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讀毒錄
引子 砒霜和銀
有一年在陝晉黃河處看到砒砂岩,寸草不生,冒出一個意象,這簡直是黃河的砒霜。一問專家,真是沉積在黃河下遊的砒霜。正是砒砂岩造成懸在河南人民頭上的懸河。
砒石是另一回事。
砒石經升華提煉成精製品,來到村裏俗稱“砒霜”,專業叫“三氧化二砷”。我寫《 一把碎銀 》引用時,錯成“三氧化二鉀”,字形像是“一支筷子”不出頭,毒不死人了,馬上毒性降低。還是被細心讀者慧眼挑出。知識缺席,怨我從小化學課學得不好。
劇毒砒霜是好東西。中醫胡半仙說砒霜蝕瘡去腐、殺蟲,治療癰疽惡瘡、癬瘡、寒痰哮喘、瘧疾。蜂蜜的敵人是砒霜,但離了砒霜社會不進步。
古代提煉技術欠缺,致使砒霜裏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它們與銀接觸會起化學反應,使銀針表麵生成一層黑色硫化銀。現代生產砒霜技術先進,提煉純度高,不再含有雜質,銀金屬化學性質穩定,在通常條件下不會與砒霜起反應。能達到銀子、砒霜相坐兩相忘。
當年化學老師講過,古人用銀器驗毒,這種方法並非全對。古人受科學限製,有的物品並不含毒,卻含硫,如早餐盤裏的雞蛋黃,銀針插進去也會變黑。有些毒物偏偏不含硫,如毒蕈、亞硝酸鹽、氰化物、農藥,我還想到孟崗集會上老王攤上的毒鼠藥,銀針與它們接觸,不會出現黑色反應。
銀筷子不能用作鑒別毒物的驗毒工具了,但吃飯時拿雙銀筷總比竹筷心安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