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忽然表情恭敬,以師禮請教方飛。
方飛不明所以,打趣道:“賈詡,搞得這麼嚴肅幹嘛?有何疑惑,但說無妨!”
“將軍,你是如何做到隨身攜帶三萬虎豹營,某慚愧,一路下來竟一無所知!”
原本以為賈詡有什麼疑惑,沒想到是對於忽然出現的虎豹營耿耿於懷。
不過,這事當然不能直接跟賈詡名言。
聞言,方飛佯怒道:“賈詡,你這兵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某生性駑鈍,還請將軍名言!”
賈詡雖然恭敬,但是臉上卻帶著一絲不服。
方飛笑道:“有而示之無,無而示之有,虛虛實實,方為用兵之道!”
明明什麼也沒解釋,賈詡卻宛如醍醐灌頂一般,連聲讚歎:“將軍用兵如神,實乃古今第一人,某歎服!”
“古之孫武,漢之韓信,用兵莫過於此......”
一番馬屁下來,將前人悉數貶低,賈詡對於虎豹營之事便不再過問。
方飛在心裏感歎:“我才不知道什麼用兵,不過我有係統......”
沒想到賈詡竟然就這麼被忽悠了過去,方飛暗自慶幸自己粗淺地看過孫子兵法。
對於其中幾句耳熟能詳的還是有些記憶。
“將軍用兵真是前無古人,某觀察了半日,竟全然不見身旁有大軍跟隨,真是羞愧無地!”
方飛實在是再懶得跟他磨嘰,要是被賈詡這麼刨根問底下去。
指不定自己這點小秘密全都被他給套出來了。
於是不再搭理賈詡,策馬向前,揚長而去。
一路疾馳,一日後行至一河邊。
河麵寬闊,波光粼粼,蔚為壯觀。
時至晌午,兩人下馬修整。
“將軍,此乃易河,渡河半日之後一路向東,便可進入抵達還薊,公孫瓚此時正屯兵還薊,於右北平郡修整。”
“易河?莫不是燕地易河?”方飛疑惑道。
“正是!河往北三十裏便是易縣。”
易縣?
聽到這個詞,方飛不由得大喜。
曆史上,公孫瓚便是疲於應付袁紹還有幽州太守劉度餘部以及鮮卑各族的侵擾。
最後聽信童謠,在易縣挖溝築樓,形似山丘,古時候稱山丘為京,所以又稱易京。
公孫瓚最後便是死在了這裏。
由於自己的到來,曆史已經發生了改變,不過算算時間公孫瓚遷入易縣就在這兩年了。
不知道如果此時傳出童謠,公孫瓚是否會提前遷過來。
此地雖然有易水天塹,但是確是一處孤地。
公孫瓚便是在此地之後與將士們離心離德,最重人心盡失,為袁紹所殺。
原本想著利用係統提供的S級苗疆蠱毒殺了公孫瓚,可是那樣肯定會引來公孫瓚餘部的反抗。
雖說公孫瓚大敗,但是手下尚有大軍十數萬,加上烏桓各族。
要是貿然殺了公孫瓚,就算有虎豹營在手,恐怕也要經過一番血戰。
況且一旦被袁紹得知公孫瓚身死,必定兵發幽州。
到時候可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了,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方飛才不願意做。
而且想要平定幽州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打定主意之後,方飛便起身北望道:“賈詡,去易縣看看。”
賈詡不解,疑惑道:“將軍,我們進入易縣幹嘛?”
方飛嘴角勾勒一抹笑容:“這是我為公孫伯圭選擇的墳墓,提前去看看不行麼?”
“墳墓?”賈詡有些摸不著頭腦,見方飛想去易縣便為方飛充當向導,開始對易縣的曆史侃侃而談。
易縣水土豐饒,物阜民豐,乃幽州境內有名的糧倉,來往販夫走卒絡繹不絕。
方飛、賈詡二人渡河進入易縣之後便在縣城中找了一間客棧休息。
是夜,方飛喚來賈詡道:“賈詡,明日去街上令孩童傳唱歌謠。”
“哦?是何歌謠?”賈詡好奇道。
“你自行斟酌,但是我希望這童謠能夠傳到公孫伯圭的耳中。”
“難不成將軍想讓公孫伯圭遷軍至此處?”
“正是如此!”
聯想到方飛之前所說“墳墓”一事,賈詡頓時恍然大悟:“將軍放心,某定不負將軍之托!”
翌日清晨,方飛還在熟睡之中。
房門外便傳來了敲門聲,推門一看,正是風塵仆仆的賈詡。
賈詡臉上還帶著一絲笑容,整個人如沐春風。
“我說賈詡,這大清早的,你還讓不讓人睡覺了?”方飛揉了揉睡眼,抱怨道。
話音剛落,賈詡臉上笑容瞬間凝固,伏地乞罪道:“驚擾將軍休息,某有大罪!”
“算了算了,起來吧,現在幾點了?”
方飛隨口一問,賈詡卻宛如丈二的和尚,一臉茫然。
見賈詡一臉懵逼,方飛才知道自己一下忘情,古人對於時間觀念隻停留在時辰上。
咳嗽一聲緩解尷尬,方飛複又問道:“現在是何時辰?”
“巳時,將軍童謠我已令孩童傳唱,而且我今天在城中打聽得知了一個重要消息!”
賈詡滿臉興奮,隨後又四周瞧了一下便快速進入房間關上房門小聲說道:“烏桓校尉閻柔引兵數萬,於漁陽大破鄒丹,又打出為劉虞報仇的旗號,準備聯合鮮於卑攻打公孫瓚!”
“你是從何而知的?”方飛好奇道。
“某今日見一商賈在城中大肆購糧,兩旁軍士隨側,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商賈是李栘子。”
“這李栘子正是公孫瓚的結拜兄弟,排名第三,來此正是為了征收軍糧。”
“易縣中百姓無不對其咬牙切齒,恨不得生啖其肉!”
“公孫瓚用人如此,料想身亡之日不遠矣,今日童謠定可傳入公孫瓚的耳中。”
原來賈詡已經做好了一切,又細問了賈詡童謠之事。
聽後,方飛大為滿意。
用過午飯之後兩人便動身前往還薊。
公孫瓚聽聞方飛攜賈詡而來,率軍出城夾道相迎。
一路上,城中商賈往來絡繹不絕,公孫瓚與眾人相似而笑,互相招呼。
卻對那些衣著光鮮的世家子弟不予理睬。
“賢侄,吾城中商業繁榮否?”公孫瓚拉著方飛的手誌得意滿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