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周郎存心要降服葉飄零四人,因此逼近城池,圍而不攻,每日隻是前來城下喊話攻心,城中之兵原本士氣不足,被周郎一說,紛紛倒戈而去。葉飄零數次出城挑戰,程普周瑜一概不應,正在城中憂悶,忽報長沙兵盡拔營寨而退。城外響聲動天,葉飄零等不知發生了何事,登上城頭,但見敵營中兵馬一隊隊次第而出,秩序井然,毫不慌亂。當先一將,白馬金盔,正是周郎。葉飄零讚道:“進則迅猛,退則從容,周郎真天下奇才也。”料不到三國之才如此難勝,江陵一座孤城,兵微將寡,何日能得天下?慕容秋水望著周郎年不過二十,卻如此氣概,心下驚歎不已。
旁邊惱起安寧,暴跳道:“飄零,我這便下城,單槍匹馬,殺他個落花流水!”葉飄零轉頭看著他,心下暗歎:“安寧雖然魯莽,卻也知道城中之兵,不堪一戰了!莫非這三國九就這麼玩不下去了?”他還要試試周郎到底有多少才華,當即頷首應允道:“你我同去衝陣。”
於是葉安兩騎一挺長槍,一舞蛇矛,大喝一聲,直往周瑜軍中衝去。周郎毫不理會,待兩騎衝到約距一箭之地,兩邊梆子亂響,各出一彪軍馬,萬箭齊發。葉飄零叫道:“不好,安寧速回!”掉轉馬頭。安寧卻冒著箭雨,直取周郎。右邊殺出黃蓋,揮鞭敵住。兩邊軍士一齊擁上,隻是亂砍。
葉飄零大急,正思忖解救安寧之策,忽聞旁邊馬蹄聲響,慕容秋水抖擻精神,勇氣百倍,直衝入陣,長沙軍士,波開浪裂,亮銀槍起處,黃蓋落馬。周郎急令牙將去救,口中歎道:“好一員勇將!”凝目望向慕容秋水,果然英姿颯爽,女中巾幗,雖未知是否後無來者,卻已是前無古人。慕容秋水一笑,與安寧突圍出陣回城。
清兒在城頭挽兩張雕弓,一箭射去,長沙軍大旗應聲而倒。周郎神色一變,與程普道:“孫太守既然有命,還是急速退去吧!”程普點頭,長沙軍擺成陣勢,徐徐退走。
三騎回城。清兒說道:“秋水姊姊,衝陣非你所長,今日怎地如此魯莽,搶在我先出馬?倘若你有了損傷,飄零不能理事,我們如何了結此局?”慕容秋水想起來也感後怕,強自說道:“清兒放心,我不是好端端回來了麼?”葉飄零道:“下次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可擅自衝陣!”安寧三人見他這次說話相當嚴肅,不敢玩笑,躬身領命。
四人轉回大堂。江陵百姓見敵兵終於退去,民心大振,都載歌載舞,大呼“葉大人聖明神武”不已。葉飄零深感愧疚,歎道:“為此戰陣,折了我多少兒郎!”當下四人先去慰問傷兵,安撫軍士,這才回到大堂來。
葉飄零道:“安寧、秋水、清兒,剛才路上我想了許久,總想不通為何對方兵士齊整,我軍卻不堪一戰。想來要治三國還得以三國人為主,從此後我們要在江陵各處探訪奇才,我也將在城中頒布求賢令三道,若得四方才士來歸,方可早成大事。”三人領命,於是在墾荒開田巡查商市之餘卻往各處城池鄉野探訪不止。
數日之間,探馬來報:“程普退兵,是因為曹操發檄文邀請天下諸侯於平原西五十裏處結盟共討董卓,孫堅因此召眾將回城商議。”葉飄零喜道:“董卓暴虐,神人共憤,我亦當往討之!況我等不經戰陣,終是上不了戰場,此去可多學用兵之法,汝等誰和我去?”
安寧三人齊聲道:“我願往。”葉飄零道:“安寧乃是軍中主將,當在此招兵買馬,以為後援。秋水長於落石守城,還是在此鎮守江陵為好。清兒與我各領一萬五千兵馬,進發平原如何?”安寧清兒都知道葉飄零愛惜慕容秋水,總以為她如何柔弱不堪,不欲讓她多經戰陣,於是齊聲道:“如此最好。”
慕容秋水低頭道:“飄零,我......”
