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3.肺腑之言解心結

在俊來叔坐在地上號哭的時候,在晉娃感覺到手足無措的時候,忽然,晉娃看到了土嶺南麵飄過來一片白色的雲。

放羊的六爺爺過來了!虎子一見六爺爺,離老遠就迎了上去。

在晉娃的心裏,除了父母、奶奶之外,整個村子裏就要數俊來叔、翠翠姨和六爺爺跟他最親。

六爺爺現在打著一群羊,每天早出晚歸。年輕時候,六爺爺在祁縣太穀的商號裏做過夥計。他走州過縣趕過馬幫,吆過駱駝,馱過絲綢,販過茶葉;經過事情,見過世麵,聽說還和深眼窩藍眼珠高鼻梁的外國人打過交道哩!他喝過酒,吃過肉,會唱曲,尤其是那一口好聽的祁太民歌撩撥得人心極為舒坦。聽村裏人說,六爺爺在商號做夥計期間,曾經和祁縣一個商鋪掌櫃的女子成了親。日本人到祁縣後,抓走了一批年輕人,這裏麵就有六爺爺,據說要往大同的煤礦上送哩!下煤窯,那可是沒死就先埋哩!六爺爺他們心裏怕得很。為了防止他們逃跑,日本人將這些年輕人的雙手用繩子一捆,十個人連成一串,用刺刀頂著押上了火車。在火車上,六爺爺說通了其他九個人,相互悄悄解開了繩子,下車解手的時候,他們跑了出來。不敢再回祁縣,六爺爺就往晉南老家跑,剛過臨汾,就聽說日本人已經到了黃河邊。正愁沒有去處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做生意的,和他擱夥去了晉東南。

到了晉東南,六爺爺參加了八路軍。一次戰鬥中,六爺爺為救一位老鄉,腰裏挨了一槍,小腿肚子上被炮彈皮削去一塊肉。還好,腰裏的一槍正好打在褲兜裏的一塊銀圓上,僅僅受了皮肉傷;小腿肚子上就沒有那麼幸運,子彈穿過,小腿肚子上的肉都快炸沒了。後來經過醫治,總算保住了腿,可是小腿肚子上沒有了肉,走路也就一瘸一瘸的了。日本人投降後,六爺爺脫離了部隊,先到祁縣找他媳婦。到祁縣一看,媳婦和嶽母被日本人殺了,隻留下他六歲的兒子由嶽父養著。生意已經敗落,祁縣活不下去,六爺爺領著兒子,帶著他嶽父回到了晉南。回到村裏,翁婿倆放了一群羊。好多人都勸六爺爺續弦,可六爺爺心裏丟不下死去的媳婦,就一直耽擱了下來。到了1958年,六爺爺兒子參軍,四年後戰死在中印邊境,六爺爺的嶽父悲傷過度,撒手人寰,從此就隻有六爺爺一人孤獨度日。農業社的時候,六爺爺為社裏放羊,從幾隻羊放到了一群羊,羊們個個膘肥體壯;包產到戶後,他為自己放,每天哼唱著祁太民歌,打著羊奔走在溝溝嶺嶺之間。

多年來,六爺爺一直沒有成家。自他從祁縣回來,村裏就有人為六爺爺說過媒,六爺爺沒有應允;現在還有人為六爺爺牽線,六爺爺一直不提。據俊來叔說,六爺爺的心裏還一直裝著那個祁縣女子哩!也是,在蠍子嶺東麵的一道堰根下,有三個小小的墳堆,六爺爺最喜歡在此放羊。

由於六爺爺經過商,見過世麵,當過兵,經曆過生死,既是抗戰老兵,又是烈屬,處理起事情來不偏不向,剛毅正直,連村支書都讓他幾分,因此在村裏說話一口唾沫一個釘,說一不二,自有一份威嚴。

近了……更近了!虎子在六爺爺麵前繞了一個彎,又領著六爺爺向晉娃他們走來。六爺爺的脖子上別著旱煙杆,搭著旱煙袋,手裏把著一柄羊鞭,急吼吼地走了過來,那牧羊鞭上鮮紅的穗子,在明亮的陽光下是那樣的鮮亮。

俊來叔依舊號哭著。六爺爺走到俊來叔的麵前站下,看了看哭號著的俊來叔,踢了他一腳說:“號啥哩!沒出息的貨!”

