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沿著江邊散步,回想起這些年的點點滴滴。
我和梁真儀第一次認識,是在我工作兩年後回母校分享就業經驗時。
那時候,她還是剛畢業的小女生,睜著亮晶晶的眼睛坐在第一排聽我的分享。
活動結束後,她捧著簡曆來問我,「學長我最近掛斷了好幾個麵試,你能不能幫我指導一下?」
我幫她修改了一下簡曆,也指導了一些麵試技巧。
後來她加了我微信,說找到了工作後找我吃飯。
她很熱情,加了微信之後就一直找我聊天,分享日常中的小事。
後來的我們逐漸熱絡,順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談戀愛兩年後,我們步入了婚姻。
剛開始的幾年,我們相處得很融洽,像所有熱戀中的小情侶一樣。
後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味的呢?我也記不太清了。
其實這幾年裏一直有些磕磕絆絆的爭吵,隻是曾經的我選擇了忽視。
梁真儀畢業後還是沒有找到工作,我找到了自己的獵頭朋友,成功幫她入職了符合她專業的公司。
但很快,她就不樂意她這份工作了。
她說她的男閨蜜和她講,最好還是要提升學曆,別那麼快步入職場。
那是我第一次聽說張誌山,他一出現,梁真儀必然和我出現分歧。
她聽了張誌山的話,放棄了那份工作,開始備戰考研。
我無條件支持她,為她提供物質和精神條件。
後來她考研沒考上,我怕她不開心,特意請了年假陪她出去散散心,開導她說人生不止一條路。
她卻開始對我發脾氣,說如果我支持她,就應該好好工作,升職加薪,做好後方支援工作,而不是隻會講毒雞湯。
她把我當出氣筒,而我隻是默默承受。
我理解她的心境,自然能容忍她的脾氣。
也許是那天我在台上演講時,她在台下望向我的目光太過熱烈,足夠我銘記好多年。
所以我能無條件包容梁真儀的一切,包括張誌山。
張誌山說要提升學曆,梁真儀立刻跑去考研。
考研考不上,張誌山跟她說那可以先工作兩年過渡一下,給她推薦了一家公司。
恰好就是我拜托朋友讓她進的那家公司,但是對方這時候已經不接受她重新入職了。
張誌山說人不要那麼早步入婚姻,她開始質疑和我結婚的合理性。
我跟她說我們才是一家人,她說張誌山是她高中就認識的好哥們。
他們早就是一家人了。
他們約著喝酒,約著同學聚會。梁真儀每次放我鴿子,都是在和張誌山一群人談笑風生。
我吃醋過,甚至為此和她爭執過,可每次都是我敗下陣來。
她說她和張誌山是純純的兄弟情,讓我不要多想。
她一個吻過來,我的防線就全麵潰退,這幾年,我一直催眠自己梁真儀是愛我的。
可是愛是要雙向奔赴的,這麼久了,夢也該醒了。
我回到家,收拾了一下,倒頭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