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北中原都使用的口語。
瓜果長熟或長過了,叫“長老”。對於一個人說“老”,就是死亡。
在我們村裏,說一個人“老了”,就是死去。必須是成年人的死。孩子之死不能說“老了”,隻能說“冇成”“扔了”。
在雲南猛海一座茶山上,和一個村長喝茶。這些村長喝茶挑剔,都帶自家產的茶,裝在一個小塑料袋子裏。聊天時說,雲南蘭坪人說人死了,不說死,也說“老”。
我說,這和北中原說法一樣。
我奇怪這一叫法相同,在它們之間肯定沒有影響和聯係。稱呼來源皆出自本土。
北中原“大夥食堂”那年,這個詞出現頻率最多,緣由皆知。我姥爺晚年在床上回憶說:“前街你麻四姥爺頭天晚上還好好的,第二天就老了。”
凳可枕之。馮傑製。
有一年,我在武漢參加書市展銷會。逛了幾圈,卻沒有買書,隻買個枕凳,覺得睡覺比看書重要。
庚子春,馮傑記。
木器印象記。庚子初,馮傑。
在鄉村,凳子是固定的,而屁股則是移動的,無論來客還是主人,哪怕你是村長。馮傑又注。
向世界宣布我睡醒了。
乍看搞笑,再看有料,
三看絕妙。馮傑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