前的利益,不能隻為自己著想,而要為老百姓做點實事。何況,國家對‘三農’十分重視,扶持力度肯定越來越大,農產品批發市場,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這件事值得一幹!”

李士強思索著,用筆寫下蒼勁有力的幾個大字:黃淮農產品物流大市場。

落筆成字,一言九鼎,一個大型現代化農產品批發市場很快從藍圖付諸了行動。認準的事兒,李士強如上緊的發條,風風火火地幹起來。他們請各方麵專家反複論證,專家意見融進他的思維,他們齊赴常州參觀學習市場運作經驗,要把最先進的現代化農產品大市場獻給中原大地,並輻射到湖北、安徽等周邊省份。

“要建成立足中原、鏈接黃淮、流通鄂豫皖,輻射全國的規模大、功能全、配套齊、範圍廣的綠色、安全、高效一流的現代化農產品交易大市場。”李士強初步擬定出設想,而這,恰好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關切和千萬群眾翹首以盼的大事。

采訪中,黃淮市場經理王戰勝告訴我:“根據董事長勾勒出的黃淮市場總體布局圖,融合了各方麵的意見,我們前後改進修正了32次,以會議紀要向市政府報送了可行性研究報告。‘認真’二字,董事長總是要求落實在各個環節上。”

2010年12月1日,黃淮農產品批發物流大市場盛大開業,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高起點運營,熙熙攘攘的人群比肩接踵,車水馬龍的貨車有序排隊,全國各地的客商聚集而來,鄂豫皖各地的農產品彙聚而來,市民的菜籃子空前豐盛,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億星人終於明白了董事長的初衷。

企業決不能隻鑽到錢眼裏,要設身處地為政府分憂、為百姓解難,才是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采訪中李士強告訴我:“關注民生不僅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事兒,也應該是企業的事兒,把民生作為事業,是社會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和明確要求,我們一定不辱使命。一個成熟的企業,毫無疑問要承擔起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為社會和諧、為兩個文明建設多做貢獻,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隨王戰勝經理走進黃淮市場,這個占地800多畝、總建築麵積50萬平方米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龍頭企業,呈現出一種嶄新的麵貌。每一個環節都管理得井井有條,高度信息化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條件,市場裏農產品信息價格係統與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的相關數據實時聯通,目前,年交易額已突破250億元,帶動6萬多人就業,並成功地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市場的成功運營,也贏得諸多“國字頭”榮譽稱號:農業農村部定點市場;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農產品價格信息監測重點市場;商務部、財政部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市場;商務部首批全國32家農產品集散地市場、開拓農村市場重點聯係單位;集中連片推進農產品流通試點市場;全國文明誠信示範市場;全國綜合性批發市場50強市場;倉儲雲智能冷鏈物流中心項目被中國商業聯合會評為“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一等獎”。自運營以來,市場先後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商務部農產品流通骨幹網市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在“菜籃子”市長負責製履行、保供穩價惠民生、解決農產品滯銷、助力鄉村振興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王戰勝介紹,抗擊疫情期間,黃淮市場被商務部列為全國50家應急保供市場,被河南省商務廳列入全省4家應急保供市場和全省商貿流通業首批白名單企業,緊急向太康、鄲城縣馳援民生蔬菜包7.4萬份,解決滯銷蔬菜80多萬斤,先後兩次收到商務部辦公廳、河南省政府辦公廳的感謝信。周口市“五城聯創”期間,市場投入資金3500萬元升級改造,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五城聯創”工作先進集體。

目前,黃淮農產品批發市場積極推進數字化智慧市場建設,正在搭建市場綜合管理係統、集中結算和食品溯源係統、倉儲雲管理係統、共同配送係統、場內短駁轉運係統、產銷銜接網拍係統、電子商務係統、供應鏈金融服務係統等八大係統,建成涵蓋交易、物流、生產加工、上下遊渠道、金融、安全追溯等信息化綜合服務體係,真正做到了讓政府放心,讓群眾滿意,幫商戶發展,促市場興旺。

利國利民的大市場,成為農業大市奮進的“加速度”。李士強常常在市場裏轉轉,看到進進出出的貨物,來來往往的人群,農民數著鈔票的笑臉,汗水化作滿滿收獲,那是他心底最大的幸福。

