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泰戈爾到了讀書的年齡,家裏人便開始安排他讀書的事。
家教嚴格
三哥赫蒙德拉納特有一天把泰戈爾叫到書房,一臉嚴肅地說:“羅毗,你快六歲了,該讀書了。父親出門前叮囑過,大哥研究東方和西方哲學,是個大忙人。二哥在古吉拉特邦當縣長,鞭長莫及,教不了你。你的學習,由我管。你小七哥蘇蒙和外甥沙達比你大兩歲,已經上學,家裏又請了幾位老師教他們,你在家裏和他們一起念書吧。”
“念什麼書呀?”泰戈爾用疑惑的目光望著三哥。
“父親交代過,首先要下苦功夫學梵文。”赫蒙德拉納特不緊不慢地說,“印度古籍是用梵文寫的,不懂梵文、讀不懂古書,就搞不明白古代的許多事情。孟加拉語大量詞彙源自梵文,懂梵文才能進行詞源研究、明白詞義,才能更好地使用我們的孟加拉語。”
“還學別的嗎?”泰戈爾怯怯地問。
“要學標準的孟加拉語,從字母開始,孟加拉語是我們的母語,學好了孟加拉語,才能創作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課本嘛,可用葛裏迪巴斯用孟加拉語改寫的史詩《羅摩衍那》。”
赫蒙德拉納特想一想又說:“另外,為了讓你們身體強壯,有自衛能力,打算請一個教練,教你們摔跤。條件允許的話,再請一個大學生來教自然科學知識。”
泰戈爾轉動著眼珠小聲問:“蘇蒙和沙達他們會欺侮我嗎?”
“不會!”赫蒙德拉納特寬他的心,“萬一欺侮你,告訴我,我揍他們。”
赫蒙德拉納特製訂的家教計劃,第二天就開始嚴格實施。
天剛亮,泰戈爾就被叫醒,急忙起床穿上訓練服,冷得哆嗦著走出門,來到院外北側一塊叫作“穀倉”的空地上。以前租地的佃戶按規定在這裏繳糧,泰戈爾家族的穀倉能儲存一年的糧食。為把“穀倉”前這片地建成摔跤場,先挖鬆半米深的土,再潑灑幾十斤菜籽油,攪拌後夯平,地麵非常堅實。由於是泥地,在地上摔倒也不會很疼。三哥從城裏請來一位有名的獨眼摔跤手,在他的指揮下,泰戈爾、七哥蘇蒙和外甥沙達一次次抓住對方的手臂,奮力把對方摔倒。泰戈爾畢竟小兩歲,被摔倒的次數大大多於蘇蒙和沙達。六點左右,訓練結束,泰戈爾帶著一身塵土回屋,母親見了十分心疼,趕緊端來一盆水,細心地為他擦洗。
走廊裏的時鐘敲了七下,三人開始學孟加拉語字母:“玻、坡、摸、佛,得、特、訥、勒……”最初學的兩行詩“細雨霏霏,樹葉戰栗”深深地印在泰戈爾的腦子裏,讓他終生不忘。文學課本是改寫的史詩《羅摩衍那》中悉多的故事。教他們梵文的是老師赫龍姆波·達篤羅特諾。
第二天,天空陰雲密布。泰戈爾在外宅甬道旁的遊廊裏看一本小人書,突然聽見沙達大聲叫道:“警察!警察來抓人了!”在泰戈爾的印象中,警察擰著犯人的胳膊,走進陰森的警察所,就像鱷魚用鋒利的牙齒咬住獵物,然後消失在深水裏一樣。他真以為警察來抓他了,嚇得渾身發抖,騰地站起來,撒腿就往內宅跑去,一種莫名的恐懼使他覺得好像真有什麼人在身後緊追不舍。他一口氣跑到母親的房間,聲音發顫地說:“媽,沙達說警察來抓人了。”
母親不動聲色地安慰他:“別怕,警察不敢到這兒來。”接著吩咐站在房門口的女傭:“去把羅毗的三哥叫來。”
赫蒙德拉納特一進房間,母親劈頭蓋臉責問:“這是怎麼回事?沙達這渾小子說警察來抓羅毗,羅毗嚇壞了。”
“沙達是逗他玩兒的吧。”
“不許這樣惡作劇!”母親厲聲說。
“是,我這就去教訓他。”
仆人擰著沙達的胳膊一進屋,赫蒙德拉納特厲聲訓道:“你搞什麼鬼名堂?羅毗雖比你小兩歲,可他是你舅舅。一點兒規矩都不懂,竟敢這樣嚇唬他。罰站一小時,再這麼胡來,抽二十鞭子。”
沙達低垂著頭:“今後不敢了——”
見蘇蒙和沙達上午在家裏上完課後,下午又乘馬車去學校上課,泰戈爾嗚嗚哭著對赫蒙德拉納特說:“三哥,在家沒意思,我跟他們一起去上學。”
