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已成舟,誰負責重要嗎?”
他似乎正等著我問呢,輕笑著解釋:“沈家追究,小事化大,昨晚的事情慢慢聊。你主動負責,大事化小,我保證你不吃虧。”
我揪著被子,努力和沈修珩保持距離,實在想不通怎麼會不吃虧。
沈修珩誘惑我:“成為趙晨的小舅媽,就能氣死他了!”
我:“......你在開玩笑?”
沈修珩突然起身,雪白的羽絨被順勢滑落,字正言辭道:“小苒,我們認識十一年了。你不信我?”
是的,我認識沈修珩的時間更長。
得從我還在小鎮時,開始講起。
十五歲前,我是小鎮半留守兒童,爸媽在市裏錦辰集團上班,一周回來一趟。
媽媽是食堂掌勺師傅,爸爸是行政辦司機,工作表現好,偶爾也會去沈老板家裏加班幫忙。
沈修珩是沈老板的寶貝小孫子,全市出名的學霸,智力超群,經常參加學科競賽。學校甚至以他的交卷時間,來評估考試的難易程度。
一到重要考試,沈老板就安排我爸爸專門接送,讓我媽準備營養餐。
麵對這樣的天才,爸媽偷偷記下他的學習方法,轉頭教給我。
比如:多聽英文歌來背單詞,早起刷題更有效率,夜間長跑有助於記憶力提升......
從小我就聽著沈修珩的名字,默默學他,一路高歌猛進到中考前夕,模擬成績突遭滑鐵盧。
那年他22歲,決定放棄商科,準備留學荷蘭專攻建築。
眼瞅著學霸出國,無處偷師,爸爸把心一橫,帶著我一起請他吃飯,問他如何能考試逆襲?
沈修珩戴著金絲眼鏡,內斂俊秀,客氣地喊爸爸“薑叔”,聽了我磕磕巴巴的備考經曆後,他送我厚厚一遝的習題冊,貼心排好順序。
“最後衝刺,別想著新題型。夯實基礎,萬變不離其中。”
我全程雞啄米地點頭:“好的,沈老師。”
最後三個月,爭分奪秒地完成沈修珩布置的複習任務後,我拿到中考的全市第一。
一下子逆襲過頭,我甚至上了當地教育新聞的頭條。
隨後,沈修珩都打來電話恭喜。
爸爸媽媽揚眉吐氣。
事情被沈老板知道,特意介紹我認識趙晨。
趙晨是沈修珩的小輩親戚。
初見時,他捧著籃球,大汗淋漓:“你就是被沈修珩誇上天的小苒啊!”
趙媽媽笑罵他沒大沒小,要喊小舅舅。
高中三年,我被全市第一的名頭裹挾,時時刻刻捧著書。
趙晨算不上愛學習,更熱衷於戶外運動,揮灑汗水,這點恣意讓我羨慕,想靠近。
偶爾一次他問我:“一直這麼學,不累嗎?”
我搜腸刮肚,說想考入沈修珩的大學,那裏看著很厲害。
之所以那麼回答,一來是想提一提沈修珩,能和趙晨多點共同語言;二來,我確實佩服沈修珩,一直拿他做榜樣呢。
書桌的墊板下,還寫著他的語錄,提醒自己戒驕戒躁,不要好高騖遠。
【沈老師:夯實基礎,萬變不離其中!】
趙晨嘲笑我,是被沈修珩的學霸光芒閃瞎眼,沒看到他半途而廢,放著好好的商科不學,非得去荷蘭學建築。難不成我也要跟著去荷蘭?
當時,我有些氣結,覺得他多少對沈修珩有些不尊重,脫口而出:“荷蘭商科不厲害嗎?有本事,我們也去荷蘭!敢不敢?”
但也隻是氣話。
留學那麼奢侈,怎麼可能?
沒想到,家長會後,趙媽媽找到我們家,說想簽個定向培養的協議:如果我能帶著趙晨學商科,學費由趙家承擔。條件是,畢業後,在趙家公司工作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