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那頭潘婉似乎在江遠懷裏,兩人膩歪的聲音隔著網線都惡心到我。
掛完電話,我刷到江遠的朋友圈。
“老朋友相聚,溫柔的人一如既往溫柔。”
配圖是潘婉一身病號服躺在病床上,清純的麵容有一種別樣的美感。
兒子江軒和潘靈靈一左一右,一個喂水,一個剝水果,十分殷勤。
好一副家庭和諧的景象。
下麵評論區有人詢問,江遠回了個歎氣jpg.表情。
“我帶兒子在外放鬆,剛好遇見潘婉,安清可能誤會了什麼,發脾氣把人家弄傷了。我實在過意不去,就跟來醫院了。”
評論區一片同情,說我是母老虎,兒子還點了讚。
諷刺的是,這條朋友圈,江遠屏蔽了我的大號,卻忘記他還加了我的小號。
我一言不發把牆上掛的全家福拆下來,慢慢對折,撕碎。
沒關係。
沒關係的,安清。
人生不止有老公和孩子。
老天給我機會重來一次,不是為了讓我沉溺於這些不值得的可笑感情。
前世那場讓我全身骨折的連環車禍,這一次,我要盡全力阻止。
不止為了我自己。
還為了在那場車禍中喪命的三十七個人。
三十七個家庭。
距離車禍發生還有兩個月。
這兩個月我主動要求公司加派任務,沒踏進那個家半步。
但我幾乎每天都能刷到江遠或者兒子的朋友圈。
沒了我的管教,父子兩人為了支持“努力靠自己”的潘婉和潘靈靈,在酒吧豪擲二十幾萬。
視頻裏酒吧彩色燈光閃爍,音樂震耳欲聾。
最顯眼的是麵前堆著成箱的酒瓶。
父子兩人每天都喝的醉醺醺,手裏夾著香煙,煙霧繚繞。
活脫脫一副二流子模樣。
哦,用兒子的話來說,那叫我永遠不會懂的“酷”,也是“自由”。
嗯,我確實不太懂。
逃學,曠工,抽煙,喝酒,蹦迪,搖骰子。
這就叫“酷”嗎?
這就是“自由”嗎?
如果這叫酷,那其他那些坐在教室裏早六晚十,付出百倍千倍努力的學生們,該怎麼定義他們呢?
如果這是自由,那其他那些每天按時工作養家糊口的人為什麼不選擇“自由”?
人生,本來就沒有那麼多自由。
該好好學習的就應該好好學習。
該好好工作的就應該好好工作。
自由是相對的。
父子兩人之所以能肆無忌憚享受那所謂的“自由”,還不是因為他們在花我的錢。
江遠的工作錢少事多離家遠,一年到頭隻能掙個七八萬。
我早勸他辭職,他不肯,說那是他男人的尊嚴。
可他從不說他每年的花銷總計高達二三十萬。
想到這裏,我再次慶幸,當初結婚時父母讓簽了婚前協議以及出軌離婚淨身出戶的協議。
當初還覺得有些愧疚。
現在看來真是個明智的決定。
之所以一直拖到現在還沒離婚,是因為我在找江遠的私房錢。
江遠心知肚明一旦離婚會淨身出戶,這些年藏了不少私房錢,估計有個三五百萬。
從前我不在乎。
現在,不行。
我的錢,他一分也別想帶走。
不過我還沒找到江遠的私房錢,前世連環車禍的日子就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