離開黃淮大市場,放眼望去,一排排白牆紅瓦的庫房,巍峨雄闊,整潔有序,這是億星集團投資1.2億元建成國家的儲備食糖及集團引進建設的中央儲備肉周轉庫。裏麵的貨物,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定海神針”,一旦市場有變,這裏成火車皮的糖和肉,隨黨和政府一聲令下,就會在關鍵時刻大顯身手。

億星集團總裁劉俊友介紹說:“我們的周轉庫,儲備能力達13.8萬噸,年周轉食糖能力達30萬噸,除了滿足國家儲備糖計劃任務,通過自主經營,也滿足著區域200多家大中型企業的需求,服務周邊6000萬人的食糖消費。”

食糖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有“戰時黃金”的美譽,關鍵時刻拿黃金都換不來。億星集團一排排儲備倉庫,是國民經濟的“壓艙石”,簡直是無價之寶呀。

隨著周口市城鎮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一張更新、更加壯美的藍圖在李士強及億星集團一班人的腦海裏逐漸成形。消費結構和流通模式的升級,產業轉型和數字化的發展,為推進企業上市,黃淮市場開始了提檔升級、功能完善、規模擴大、創新轉型——

豐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菜籃子”的需求,擴容和做大水產海鮮產品,與沿海產地直接對接,利用冷鏈物流點對點運輸,在市場太昊路臨街打造集海鮮交易、加工、餐飲於一體的豫東南獨具特色的黃淮海鮮美食城,“一城嘗盡海鮮味”,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最美的滋味。

臨港開發區,是周口市發展的一片希望熱土,“通江達海”的夢想已經啟航。作為中原水運的“橋頭堡”,周口擔負著“豫船出海”的重任。在帆檣林立的航道邊,億星集團正籌劃新征2000畝土地,新建一個標準更高、規模更大、功能更完善的農產品國際物流港市場,讓周口更有國際範兒,成為三川交彙的“小武漢”,迎來現代物流的加速度。

李士強的宏偉設想,讓我不禁驚歎。現代化的物流市場,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擬建新市場充分發揮周口內陸港口、公路、鐵路、航空運輸優勢,構建“立足周口、輻射豫東南、聯絡全省、服務全國和世界”的農產品集配平台,建成涵蓋交易、物流、生產加工、上下遊渠道、金融、安全追溯等數字化、智慧化綜合服務體係,打造集交易、加工流通、智慧物流、國際貿易、大數據、供應鏈金融、涉農電商多功能疊加的綜合性農產品產業園區,將成為帶動周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城市名片、行業標杆。

采訪中,億星集團新任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超峰介紹,這幾個項目建成以後,可以實現年交易額500億元,創利稅5億元,帶動就業8萬人,對推動區域農業現代化發展、農產品流通和轉型升級將做出新的創造性貢獻,助力“中原菜都”“中原糧穀”和周口國家農業高新區建設,發揮“新建一個市場、帶動一座城、繁榮一片經濟”的社會經濟複合效益,對提升周口城市形象、城市綜合競爭力具有積極作用。

李超峰還告訴我,目前新市場項目已列入全省“三個一批”首批簽約項目,完成了備案、初步規劃設計,並被納入2022年周口市委經濟會議報告提出的“十大戰略”重點項目,寫入《周口市區域物流樞紐布局建設方案(2020—2025年)》,納入農業農村部“三農”領域補短板儲備項目庫,商務部等7部委《商品市場優化升級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項目庫。

藍圖繪就,方案就緒,各項工作緊鑼密鼓推進。不久的將來,農產品國際物流港市場拔地而起指日可待,周口及附近的物資彙聚而來,順著水路漂洋過海,順著鐵路、公路四通八達,為華東城市群提供充足的民生保障,這實在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德。

然而,有一點大概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那就是,若幹年後,當李士強回到李寨村擔任支部書記時,以黃淮大市場為代表的這些大項目,會成為李寨種植基地的堅強後盾,成為李寨鄉村振興的大馬力發動機。下棋看五步,李士強作為新時代的優秀棋手,思之深,謀之遠,由此可見一斑。

這是後話。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