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沈府,江沅一頭紮進擷秀苑,一下午都沒有離開房間。
那盜匪窮凶極惡,身負兩條人命。
想起程端的話,她慢慢蹙緊眉頭。
“小姐,”禾芳小心翼翼提醒一句:“糖水都涼了。要不我端去東廚熱熱?”
江沅這才回過神來,把捏了半天的湯匙重又放回湯盅。
“好。”她的麵色有些蒼白。
禾芳看了一眼,欲言又止,默默端著湯盅出了房。
屋中恢複了寂靜。
江沅又呆坐一會兒,起身離開了房間。
院角的桂花樹上,金黃色的桂花一團團一簇簇開的繁茂。清風一過,陣陣花香撲麵而來。
她原想的還是太簡單了。
程端送她回來的路上,話裏話外意有所指。
她跟這事脫不了關係。
若她現在離開沈府一走了之,大抵所有嫌疑都落在她身上,更不用說現在還多了兩條人命。
她這廂在院中悶悶不樂走著,不期迎麵正碰上沈良玉。
“有心事?”沈良玉看了她一眼,頓住腳步。
“你怎麼知道?”話一出口,江沅立刻後悔了。
這不是等於承認了嗎?
她垂下頭,有些懊惱地將腳下石子一腳踢開。
“有心事不妨說來聽聽,或許我能幫上忙也說不定。”
少年隨手拂掉落在她發間的碎花。
天色漸晚,延英殿中燃起明亮的燭火。
“言卿覺得如何?”
年輕的天子負手立在窗畔,身形雖是單薄,但骨子裏透出的矜貴威嚴,卻無形中令人敬畏。
登基不過一年餘,已然大不一樣了。
程端看了那背影一眼,垂首恭立,沉默不語。
駱韶衡轉過身來,目光灼灼:“或是說......言卿覺得這般不妥?”
“並不是。”程端思忖再三,方才開口:“隻是此事非同小可。”
“這朕知道。”駱韶衡的眼神明亮起來:“但此事,當是已經沒有別的選擇。”
削藩一事,從先皇還在世時,朝中便有人議及。
誰都清楚,若不將幾個藩王手中的兵權和封地收回來,遲早會養虎為患,危及到帝位的穩定。人所共知的事情,居於高位之人又豈能不明白。
可正是因為太明白了,所以才遲遲無法動手。
大梁的藩王,皆為皇室宗親。
封藩於大梁而言,曾經是穩固王朝的重要舉措。太祖皇帝開朝伊始,不但大梁內部時局不穩,毗鄰諸國亦對新朝虎視眈眈。
彼時,設立藩王不但能夠扶持駱氏宗室,還能夠確保封藩之地一方太平。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血濃於水,信誰都不如信自己的至親之人。
封藩之初,事情也確實如料想般那樣,大梁的政局得以迅速穩定下來。但隨著時局的穩定,藩王手中的兵權卻成了天子的一塊心病。
先皇在時,已經有了削藩的想法,隻是那時候西戎戰事方熾,無有餘力顧及此事。
眼下,西戎已定,這塊心病......自是不會任由其發展下去。
程端不動聲色地看看駱韶衡。年輕的天子顯然是被自己的想法所激動鼓舞,臉頰都微微泛起紅光。
可這削藩......
談何容易?
吃到嘴裏的肉,不是那麼容易吐出來的。
縱觀前朝各代,也不是沒有過類似的事情。
結果麼......
“藩王擁兵自重,遲早必成大患。”駱韶衡攥緊雙手:“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皇上既然決心已下,臣自當竭盡所能為主分憂。”程端眸色暗了暗。
大梁時局,恐是又要好一番動蕩了。
駱韶衡一口氣將心中的話說出,顯然心情不錯。之前他已然私下找過朝中幾位信得過的重臣,隱晦地探過他們的口風。
但他從未在別人麵前痛痛快快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在年輕帝王的心中,程端......終究是不一樣的。
駱韶衡長舒一口氣,口吻轉而輕快起來:“聽說今日你遇見雲寧了?”