“你還沒到上學的年齡嘛。”
“不,我就是要去——”
“現在你哭著要上學,往後你為了不上學,哭得更凶。”三哥警告他。
三哥的預言,不久便應驗了。
多次轉學校
憑借眼淚的力量,泰戈爾提前進了東方學校。看到同班學生背書結結巴巴,被老師勒令站在長凳上,平直地伸出兩條胳臂,兩摞寫字板壓在兩隻手上,他脆弱的心靈受到比寫字板更重的壓力,淚水在眼裏打轉。
泰戈爾上學不用功,聽老師講課不專心,但模仿老師十分用心,神態、動作極為逼真。他在祖宅的遊廊裏上課,想象欄杆就是他的學生。他端來一把椅子,坐在它們麵前,手執木板,一本正經地講課。這些“學生”中間,哪一個是好孩子,哪一個是淘氣包,他心裏清清楚楚,甚至品學兼優的欄杆和頑皮透頂的欄杆、聰明的欄杆和愚笨的欄杆的麵孔的差異,他也一目了然。他的木板一次次重重地落在淘氣的欄杆的身上,它們皮開肉綻,活著但求一死,以得到永久安寧。在木板的重擊下,它們越是齜牙咧嘴,他越是生它們的氣。當然,欄杆與學校的學生迥然不同,但此刻模仿得惟妙惟肖的泰戈爾,與某些處罰學生的教師在心理上是沒有絲毫區別的。
泰戈爾在東方學校讀書的時間不長,後來,轉入師範實驗小學。
赫蒙德拉納特發現,在學校裏傳授的知識非常有限,為擴大三個孩子的知識麵,請了幾個家庭教師上午來家授課。
他們中師範實驗小學的老師尼爾格穆勒·戈薩爾先生,異常瘦弱,皮膚幹皴,話音尖細。泰戈爾輕聲俏皮地對沙達說:“他是一根披著人皮的細藤條。”
從六點到九點,三個孩子跟他學習,用的教材有奧卡爾·庫馬爾編寫的《美術入門》《人性與事物》和沙特葛裏·達多編寫的《動物進化》,以及麥克爾·默屠蘇登·達多的詩集《因陀羅吉特伏誅》。他們在家裏學到的知識大大多於學校裏的教學內容。
星期日上午,希塔納特·達多先生以神咒般的語言為他們上自然課,生動的講解激起了他們學習的濃厚興趣。達多先生繪聲繪色地說,點火加熱,玻璃杯裏下層的水變輕,向上流動,上層較重的水,向下流動,於是水咕嘟咕嘟地響起來。他用火柴點燃火,燒玻璃杯裏的水,為他們演示。泰戈爾見此情景,萬分驚訝。之後,在老師的耐心講解和演示下,他又弄清楚了牛奶中的水是另一種物質,加熱的話,水可以變成氣體,脫離牛奶,他心裏感到特別高興。從此,星期天上午這位老師要是不來,他就覺得,這一天就不是貨真價實的星期天。
學了幾個月孟加拉語後,三個孩子開始學習英語。英語老師奧古爾是醫學院的一名學生,傍晚來為他們上課。
對英語不感興趣的泰戈爾不喜歡這位老師,每天都希望他突然生病,不能來上課。可這位老師身體強健,天天讓學生的希望落空。隻有一次,醫學院的洋學生和孟加拉學生之間爆發衝突,凶狠的洋人擲過來的一把椅子擊中了他的腦袋,頓時血流如注,醫生為他縫了幾針。他頭疼得厲害,但康複得相當快,這出乎泰戈爾的意料。
那天黃昏,下著瓢潑大雨,馬路上積了齊膝深的雨水,泰戈爾家花園後麵的池塘裏的水快要溢出來了。在雨季黃昏歡悅的氛圍中,三個孩子興奮的心田仿佛盛開了一朵金色的花。規定的上課時間已經過了三四分鐘,仍不見老師的身影,但今天他究竟來不來,說不準。泰戈爾把椅子搬到臨街的遊廊裏,恍惚又緊張地望著胡同的轉彎處。突然,街道那轉彎處出現了老師的身影。泰戈爾心裏感慨萬端:“別人能像他這樣嗎?不能,絕對不能!這天黃昏,在我們樓前的胡同裏,絕不可能出現像這位英語老師這樣忠於職守的第二個人。”
有一天,奧古爾先生耐心地對三個孩子說,英語並非枯燥無味。為了說明學英語很有意思,他感情充沛地朗誦了一段課文,說不清那是詩還是散文。泰戈爾聽了覺得很古怪,嘿嘿地笑了起來,打斷了他的朗誦。
