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檔直播式明星下鄉紀錄片一開播,熱搜登頂第一。
被全網痛罵到退圈的我又一次回到了大眾視野。
隻不過,我變成了一塊冰涼的墓碑。
當鏡頭麵前一切真相大白——
所有人都哭著跟我說對不起。
可惜,這是我死後的第五年了。
......
首檔直播式明星下鄉紀錄片《去那片山》,從官宣開始就備受關注。
全明星嘉賓和疾苦條件體驗生活的標簽本就自帶熱度,加上題材、形式上的敏感性,上上下下都萬分重視。
請來的五位嘉賓更是圈裏公認的人品成績雙保障的“根正苗紅”好藝人。
常駐嘉賓有圈內常青樹般的暖心主持人肖惇,影視OST專業戶歌手呂季青,當紅清純派小花木曦,剛憑一部文藝片拿下最佳新人獎的時曼岐,以及各大綜藝常客的孟遷。
能被邀請來這檔節目,不僅是對人氣度的認可,更是打造口碑的好機會,各家粉絲開播前五分鐘就已經準備就位。
五個性格、年齡、經曆各異的嘉賓踏上新生活的路途,歡樂洋溢在鏡頭前。
蜿蜒前路鋪滿了一層若隱若現的霧靄,未知和茫然被置於每個人的頭頂。
呂季青抬眼望去,遠處的山坡上有一課梨樹矗立著,旁邊挨著一座人形雕塑,隔太遠看不清那雕塑的樣貌。
草長鶯飛四野,月白風清梨花,看著倒是清冷、孤寂至極。
但是快樂的氛圍沒法改變現實,山路依舊長且難走。
剛開播的新奇和興奮沒有維持多久,嘉賓們都開始叫苦不迭。
時曼岐一個不留神被泥路滑倒,摔了一個狗啃泥,她先前下鄉拍過文藝片,這種事情倒是經曆的多了。
她起身毫不在意拍了拍屁股,甚至用手指把臉上的泥摸成三道,扮成花貓臉,笑的燦爛。
彈幕裏網友都在感歎:
“女鵝讓我親親,可愛瘋了!”
“年紀最小卻最能吃苦,我為曼岐舉大旗啊啊啊!”
......
其他嘉賓也跟著笑彎了腰,木曦也跟著笑,卻依舊保持著優雅和矜持。
木曦身嬌體弱,此刻滿是虛弱仿佛隨時要昏倒,身上的包早早就遞到了工作人員身上。
路實在難走,這些素來養尊處優的明星,早早受不了這種苦,蹲坐在地下開始休息。
隨拍導演一邊鼓勵大家繼續走下去,一邊開始介紹這裏:
“靜華村是本省最大的一個貧困區,地理環境不好,年輕人大都外出尋找機會,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
腳下這條小路是集全村之力才修出的,畢竟有了路村裏才有希望。”
遠遠望去,村口站著黑壓壓的人,根據村子的規模來猜測,這大概是村子裏全部的人了。
村委會的人知道要來拍紀錄片都高興的不行,好像又一次看到了希望,為了這些貴客甚至還動員起小孩子來表演節目。
熱鬧、希望充斥著現場,一時間線上觀看人數突破了百萬。
這時木曦突然來了力氣一般,上去笑容滿麵地和村長握手,僅限優雅和溫柔。
人群裏卻突然響起了一聲孩子的驚呼:
“阿箏姐姐!是阿箏姐姐回來了嗎!”
木曦的瞳孔瞬間放大,受驚似的後退了一步。
老人快速將小孩拉到身後,小聲念叨:“隻是長得像,這不是木老師嗷,聽話嗷小寶,快回家去別搗亂。”
一個名字瞬間打破了現場的融洽和熱烈,連彈幕都停了幾秒:
“阿箏姐姐?姓木?長得還像曦曦女神?”
“我去,不會是木箏吧,還在作妖啊!”
“家人們隻有我覺得她陰魂不散嘛......”
木曦和呂季青對視一眼,掐緊了拳頭。
我飄在他們上空看著這一切,不過確實“陰魂不散”呢。
因為,我死了都五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