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富春江的兩個重度“粉絲”

曆史上,富春江“圈粉”無數,謝靈運、吳均、吳融、李白、孟浩然、範仲淹、陸遊等文人墨客泛舟富春江,寄情山水,留下諸多詩詞歌賦。世人都把富春江作為可行可望、可遊可居的理想之地。其中,出現了兩個重度“粉絲”:一個拒絕皇帝邀請,垂釣富春江;一個終日守望富春江,繪就傳世名作。

拒絕皇帝邀請,垂釣富春江的叫嚴子陵,出生於約公元前39年,到今天已2061歲。

終日守望富春江,繪就傳世名作的叫黃公望,出生於1269年,至今已753歲。

兩人相差1308歲。1000多年間,甚至黃公望出生之後的700多年來,富春江河道走向、水麵高低等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隻有美輪美奐的江景,一直未變,從容淡靜,不為歲月所動。

有趣的是,兩個人都是後來改姓的。嚴光,又名遵,字子陵,原姓莊,後代史學家為避漢明帝劉莊諱,在史書中改莊姓為嚴姓。黃公望,原姓陸,過繼給黃氏,故姓黃。“公望”這個名字有不同說法,這裏選一個鮮有傳播的說法。黃公望的父親之所以給他取這個名,意在以薑尚為榜樣,成為能助武王奪取天下的帝王之師。班固《漢書》顏師古注:“望,謂太公望,即呂尚也。釣於渭水。文王將出獵,卜之,曰:所得非龍、非螭、非豹、非羆,乃帝王之輔。果遇呂尚於渭陽,與語,大悅,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曰太公望。”並非“黃公望子久矣”。如此說來,“公望”這個名字與垂釣大有淵源。

兩人都不是富陽本地人,卻對富春江情有獨鐘。

嚴子陵是會稽餘姚人,即今浙江省餘姚市低塘街道人。嚴子陵年輕時遊學長安,結識了劉秀和侯霸。公元25年,劉秀擊敗王莽,在洛陽建立起東漢王朝,當上了皇帝,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光武帝。劉秀登基後,思賢若渴,到處尋找嚴子陵。幾年後,嚴子陵實在推諉不過去,才來到洛陽。這時,侯霸已經當上了劉秀的丞相。有一次,劉秀將嚴子陵請到宮中,與他談論舊事,談得十分投機。晚上,還與嚴子陵同榻而臥。嚴子陵在睡夢中把腳擱到劉秀的肚皮上,劉秀也毫不介意。不料此事被侯霸知道了,便在第二天叫太史官上奏,說是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想以此引起光武帝對嚴子陵的猜忌。劉秀聽了哈哈大笑,說:“這是我和子陵同睡啊,沒事!”然而嚴子陵卻從這件事中看到了小人的傾軋,官場的險惡,當劉秀想要他做諫議大夫時,他便悄然離去,隱居於富春江畔。公元41年,光武帝劉秀再次征召嚴子陵,嚴子陵再一次拒絕了,並索性回到故裏陳山隱居起來,沒過幾年便去世了,享年八十歲。

黃公望出生於平江常熟,也就是今蘇州常熟。黃公望幼時名叫陸堅。1275年,陸堅六歲,元軍攻占常州。城破後,元軍進行了屠城。常熟距離常州不遠,陸堅的父親可能就死在了戰亂之中。陸堅成了孤兒,十歲時過繼給永嘉黃氏,改名黃公望,字子久。黃公望年輕時擔任過浙西廉訪使徐琰的書吏。而立之年,專心習畫。四十三歲時再次被辟為書吏,後受牽連入獄。出獄後在鬆江一帶以作畫、賣卜為生。後到吳興,得到趙孟的指點。之後遊曆江南山水。七十九歲那年,黃公望輾轉來到富陽,被富春江的景致所吸引,從此停下四處流浪的腳步,定居於富陽。

富陽境內有多個嚴子陵垂釣處。一處在桐洲,錢宰的《桐洲詩》載:“濺濺桐江漱,白石粲如許。上有子陵台,下瞰富春渚。”一處在赤亭山,也就是東洲街道雞籠山,張以寧描繪赤亭山釣台:“故人已乘赤龍去,君獨羊裘釣月明。”距離城區最近的是鸛山磯上的釣台,著名作家徐遲在《富陽記》中載:“這裏,隻有一個嚴子陵釣魚處。這位嚴老先生是千古寒士頭一號典型,富春江上最古老的名人了,不肯做官當老爺,經受到莫大的尊重。在他垂釣過的圓石上看水,水真是澄清……”不遠處有東坡先生題寫的“登雲釣月”四字,字體秀外慧中,表裏澄澈。明代徐文長遊鸛山時,在子陵祠題詩一首:“碧水映何深,高蹤那可尋。不知天子貴,自是故人心。”

因為黃公望在富陽隱居並創作了《富春山居圖》,富陽當之無愧地成了《富春山居圖》的原創地和實景地。黃公望隱居的廟山塢筲箕泉,如今已建成黃公望隱居地,樹林之中隱約可見小洞天和南樓。通過幽長的竹林小徑,入口處建有黃公望紀念館,常年展示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還有他創作的其他畫作和詩詞。在富陽城區的另一端,建有一座公望美術館,全國各地的美術家都希望能在這裏展出自己的作品,以此向公望先生致敬。

有人說,嚴子陵不僅僅是中國曆史上最重要的釣者,還是黃公望們的終極答案。自從有了嚴子陵,富春江的秀麗山水經過曆代詩人墨客的駐足和想象,反複吟詠著嚴子陵的故事,儼然成了他們安身立命的理想境地,黃公望也不例外。到了富陽之後,一個以追求功名為終生目標的人,開始以嚴子陵為偶像,擺脫世俗羈絆,追求自由的生命境界。隻要進入富春江的靈魂深處,就一定會遇到嚴子陵和黃公望。

如果時間能夠穿越,我想,嚴子陵、黃公望是十分樂意結伴而行的。他們也許會相約從廟山塢出發,頭戴鬥笠、腳穿芒鞋,一個帶畫具一個扛釣竿,唱著後人為他們寫的“富春江上山蒼蒼,富春山下水泱泱。富春江水晴溶溶,富春山色青茸茸”。他們一起坐在江邊的釣台上,不顧魚漂沉浮,隻管觀雲山流水;他們一起月夜泛舟,用繩子把酒瓶吊在船尾,月光下泊船拉繩取酒。以山水為師,與天地相融,把一切交給富春江。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