......
延英殿外,程端穿過甬道,慢條斯理朝宮門走去。
秋風漸起,一路燈盞搖曳,將他的影子扯的明明滅滅。
路過育華殿時,腳步戛然而止。
皇城中的宮殿,唯有這處沒有點燈。
程端頓住腳步,往那黑黢黢的殿中看了好一會兒,邁步慢慢走上台階......
“喂,幹什麼的?”
兩個巡值太監掌著燈籠,隱隱約約看見育華殿門口有人影。走在最前麵的小太監快步上前,大聲問了句。
走在後麵的老太監眼尖,趕忙使勁拽了拽小太監的袖籠,離著老遠便弓身行禮:“程大人。”
程端慢慢轉身,他麵無表情,一雙狐狸眼淬著燈籠的微光,在暗夜中閃閃發亮。
直到人走出老遠,垂首弓背的兩人方才鬆了一口氣,抬起頭來。
“程大人也不過是個郎官。”小太監低聲嘟囔一句。他進宮時間不長,但已經能夠記得常出入宮中這些個官吏的樣貌和品階。
區區一個郎官,宮中眾人見了,卻是比見了當朝一品還要恭敬畏懼幾分。
“你懂什麼。”老太監瞪他一眼。
隻是個郎官是真,但他在皇帝心中的位置,怕是少有人能及。
“跟我說說唄。”小太監把腦袋湊過來。
“你聽好了。程大人的先妣,原是當今聖上的乳母。”
小太監恍然大悟,一個勁兒地點頭。
“還不止這層關係。”饒是目之所及並沒有旁人,老太監仍是壓低了聲音:“十年前,育英殿起了一場大火......”
......
“原來是這樣啊。”江沅眨眨眼睛,努力消化方才聽到的信息。
她以往日日在江湖行走,對於朝堂上的人和事自是一無所知。沈良玉盡量用最簡單的話同她解釋。
難怪那人出入府衙,就跟在自己家後院溜達似的。
還有今日那個恨不得用眼神在她身上戳兩個洞的姑娘,駱雲寧,原來是敬王府的郡主,皇上的堂妹。
江沅歪著頭想了想,終於厘清了這層關係。
“別去招惹言卿,”沈良玉一麵說,一麵拿過桌角上的信箋,小心撕開封口:“被他盯上,不是什麼好事。”
是她招惹那人的嗎?是那人自己貼上來的好不好!
江沅皺起眉頭,苦著一張小臉。
沈良玉瞥她一眼,輕輕笑笑,轉而展開信箋。
信是從喆州來的。爹娘一切安好,宛曈能回來,他們自是欣喜若狂,隻是喆州還有公事牽絆,兩人一時回不來。
信中千叮嚀萬囑咐,宛曈流落在外多年,想是吃了不少苦的。他一定要好好對待這個妹妹,莫要讓她受了委屈。
這事,他們是不必擔心的。他當然會盡心對待宛曈。這些日來,他已然習慣了沈宛曈的存在,有了這個妹妹,感覺似乎......還不錯。
沈良玉輕輕彎起唇角,接著往下看信。
“信上寫了些什麼?”江沅見沈良玉看著看著忽然蹙起眉頭,忍不住問。
“沒什麼。”沈良玉匆匆將信折起。
他愈是這樣,江沅的好奇心愈盛。
信上一定是寫了什麼特別的事情。沈良玉父母的來信,不就是家書嗎?她現在是沈宛曈,那這家書,也有她一份不是?
“給我看看。”她理直氣壯地伸手去拿。
“不給。”沈良玉一撤手,讓她撲了個空。
“給我!”
“不行。”
信箋從她頭頂上飛過,自沈良玉的左手到了他的右手。
“好你個沈良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