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這是......”
李善長見朱元璋收到信後眉頭緊蹙,但卻什麼都沒說。
要知道,以往有什麼大事,皇上都是會找他商量一下,問問他的意見。
這也是他身為臣子的責任啊。
“善長,咱待你如何?”朱元璋反問。
“皇上重情重義,待臣如兄弟一般。”
“為人臣下者,有諫而無訕。你心中可曾有什麼不滿?”朱元璋又問。
他想不明白,明明是一起摸爬滾打來的,怎麼就對他有了異心。
要說胡惟庸是一人之下的權利令他昏了頭,居功自傲,那李善長呢?
“臣惶恐!”朱元璋這麼一問,嚇得李善長直接跪在了地上。
李善長心思細膩善於琢磨。
皇上平白無故問出這樣的話,定是朝中有什麼事情了。
沈乾忙活的差不多了,見村長和書記不在,便出來找他們。
哪知道一出門就看見書記跪在了地上,而村長背著手似乎不怒自威。
這算什麼事啊!
男兒膝下有黃金,書記怎麼給村長跪下了!
“李書記?村長?”沈乾趕緊上前,“你們有什麼矛盾都好說,這是做什麼?”
說著伸手要去扶李善長起來。
李善長還有些不敢起身,畢竟行禮,除了皇上能夠免禮,其他人都說了不算。
他誠惶誠恐的看了一眼朱元璋,見朱元璋默認,便任由沈乾扶他起身。
“先生,您別多想。”李善長解釋道。
“李書記,你跪在這幹嘛?難不成是有什麼事情求村長?有困難你就直接說,不必如此。”
沈乾想不到什麼理由。
八成是李書記有什麼事情要求村長,村長不答應。
總不能是拜早年行大禮吧!
“是啊!咱也是這麼跟書記說的,哪成想這就跪下了。”朱元璋幹脆順著沈乾的話說。
好嘛,壓力給到李善長這邊。
身為臣子,就是要為皇上排憂解難!
考驗他的時候到了!
“我......”李善長開始絞盡腦汁,撒謊這事他還真不怎麼熟練。
既要瞞過仙人,又要合理解釋,還要保全皇上。
“你但說無妨。”朱元璋倒是撇的幹淨。
“沒關係,有我在,我肯定會幫忙的。”沈乾也一臉熱心的看著他。
“我想先生為朱家村做了這麼多,我卻什麼的幫不上。深感內疚,我愧對我的身份啊!”李善長話裏有話,也是說給朱元璋聽得。
“對對對,他太愧疚了,愧疚著愧疚著,就跪下了!”朱元璋舒了口氣。
愧疚,就給村長跪下了?
感覺哪裏有些奇怪。
“不必如此!李書記,你能有這份心,村民們一定很感動!”
沈乾想不到這朱家村的人還真是情深義重,都能因為愧疚的跪下了。
都說村子裏的人比較樸華無實,老實善良,如今一看還真是啊。
“先生您不是做飯呢嗎,怎麼出來了?”朱元璋趕緊轉移話題,生怕沈乾看出來什麼漏洞。
“我做好了,找你們一起吃飯。”
“那快走吧,一會涼了。”
朱元璋和李善長落座,席上還有主標。
他們看著眼前鍋裏咕嘟咕嘟翻湧的湯水,好奇又疑惑。
不是說做飯嗎?怎麼隻是架了個鍋,菜和肉也都是生的。
“先生,這,如何食用?”朱標舉著筷子不知道往哪下。
隻見沈乾拿起一盤肉片,直接倒進了鍋裏。
翻騰的水花吞噬了肉片,又將它們翻出來,肉香四溢。
“這就是火鍋。等水開的時候,把菜啊肉啊都在裏麵涮一下,然後蘸著醬料吃。”
沈乾夾起一片肉,在自己的碗裏沾上醬料,送 入了口中。
啊!好吃!
雖然跟城市裏的火鍋有些區別,但也令他想起來從前的日子,好懷念!
“這好像咱之前在軍隊吃的大鍋飯,也是一大鍋什麼都有。”朱元璋也學著沈乾的樣子吃。
隻不過大鍋飯是混在一起煮,就著米飯吃。
這樣即煮即食,蘸醬料的吃法還是第一次。
不過如此簡易卻又好吃的吃法,倒是可以普及。也給軍營裏的士兵們試試。
“老朱你還當過兵?”沈乾問。
怪不得這村長看起來身強力壯,原來是有底子。
“啊,都是以前的事情。”朱元璋找補道。
“我也試試!”朱標也夾起一片肉。
肉汁混著醬料,帶著一點灼熱的溫度入口,好特別的味道!
“好吃啊!”眾人感歎。
“這醬料可是我的獨家秘方,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沈乾見大家吃的開心,心裏也頗為滿足。
他的職責,就是要讓朱家村的每一個人,都這麼開心。
要讓朱家村的人,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這一頓火鍋吃的熱氣蒸騰,飯後的每個人似乎都還意猶未盡,但已經撐的吃不下了。
“李書記,你去外麵召集一下村民,告訴他們火鍋的做法,讓他們也嘗一嘗吧。”朱元璋吩咐道。
朱元璋並不會因為這一頓美食,便忘了先前的煩心事。
因此他支開了李善長,隻留下朱標。
“先生,曆史上,明太 祖是如何懲治胡惟庸的呢?”
朱元璋想知道,未來的他是怎麼做的。
“外國進貢,胡惟庸等人故意知情不報。宦官見到了就給舉報了,明太 祖就責令中書省臣。
胡惟庸他們踢皮球,又將責任歸咎到了禮部,禮部又反過來說中書省。
明太 祖就更生氣了,下令把各臣官僚全都收押,勢要找出那個為首的人。這個時候胡惟庸就已經被判罪了。
後來,跟胡惟庸一夥的塗節覺得事情要搞不成了,告發胡惟庸,明太 祖這才下令誅殺。”
沈乾又開始了他的曆史小課堂,反正吃完飯閑來無事,給朱家村的人講講他們先祖的曆史也不錯。
“如此聽來,胡惟庸攪得朝堂一番渾水,牽連了不少人啊。”朱標說。
“呸!這胡惟庸還真是反了天了,就該就地正法!”朱元璋氣的狠狠啐了一口。
“胡惟庸有罪。在他死後,明太 祖又得知李善長與胡惟庸有勾結。
明太 祖大發雷霆,肅清逆黨,被誅殺者達三萬餘人。
還寫了一份《昭示奸黨錄》,布告天下。此案株連蔓引,甚至好幾年之後,還沒有清除幹淨。
可謂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啊。”
朱元璋陷入了沉默,沒想到僅僅一個胡惟庸,就令他朝堂大亂,甚至數年後都還有餘波。
想必他當時也是被氣昏了腦袋,才牽連那麼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