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麼......”
朱瑜穿越前倒是見過書本上的田黃石。
畢竟有段時間很熱衷這種石頭的收藏,他在那段時間看過不少收藏的書本。
所以,對這些石頭古玩知道的不少。
但是這種‘見過’可沒法解釋。
朱瑜搖了搖頭,為難道。
“元老,恐怕要讓您失望了。”
“我也記不清了,可能是在夢裏看到的吧。”
朱元璋卻沒有因此失望。
“竟是在夢裏?”
“那,孩子,你還在夢裏見過別的事情嗎?”
“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其他親人?”
朱瑜這哪敢答,也搖了搖頭。
“沒印象了。”
“我在大明的記憶,都是在馬家莊留下的!”
馬東喜聽到朱瑜這話,感動的摸了摸眼角。
朱瑜雖然不姓馬,但依舊很孝順,現在考上秀才也沒忘了他們,也不枉費他們養育他這麼多年。
朱元璋卻緊鎖眉頭,心裏一個猜測漸漸成型。
這孩子難道失憶了?
很有可能!
早就聽聞人在重病恢複之後,可能會忘記曾經的記憶。
這孩子可是連死都經曆過的人,很有可能因此失去了之前的記憶!
“孩子......”
“不管你有沒有過去的記憶,咱都要認你這個孫兒!”
“以後你再受委屈,隻要跟爺爺說,爺爺必定會為你討個公道!”
朱瑜被老人的真摯打動,感激的拜了拜。
“多謝元爺爺的好意!”
“但是,我自己也是大好男兒,自己有解決的能力。”
“我不認為,現在大明有什麼事是我沒辦法解決的!”
朱元璋並沒有因為朱瑜的狂妄惱怒,反而大笑著摸了摸朱瑜的腦袋。
“好好好!這話說得有氣勢!”
“咱的好孫兒隨隨便便就能考個秀才,確實沒什麼事能難倒你的!”
“哈哈!”
朱瑜聽到這話,臉不禁染上紅色。
不是因為不禁誇,而是因為他的秀才是作弊拿到的。
他穿越到大明沒有什麼逆天的係統啊金手指啊之類的,隻有一個隨機倉庫,給的還是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什麼拚夕夕九塊九包郵的垃圾袋,沒個屁用不說,要從倉庫拿出來還要十文錢!
用大明的彙率來算,一文錢相當於他穿越前的一塊錢。
不過偶爾還是有好東西掉落的。
上到機械產品、現代藥物,下到書本、種子甚至是小孩的鐵皮玩具。
雖然拿出來都需要給隨機倉庫交錢,但是好歹比垃圾袋有用!
想當初他就是憑借兩文錢從倉庫拿到的鐵皮玩具,從地主家的傻兒子那轉手賣了十兩銀子。
再用十兩銀子帶著馬家莊的老百姓去應天府擺攤。
用了八九年的時間,終於做成應天府第一的酒樓。
本以為是大展宏圖的開始,從商業開始製霸大明,隨後現實就給了他當頭一棒。
一個應天府的老爺,甚至不用他親自動手,隨便派了個無賴就讓他近十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被一個無賴算計的事情給他的刺激很大,也讓他如夢初醒。
不管現代還是古代,沒有地位是絕對不行的。
朱瑜毅然打算去考取功名!
要說為什麼他之前那麼多年不考,因為不會八股文。
好在隨機倉庫總算給了他個實用的東西,一本明朝曆代科舉考試八股文範例。
否則就是借他十個膽,他也不敢去參加大明的科舉考試。
大明的科舉考試,就算是想拿個秀才,也要有超乎尋常人的學識才行。
他那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文言文水平,過去也是給人當墊腳石的份兒。
但是有了隨機倉庫掉落的那本八股文範例就不一樣了!
把裏頭文章背下來,別說一個小秀才,就是會試會元、殿試狀元也不在話下!
畢竟這本八股文範例,可謂凝聚了大明百年間所有科舉考試的最優質資源。
能被選進裏麵的,大多出自曆屆狀元之手。
雖然眼下他對會元、狀元沒什麼興趣。
朱元璋確實是個好皇帝,但這個好是針對大明百姓的。
朱元璋對文武百官可稱不上好。
再說,按時間線來說,過幾年朱棣就要上位了,到時候不管是舍生取義還是投入朱棣麾下,都算不上好下場。
古代的名聲可是很重要的。
如果選擇叛主投敵,就算未來有所成就也會被全天下讀書人戳脊椎骨,而要讓他用命換名聲,他也覺得不劃算。
所以對於朱瑜來說,一個秀才不多,但也剛剛好。
重點是,隻有考取功名之後,他才有機會報仇雪恨!
曾經輝煌的酒樓才能重新回到自己手中。
酒樓也隻是他建立大明商業宏圖的第一步!
食鹽、玻璃、工業製品!
還有隨機倉庫裏至今無用武之地的土豆玉米種子,就算是種地,他也能種出花來。
這明擺著的致富大道不走,去當什麼官員?
他可不傻。
未來出海貿易,讓華夏成為世界上真正的第一大國,淩駕於全球的頂端,才是他的終極目標!
雖然這個偉大目標在朱元璋執政期間很難完成。
至於大明的第二代皇帝......
朱瑜想到朱允炆青筋就突突的冒起。
有朱元璋為他鋪好的路,隻要不平地摔他能四平八穩的坐到退休。
誰成想四年就被朱棣打下台了!
朱瑜恨不得跑到皇宮揪著朱允炆的耳朵拎到朱元璋麵前,告訴他這朱允炆沒有當皇帝的才能。
但那也就想想了。
真敢這麼說,自己腦袋得落地不說,馬家莊就該成無人莊了。
而朱允炆那小子,還會平安無事的順利登上皇位。
朱元璋可不知道他身旁的朱瑜思緒都飄到哪去了,強硬的把朱瑜拿著玉佩的手合上。
“咱的好大孫!”
“爺爺今天這番收獲頗豐,但是應天府還有事沒處理完,等到把事情了結了,咱再來看你!”
朱元璋說完拍了拍朱瑜的肩膀,起身和周圍的村民辭行。
“也感謝各位的熱情款待,日後有機會,咱必定會再來拜會。”
朱元璋善惡分明,對大明的百姓和朝堂官員的態度也截然不同。
對於大明百姓,尤其是麵朝土地背朝天的農民,他非常尊敬。
他也是農民家的孩子。
就算如今是大明頂端的男人,也不會因此忘本。
朱元璋道別後就離開了院子,朱瑜緊隨其後追了出來。
“元爺爺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