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大人物對於這樣的神靈非常不屑一顧,甚至覺得不配稱之為神靈。
但總歸是一條出路。
當然,我們現在所講的德爾文家的半神,全名太長,我們姑且稱呼他為科雷。
科雷如今有三百多歲,是親眼見證過那個人成神的。
也因為這樣,科雷更加有野心,覺得自己會是下一個加冕的人神。
他選擇了齊頭並進。
一邊閉關修煉,希望可以突破半神的門檻;
一邊扶植起自己的家族——德爾文家族。
四處為他宣傳。兩百多年以來,他一邊閉關苦修,一邊默默吸收德爾文家族奉獻的信仰。
但是距離他的目標還是很遙遠,沉沒成本讓科雷無法放棄。
作為想要靠信仰成神的每一個人,都能感知到自己設立的,目標神位的進度條。
心裏會有一種模糊的預感能夠使他們清楚的知道這個界限。
信徒的情緒就像是水一樣積累在自己體內,被一點點積蓄,自己就像是一個瓶子,等待著打破瓶子的那天——
成神的日子。
而科雷的“瓶子”,過了兩百多年,才堪堪走過五分之一多一點。
除了一開始的一百年裏,因為無信仰的人很多,隨隨便便宣傳就能斬獲很多貧民,信仰值漲的很快。
但是如今的進度卻緩慢到讓人絕望,每一點‘水滴’都像是擠牙膏。
除了因為大家的競爭都很激烈。
還有那些平民各個都是無用的家夥,哪怕他們怎麼努力,這些人供給的信仰也隻有這麼一點點。
好像是一群壞掉的人偶,麻木而無動於衷。
老祖宗不高興了,身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還等著老祖宗成神之後作為雞犬一起升天的伯爵,自然也得出一份力。
既然外麵的平民不行,那麼身為德爾文家族,老祖宗一手扶植起來的血脈,總可以了吧?
濃鬱的血親一定能提供更加純粹的信仰!
於是在本次的祈禱日,伯爵花了錢還托了關係,直接請來了著名的阿德發大師。
據說這位大師所譜寫的舞台劇,情緒之充沛,曾經在一次廣場的演講中,令廣場的結晶當場集滿十個!
這代表他至少獲得了在場上千位貧民的真心共鳴!
正是這場演講使他一躍從一個平平無奇的平民變成了上層人士也需要尊重的施道者。
當然,原主知道的肯定沒有這麼多。
她每次祈禱的時候都要很用心,才能收獲一點點的信仰結晶。
而她的那些姐妹們,通常一個人就能充滿好幾個結晶,這令原主偶爾也會有點沮喪,難道超凡者和普通人之間的差距也有這麼大麼?
祝舟一邊翻看著記憶,一邊聽著演講。
是的,
在她眼裏看來,這與其說是舞台劇,不如說是換了個地方的演講。
雖然這位大師的用詞之華美,煽動力堪比“我有一個夢”異世界版,但是誰讓祝舟是準備看舞台劇啊!
是那種幾個人一起,演繹一場或淒美或感動故事的舞台劇啊!
誰會看著一個人站在台上一通巴拉巴拉講一個人的光輝曆史而感動啊!
更不用說,因為需要不斷讚美這位老祖宗,所以帶有很強的目的性,讓祝舟覺得這場演講失去了感染力,太過功利了。
她現在隻有滿腔的吐槽欲,一點虔誠的信仰都沒有。
就在祝舟吐槽的時候,她沒有發現,自己座位上收集信仰的結晶在飛快的上漲。
隨著她在心底的吐槽,情緒激烈波動之下,這結晶凝聚速度肉眼可見的漲了一小節。
所以,
大師在台上激情演講,
她就在台下激情吐槽。
當然,是在心底。
畢竟她如今一窮二白,還靠著伯爵府養活不說,自己的封地也沒有拿到手,祝舟不像原主一樣不顧後果,至少麵上她還裝的乖乖的。
時不時的點點頭,擦擦眼角根本沒有的淚水。
拿出了自己前世在公司開會時的摸魚水平。
情感之充沛,表演之真實。
就連旁邊的幾個女孩都有些側目,用半信半疑的目光打量著祝舟。
這個家夥,之前每次來都不情不願的樣子,怎麼這次這麼感動?
難道這個阿德發大師講的真的很好麼?
幾個女孩兒對視一眼,心裏頓時產生了危機感。
不能被祝舟給比下去了!連個馬上就要被流放的人都這麼虔誠,那麼她們還一點都不用心的話,肯定會給伯爵留下不好的印象。
於是旁邊的幾個人,也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其中一個女孩眼眶微紅,拿出一張精致的手帕擦了擦眼角,像是一副感動到無法言語的程度,嘴唇微微顫動,座位上的晶石很慢的漲了一點點。
旁邊的女孩也緊緊的握住雙手,眼神晶亮的看著台上的大師,仿佛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晶石一點沒漲。
偶然一眼看過來的祝舟:“?”
不是,這個世界的人沒有看過什麼正兒八經的舞台劇麼?
這麼感動?像是喝了心靈雞湯一樣。
祝舟吐槽。
但是因為原主也不怎關注這些藝術,無論是舞台劇,還是戲曲,還是詩歌,遊戲之類的。
她的眼裏隻有那個渣男:)
簡直是戀愛腦中的戀愛腦,祝舟覺得她可以去和王寶釧PK一下誰更戀愛腦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