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公主也是不懂梁祝出版成書籍到底賺不賺錢,不過按照皇孫的說法應該很賺錢吧。
福清長於宮裏,對外麵接觸的也不多,所以不知道說些什麼。
反倒是韓氏接話說道:“陛下,據奴家所知皇孫這些曲目應該是賺錢的,倘若是刊印成冊,那些書生呀,勳貴府上的婦人們呀等等都會喜歡的。當然各大酒樓,茶廝等肯定會將故事搬上舞台,以劇目形式進行演繹那就更賺錢了。”
朱元璋又問道:“有多麼賺錢?”
韓氏輕聲說道:“若是梁祝的故事廣受歡迎的話,自會有人將其搬上舞台,到時候各個戲院就會被那些勳貴呀,大戶人家呀請到家裏去表演,估摸著一場表演最少幾百兩以上。”
朱元璋沉思片刻,喃喃自語道:“照你的意思,咱皇孫寫出來的曲目很賺錢,但是刊印成冊的話,錢就會讓那些酒樓等賺走了?那些酒樓也會趁機將其搬上舞台,用來賺更多的錢?”
韓氏點頭說道:“是這樣的,畢竟皇孫僅僅隻是將故事刊印成冊,最開始的話,肯定會有人買,但是等到各大酒樓將劇目搬上舞台以後,估摸著買書的人就少了,而看戲的人就很多了。”
聽的韓氏這樣的話,朱元璋惱怒道:“他N的,難道咱皇孫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故事,要便宜了那些奸商嗎?”
韓氏又說道:“倘若是不想讓那些商人賺錢,奴家倒是有個法子。”
朱元璋問道:“什麼法子?你快說。”
韓氏一字一句說道:“陛下可讓教坊司成立一隻巡演隊,到時候可在京師或者其他地方進行演出,到時候收取門票也就是了。”
聽的韓氏這番話,朱元璋問道:“你如何得知這些的?”
韓氏輕輕一笑說道:“陛下應該清楚,奴家是高麗王送到大明的。前朝時,高麗曆代大王都會送些女人到中原,奴家祖上也有女人送到了元廷後宮,這些事情也是祖上一輩又一輩傳下來的,再者,奴家來到中原也聽說過這些事情,所以也不足為奇了,不信的話,陛下可隨意打聽一番也就清楚了。”
朱元璋為生活所迫,出家為僧,去有錢人家化緣的時候,也見過一群人在舞台上表演的情景,而那些有錢人則坐在下麵妻妾環繞,美味佳肴樂不亦乎。
那個時候朱元璋就想著,假如自己能過上這樣的生活那該多好。
妻妾環繞,子孫滿堂,而現在自己兒子,孫子一大堆,但卻沒有去過這種生活的勇氣了,畢竟大明百姓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思慮良久以後,朱元璋沉聲說道:“劇本是咱大孫弄出來的,總不能讓大孫去教坊司那種地方吧。”
朱元璋想了想說道:“咱覺得,可以讓寧國負責籌劃劇目這一件事情。”
寧國公主乃是朱元璋的長女,嫁給了汝南侯的侄子梅殷,梅殷其人天性恭謹,精通經史,能騎馬射箭,在諸多駙馬之中,朱元璋由愛梅殷。
韓氏輕輕點頭說道:“寧國公主待在家裏也無事可做,排練劇目也是可以的。”
朱元璋細細想了想說道:“寧國公主夫妻兩人待在山東,這次既然要讓她主導這件事情,那就要把駙馬召回京師了。”
朱元璋話落下以後,福清公主終於寫完了,揉了揉酸痛的手臂說道:“爹,人家也想去看那劇目的編排。”
朱元璋撫摸著含山的秀發說道:“朕同意了。”
福清一蹦一跳地笑道:“太好了,太好了,以後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名滿天下的時候,我就出名了,耶......”
看著福清興高采烈的樣子,朱元璋同樣是眉飛色舞,欣喜不已。
翌日,處置蝗災的各種措施,經太子朱標之手向著各地傳了下去。
山西和河南各縣開始收購百姓手中的雞鴨鵝,剛開始百姓還舍不得賣掉自家的雞鴨鵝,但聽說是官府用來滅蝗蟲,救濟直隸百姓,立馬就同意了。
甚至有些百姓不要錢,隻為做個好事情。
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有了一個百姓不要錢,其餘的百姓得知以後紛紛表示不要錢。
但是官府可不敢做主,倘若是十數個雞鴨鵝,那不值多少錢,可若是雞鴨鵝數量過多,自然要給百姓錢。
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朱元璋耳邊,朱元璋那也是感動不已,不斷的說那些百姓是良善之家等等之類的話。
躺在榻上的朱雄英,今天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終於說完了。
正準備修改福清公主和壽春公主昨日預錄的故事時,隻見兩人眼角有淚水溢出,且一副沉默寡言的樣子。
:“兩位姑姑這是怎麼了?”朱雄英不解地問道。
:“還不是你的故事鬧的,你說祝英台的母親就那般不講情理嗎?非要讓情投意合的兩人分開。”福清公主問道。
朱雄英歎了一口氣說道:“自古以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是難以更改的,不過兩位姑姑請放心,倘若你們有心意的男子,我一定告知皇爺爺,他不同意我就鬧。”
聽的朱雄英這樣的話,福清笑嘻嘻的說道:“這還差不多。”
看著壽春公主依舊心神不寧的樣子,朱雄英輕聲說道:“我忽有靈犀,不如彈奏一首曲子給你們聽如何?”
:“你竟然會彈奏曲子?”壽春公主問道。
:“君子六藝,作為皇孫我可是樣樣精通的,隻不過平常不顯山露水而已,就連皇爺爺,皇奶奶,我爹他們都不知道。”朱雄英驕傲地說道。
隨著朱雄英的話落下以後,馬皇後忽然走來,含笑道:“沒想到俺大孫還藏拙了,這下俺要聽聽咱大孫奏曲了。”
朱雄英咧嘴一笑說道:“奶奶見諒,平日裏不是沒機會嘛,也隻是見過那些娘娘們奏曲,見多了我也就會了,沒人時自己彈奏過,慢慢也就熟悉了。”
朱雄英自圓其說,當然不會告訴馬皇後彈奏曲子這種事情,自己前世就會,而且還是極其精通那一種。
區區一首梁祝,那可是朱雄英的最愛之一,前世獨自一人時,朱雄英常常一人彈奏這首曲子,當然也少不了彈奏其他一些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