“你不懂!你不懂……”俊來叔一邊雙手捶打著地,一邊哭號著說。

虎子看見六爺爺說俊來叔,也跟著“汪汪”地叫了起來,晉娃忙一把摟住了虎子。俊來叔一見虎子衝他叫,爬起來就奔向虎子,邊哭邊說:“叫啥?!別人欺負我,你也來欺負我!”晉娃一見,忙順勢推了虎子一把。虎子邊叫邊往遠處跑去,邊跑邊回頭看著俊來叔,仿佛一臉輕蔑的神色。

俊來叔掙紮著,但到不了虎子跟前,原來他被六爺爺攔腰抱住啦。六爺爺一用力,俊來叔就被撂倒在了地上。六爺爺指著他,喘著氣說:“衝啞巴牲口發什麼火,有本事找個比她還好的!”

“不要,誰也不要!就翠翠最好!”俊來叔趴在地上哭道。

六爺爺一把拉起俊來叔,拍打著他身上的土,說:“娃呀,心裏頭要經得起事!我要是你這樣,早死得骨頭都找不見了!”

說完,他眼望著嶺下的溝溝壑壑,歎了口氣說:“也是,咱這地方太窮咧!”

晉娃看著眼前的溝溝壑壑,嶺下三片的幾隻山羊零零散散,與六爺爺放的一百多隻綿羊比起來,簡直就是白芝麻撒進了黑豆裏。當初三片他爹之所以買山羊而不買綿羊,就是因為山羊一來可以擠奶賣錢,二來不需要剪毛,好管理。但現在看來,山羊頑劣,綿羊聽話,六爺爺唱著信天遊放一百多隻羊,三片跑前跑後累得夠嗆才放十幾隻羊,差距一目了然。

晉娃想起奶奶的話,他們這個地方就是七溝八壑九坡坡,沒有一塊平整的地方。也就是溪灘地平整吧,但不能保證每季都有收成,種下的莊稼隨時都有可能被飲馬河上漲的河水淹沒。在蠍子嶺和棲鳳台,由於飲馬河地勢太低,他們隻能眼睜睜看著河水白白流走,該幹的地方還是幹,該旱的地方還是旱。雖然家家吃喝不愁,但在經濟上依然沒有翻身。手裏一年四季沒有閑錢,日子過得緊巴巴。

俊來叔終於不哭了,他抹了一把臉上的殘淚,咬牙切齒地說:“不幹出個樣子,我誓不為人!”俊來叔說這話的時候,晉娃清楚地看到他後槽牙部位的條條肌肉。

“這就對啦!作為男兒身,就要有男子漢的樣子!”六爺爺點上一鍋煙,深深地吸了一口說道,“晉娃,爺看你也是個伶俐娃,一定要有誌氣,好好上學,將來幹一番大事業!別看現今咱這裏窮,早先可也是個出念書人的地方!”

得,陪俊來叔出來,反而又讓六爺爺給自個兒上了一課,晉娃立即嘴噘臉吊不高興。在家裏,晉娃最煩的就是奶奶一整天“好好念書,好好念書”的嘮叨,感覺她就像《西遊記》裏的唐僧,聽得耳朵都快磨出繭子了。晉娃不滿地看了俊來叔一眼,左腳一下一下踢在腳底下的土地上,一會兒就踢出來一個土窩窩。

但晉娃也想起了小時候躺在奶奶懷裏,奶奶講述的村裏誰家兒子在哪個城市工作,誰家女子嫁到了哪座城市裏;晉娃也曾記得他們在學校,同學們之間比誰家在外工作的親戚多,多的就揚眉吐氣,少的則低眉順眼。一到過年或者清明,在外工作的人們都會拖兒帶女回來,那個時候,村裏人一下子就多了好多,也熱鬧了好多。也許是村裏太窮吧,才促成村裏的兒女們一代代、一茬茬地往外走,往外奔。

直到現在,在這片台地上,還有一支用青磚砌築的四米多高的大毛筆矗立著。站在這支毛筆下麵,往東可以看到稷王山橫亙,往南可以看到孤山聳立;往西往北視野極為開闊,飲馬河水靜靜西流,無聲入大河;北麵越過村落,可以隱隱看到遠處的呂梁山。據說這是村裏文脈最為旺盛的地方。在前清時候,村裏曾經出過一位皇帝欽點的翰林,官至當朝二品;辛亥革命後,當過山西大學堂的校長。這支大毛筆就是那個翰林主修的。他希望村裏能夠輩輩出讀書人,希望村裏人依靠讀書改變命運。因此,六爺爺說,他們這個地方,文脈亨通;在晉娃看來,村裏人崇尚讀書的風氣是自古傳下來的。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