泰戈爾形象地把英語比作城堡,把學英語比作頭撞城堡,常常撞得頭破血流,也進不了城堡。奧古爾先生當著他們的麵,表揚他的另一個聰明學生,說他們三個孩子太不用功了,然而,這種抑此揚彼的做法未能引起泰戈爾對那個孩子的欽佩。當然,他為此感到慚怍,但那本黑封麵的英語課本在他眼裏始終是一團漆黑。所以一拿起書本,他的腦袋就耷拉下來。往他眼皮上噴水,叫他在走廊裏跑步,也沒有持久效果。這時,恰好大哥迪欽德拉納特從教室外的遊廊走過,見他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就對老師說:“下課吧。”
奧古爾先生常常獨辟蹊徑,往三個孩子枯燥的學習生活中,吹進印刷書本之外的溫煦的南風。有一天,他出人意料地從口袋裏掏出紙包著的一個“秘密”說:“今天我讓你們見識見識上帝創造的一個奇跡。”說罷,他打開紙包,取出人的一根氣管,詳細講述了氣管所有的功能。泰戈爾了解後,心裏受到強烈震撼。
後來,奧古爾先生帶三個孩子去參觀醫學院的解剖室。解剖台上是一具老婦人的屍體,見了屍體,泰戈爾的心跳並未加快,但地板上放著的一條腿使他震驚不已,肢解的人體太觸目驚心了,太難看了!地板上那條發黑的刺目的腿給他留下的印象,久久揮之不去。
離開師範實驗小學,泰戈爾他們進了洋人辦的名叫孟加拉研究院的一所學校。入了學,令泰戈爾感到十分開心的是,比起前兩所學校,在這兒享受到了充分的自由。學習用功當然好,不用功也沒有人管。他特別佩服那些放蕩不羈的學生。有的學生在手心上反寫“ass”(驢),衝別人喊一聲“hello”(喂),假裝親熱地在他的背上拍一下,“ass”便清晰地印在他的背上了。有的學生走著走著,冷不丁把剝了皮的香蕉往旁人的頭上戳一下,一轉眼不見了人影。也有學生“咚”的一聲給你一拳,像老實巴交的好人似的扭頭望著別處,看他那副樣子,會錯認為他是非常文靜的人。在泰戈爾看來,這種種頑皮行為是針對皮肉的,並不傷害人的心靈。這些隻能稱作惡作劇,而不是侮辱。
這所學校規模很小,收入很低,泰戈爾他們讓校長感動的一大優點是:他們每月準時交學費。各門功課的學習未成為他們扛不動的負擔,做的作業中有許多嚴重的錯誤,可後背也未落下一塊傷疤。當然,那位老謀深算的校長嚴禁老師體罰,並不是因為他有一顆慈悲心。
他們逃學的幫手是一位教波斯語的老師。大家稱他“蒙西”,這位中年老師瘦骨嶙峋。泰戈爾淘氣地說:他的骨骼仿佛是用一塊黑蠟布包裹起來的,體內既無血液也無脂肪。泰戈爾請他幫忙,他立即給校長寫信,說明泰戈爾請假的必要性。校長收到他的信,從不深入調查,因為他心中有數,不管泰戈爾上不上學,在班上絕不會是墊底的學生。
喜歡讀書
相對於教科書,泰戈爾更喜歡讀家裏的雜書。
三哥的書櫃裏,擺著厚厚的一本拉瓊德羅臘爾·米德拉編輯出版的趣味性插圖月刊《知識大全》的合訂本,泰戈爾趁三哥不在,開了書櫃取出合訂本。回到自己的屋裏,仰麵躺在木板床上,胸前捧著十六開的合訂本,饒有興致地閱讀關於捕鯨的報道、法官審訊的滑稽故事、格裏斯納·庫馬利的連載小說,不知不覺度過了假日的中午時光。
讀完《知識大全》,他又在大哥的書櫃裏找到雜誌《幼稚的朋友》的合訂本,上麵登載著英國癡情男女的愛情故事的孟加拉譯文,他一麵讀一麵感動得掉眼淚。
二哥買了一套沙羅達賈郎·米德拉和奧卡耶·索爾卡爾先生編纂的《印度古詩選》,泰戈爾毫不費力地就把它弄到手。毗達波迪用邁蒂利方言寫的詩句,晦澀難懂,他不得不用更多的時間鑽研。他不依賴注釋,自己反複吟誦體會。將詩中多次運用的生僻字記在一本小日記本裏,對於特殊的語法現象,開動腦筋弄懂後也做了筆記。
泰戈爾在家裏學到的知識,比在學校裏學到的不知多多少倍。日複一日,上學使他像磨粉機一樣枯燥地轉動著,忠於職守的三哥赫蒙德拉納特每天為這部嘎吱作響的破機器加油。在泰戈爾眼裏,三哥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嚴厲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