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靈芝卻神情淡漠的看向火堆,隨後往立馬填灰,將火蓋住,低聲說道:“那不過是因為還沒到關鍵時刻。”
長孫皇後頓了頓,隨後連忙朝外走去:“我忽然想到在驛站落下了貴重飾物,兒,娘去去就來。”
李靈芝揮揮手,絲毫不在意。
......
牢獄之中。
馮立倚牆而坐,渾身血汙卻難掩其風華。
遠處傳來腳步聲。
他猛然睜開眼睛,嘴唇微動低語:“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
“馮立,聖上要見你,你隨我來。”
“是。”
馮立低下頭回應。
待來到紫宸殿前,馮立自覺跪下。
“馮立,你對朕可有不滿?”
一道極具威嚴的聲音從高處傳來。
馮立連忙答道:“卑職不敢!”
“嗬嗬,既然不敢,為何不從!”
李世民不禁冷笑,玄武門事變後,李建成的部下看似聽命於他,實則暗藏野心,都在伺機而動。
“前太子叛亂已死,屬下應以死相隨,豈能貪生怕死!”
“你的意思是朕會殺了你?”
李世民不屑一笑。
“卑職該死!”
馮立連忙磕頭,渾身顫抖不止。
即使恐懼也咬牙鎮靜。
“算了,聽候發落吧!”
李世民揮揮手,略帶厭煩說道。
馮立又被拉了下去。
一旁太監急忙上前說道:“聖上息怒!”
“罷了。”
區區一個馮立,即使不從,也無關緊要。
李世民拿出奏折,卻無心批改,玄武門之變後,他應該加固皇權根基,將朝堂上的太 子黨羽一一發落。
可那些都是人才。
待到夜深人靜時,李世民麵前的奏折仍然如山高,這時門外傳來腳步聲。
“聖上,馬上三更夜了,即使在江山社稷當前,也要保重龍體。”
長孫皇後緩緩走來,身後跟隨兩個宮女。
李世民放下毛筆,快步上前。
“皇後,你怎麼來了?都這麼晚了,是誰通風報信!”
李世民眉頭一皺,外麵太監跪倒一片。
長孫皇後急忙握住他手心說道:“聖上息怒,沒有人通風報信,是臣妾見紫宸殿燭火燃動,便前來一探究竟。”
說著,長孫皇後低頭淺淺一笑,李世民心頭一顫,連忙說道:“皇後說的是,是朕考慮欠佳,擺駕養心殿。”
“是!”
太監宮女紛紛動身。
窗台簾飄,幽幽清風吹過,臥榻上的兩人依偎在一塊,過了片刻,李世民忽然說道:“皇後,朝中能人許多,但大半都是太 子黨羽。”
如何用人治人也成了李世民心中一大難題。
長孫皇後眼眸慢轉,隨後低語說道:“聖上,臣妾有一計,可辨他們的真心。”
“真的?”
李世民來了興趣。
長孫皇後重重點頭。
如李靈芝所說,一個人若能堅守底線與道德,無論其心向著何處,都不會影響他的價值和作用。
可倘若此人守不住,哪怕留在李世民陣營,他日也會被人左右,策反不過是一念之間的事情。
聽完長孫皇後計謀的李世民緩緩坐起身,目光幽深說道:“皇後,這些計謀都是從何得出的?”
堂堂一國之君,又怎麼能任人欺瞞。
長孫皇後見狀,立馬跪下,但李世民卻將她扶起,神情凝重說道:“皇後,你可知太子曾對我做過什麼嗎?”
長孫皇後連忙搖頭,心想自己不過是將兒子的計謀說出,剛開始,李世民還挺高興的,可怎麼一下子就變臉了。
“太子用過一模一樣的計謀,讓朕不得不喝下那杯毒茶,若不是及時救治,今日登上寶座的便不是寡人,而是太子。”
李世民臉上看不出喜怒,可語氣裏卻充滿憂傷,一母同胞卻自相殘殺。
若不是被逼到無路可走,他又怎麼會下死手。
當初,李世民對皇位確實有想法,可他那會年幼,隻會跟著李建成身後,什麼都不懂。
但隨著年長,他的功勞越來越多,李建成怕他成為威脅,便對他用一計。
為了不讓兄長起疑心,李世民喝下毒茶,哪怕知道有毒也還是悶聲喝下。
此事過後,李世民也決心不要皇位,他要手足情深,卻不想李建成在黨羽的教唆下,又多次用處計謀逐自己離開。
多次死裏逃生有沒有李建成的手筆,雖然還有待蓋棺而論,可每次午夜夢回,李世民心裏都總有道聲音在呼喊,大哥要殺他!
長孫皇後心中不安,猶豫片刻後,還是咬牙說出了兒子李寬的下落。
“這個計謀是寬兒出的,但他尚且不知自己的身份,如今還是一介草民。”
“臣妾本想為聖上分擔解憂,卻不想竟然弄巧成拙,臣妾該死!”
李世民心中大驚,連忙拉著長孫皇後說道:“皇後?你是說當年送走的寬兒?可他不是早早夭折了嗎?這是怎麼回事!”
天子一怒,橫屍萬裏。
長孫皇後連忙將來龍去脈告知,又緩緩拿出那塊龍紋玉佩,可一想到這孩子獨立又能幹的模樣,便不禁潸然淚下。
這一路走來必是飽經風霜。
“這......”
李世民愣住了,他從未想過大兒子李寬還活著,如今玄武門之變讓他登基,那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豈不是要讓回去?
畢竟李寬才是大哥。
可太子之位又豈能兒戲。
兄弟相見隻怕會是要自相殘殺了,皆是再演玄武門之變,那成何體統!
“不,皇後,不能把他接回來。”
李世民當即做出決定。
長孫皇後心中愧疚,眼圈早已泛紅,將這消息告知也是鼓起了莫大勇氣。
本以為李世民會把孩子接回來,可誰知他竟然這般斬釘截鐵!
“李世民,那可是我們的親骨肉啊!”
長孫皇後忍不住哭嚎。
李世民不顧她掙紮,直接將人摟入懷中,神情難辨,低聲說道:“皇後,朕不能廢除太子,寡人答應你,一切查清後,寬兒得到的,絕不會比承乾少。”
長孫皇後哭得力竭,最終也隻能答應。
待長孫皇後睡著,李世民才抽出心思琢磨剛剛的那個計謀。
此計一石二鳥確實妙哉!
不僅挑出能臣,還能光明正大除掉反賊,讓他不受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