葉飄零這幾日深覺壓力太重,心下煩悶,見慕容秋水好似依依不舍,頓時高興起來,笑道:“秋水放心,我會很快回來的。”當下與清兒點起兵馬,不日便要出發。
忽報:“大堂外來了一人,要見將軍。”葉飄零便和三人快步迎出,但見一人:鬆顏柏骨,龍眼鶴鼻,衣衫襤褸,身材長大,鬆鬆垮垮站在堂前,見了三人也不為禮。葉飄零知是山林隱逸,便下拜道:“小子葉飄零,叩問高士大名。”
那人懶懶道:“姓簡,名雍,字憲和,聞將軍招納賢士,特來相投。”葉飄零知簡雍乃是劉備手下早期主要謀士,頗有辯才,當下喜道:“簡先生到此,江陵幸甚!”當下迎入大堂,酒飯茶水,極盡殷勤。葉飄零便封簡雍為留府長史,統領江陵內政。自己和清兒點起兵馬要行,隻對安寧道:“秋水便交給你照顧了。我這一去,多則半年,少則兩月便回。清兒我也會好生看顧。你和秋水多招賢士,以圖荊南武陵、零陵、桂陽三郡,這目前都是空城,無人主管,汝待人手夠時,便去取之,留秋水鎮守江陵便可。”安寧領命。
於是葉飄零與清兒領三萬兵馬北上,曉行夜宿,非止一日,來到會盟之處,原來袁紹恐人手過雜,因此立下盟歸,諸侯兵馬逾萬者方可入帳。葉飄零陡然想起平原相劉備雖然武有關張,兵士卻微,若不能入帳會盟,卻由誰來斬華雄,戰呂布?莫非應在我與清兒身上。一想起呂布那日神威,便覺得心中緊緊揪了起來。
當下葉飄零對清兒道:“清兒你在此駐紮,諸侯人手混雜,你不必出帳,多生事端。我領一萬兵去結納劉關張,以為援助。”於是辭了清兒,往平原而來。
見到劉備,深深下拜道:“聞劉使君勤政愛民,昔日力破黃巾,天下揚名,小子不勝景仰。”劉備忙還禮道:“使君之稱,焉敢妄當!吾亦曾聞將軍治下,江陵百姓盡皆歡悅,將軍力戰孫文台,足見高才,備常歎羨不盡。”葉飄零方想起此時劉備不過是平原相來,啞然失笑,當下與劉備共同進入內堂。
葉飄零以言挑道:“將軍素有報國之誌,眼見董卓弄權禍國,為何不前去會盟,卻在此觀望不前,此非英雄所為也。”劉備道:“備身價低微,兵微將寡,於董賊弄權,肝膽俱裂,但恨心有餘而力不足也。”葉飄零望著他身後兩員大將道:“聞令弟關張,當世之虎將也。何不請來一見。”
劉備指著身後道:“此即吾弟也。”葉飄零連忙拜倒:“得見兩位將軍,平生之幸也!”關張還禮道:“將軍過譽了。”各伸一手去扶。葉飄零一掙,三人一齊用力,一時之間難分高下,同時哈哈大笑,堂上氣氛,同時寬鬆不少。
葉飄零道:“吾聞‘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果然名不虛傳。”關羽道:“吾等皆乃無名小卒,何來此語,將軍見笑了。”葉飄零道:“身負如此武藝,亂世之中,焉無出頭之日?袁本初愧為盟主,徒以兵量,不識英雄,可發一笑也。玄德公,吾願借公一萬兵馬,共同會盟討賊。他日玄德公成了大事,還望能對小子多多指點。”
劉關張對望一眼,張飛道:“你這人倒是條好漢,知道我大哥雖然窮困,卻不可小視的。”瞧來他已受過袁紹之氣了。劉備道:“將軍好意,劉備心領。隻是大禮不敢妄受。”
葉飄零道:“皆為漢室,何分彼此?就這麼定了,請劉公同往會盟,共討董賊!”劉備見他如此,不好退卻,雖然暗自提防,口中卻道:“將軍厚意,備感激不盡。”受了兵馬,同投大帳。這正是:不是後生多義氣,將軍焉得展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