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潮,你又幹啥了?”
“剛才我聽見芳姨聲音挺大的,又挨罵了?”林汐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笑著問道。
顧潮一頭黑線,“小汐汐,你就不能盼著我點好啊?”
“我還不好,怕你又掉金豆豆,看見你屋裏燈亮了,我就來笑話你。”林汐笑嘻嘻說道。
顧潮:“......”
小時候,他還真是個愛哭鬼。
基本上爸媽稍微說點重話,眼淚就會出來。
那時候的林汐,經常負責哄他。
“小潮不哭哈,看看這是啥?”
“糖!”
“想吃不?”
“想!”
“那給你吃,你可不準哭了哦!”
......
回想起小時候一幕幕,顧潮不禁啞然失笑。
“你笑什麼?”林汐雙手托著臉。
“沒什麼,就想到小時候我說要娶你當媳婦兒的事。”顧潮隨口道。
“呸!”
“你還好意思說,從小就壞,成天變著花樣騙我吃的。”林汐丟了一個白眼。
“誒,我可說清楚啊,其他事可能是騙你,但娶你當媳婦兒這件事,我可是認真的,包括現在。”顧潮認真道。
“滾!誰傻了才嫁給你!”
林汐臉蛋一紅,又想起了顧潮在後山親自己的畫麵。
“好了,睡覺,晚上可不要太想我哦!”顧潮嬉皮笑臉道,拉上窗簾倒頭就睡。
明天可要起個大早,他得早點睡養足精神。
他也沒告訴林汐,自己明天一早就要賣筍的事。
否則以她的性子,肯定得要跟著一起。
顧潮可舍不得。
現在是青春期發育階段,要是因為睡眠不足,影響了林汐的發育,導致該發育的沒發育起來,那他損失可就大了。
林汐並沒有立刻關上窗戶,而是盯著顧潮的窗口出神。
這家夥最近怎麼老是說這些話?
難道,他真的喜歡我。
刹那間,林汐小心臟怦怦直跳,一股莫名的悸動直衝天靈蓋。
她嚇了一跳,趕緊安慰自己。
林汐,你要冷靜,這多半是顧潮那個混蛋,故意這樣看你笑話。
你這麼聰明的小腦袋瓜,可不能上了他的當。
......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顧潮就起床了。
他將兩筐處理好的竹筍捎在自行車後座兩側,簡單吃過早飯後,就在李桂芳叮囑聲中,開始趕往村口和袁傑彙合。
單數日期當場趕集,是顧潮家鄉人默認的規矩。
雖說這個規矩正在變淡,但老一輩人大多都還在遵循。
顧潮和袁傑趕到縣城菜市時,太陽才剛剛冒頭。
可市場門口的早市,早已熱鬧非凡,附近好幾個村買賣東西的村民彙聚一堂,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一副好不熱鬧的景象。
顧潮將一件衣服扔給袁傑,自己也拿起另外一件,穿在了身上。
這兩件衣服,是顧忠軒幹活時穿的,破破爛爛不說,外麵許多地方還敷著厚厚的黃泥。
袁傑看得不明所以,但看著顧潮這樣,也就跟著照做了。
兩個人外麵穿著破衣服,裏麵套著校服,往哪兒一蹲。
別說,淒慘感立刻就上來了。
周圍路過的人,哪怕不買東西,也會心生憐憫多看兩眼。
沒一會兒,就開始有人駐足觀看。
“小夥子,你這竹筍怎麼賣的?”一個精神頭不錯的老太走上前問道。
“三塊錢一斤大娘。”顧潮笑著報了價。
較比菜市場兩塊左右的價格,這個價格高了不少。
不過,顧潮沒啥心理負擔。
就質量而言,錦河村的竹筍值這個價格。
“小夥子,你還在讀書吧!”
事實也的確如此,大娘打量一眼背簍的竹筍,並沒有計較價格,反而問了個題外話。
“嗯,今年高三了。”顧潮也熱情的進行了回應。
“那今年可就考大學了,你可不要為了賣東西耽誤學習,你給裝上幾斤。”
袁傑對這門買賣就有所懷疑,而且顧潮還報了一個這麼高的價格,下意識以為這單生意黃了。
沒想到這大娘不僅要買,還連價都沒還,頓時讓他激動不已,稱重的動作都有些手忙腳亂。
“六斤二兩,大娘,都是自家東西,二兩給你抹了,給你算六斤整。”顧潮看了眼稱杆說道。
“不行,你們倆小夥子,這麼早這麼辛苦來賣東西,我一把年紀怎麼能占你們便宜,給你二十不用找了。”
說著,大娘接過竹筍,將一張二十紙幣賽到顧潮手裏。
臨走還不忘叮囑,讓他倆好好讀書,過些天考個好大學。
大娘的熱心腸和質樸,讓顧潮有些感動。
繁華大都市的人們,總免不了給小地方和農村的人貼標簽,認為他們就是尖酸刻薄,斤斤計較的代表。
但事實可能並不如此吧!
第一筆買賣完成,熱心大娘開了一個好頭。
很快有人接二連三上來問價。
也有直爽的人,連價都不問,直接買走幾斤。
一回生二回熟,袁傑有了經驗,稱重的手法也熟練起來。
顧潮則負責嘴麵上的功夫,報價和講價。
半個小時過去,幾十斤竹筍出手。
顧潮手頭的錢,加起來接近已經三百多了。
拋開從家裏帶來用做找零的零錢,賺的錢足足有兩百多。
除去時間成本,這幾乎是純利潤啊!
這麼多年,顧潮第一次體驗到什麼叫靠山吃山。
錦河村這天然條件真不差啊!
那為什麼前世他大力投資發展家鄉建設,卻收效甚微呢?
看來,壞人不僅僅隻存在與群眾啊!
袁傑眼睛都直了,激動的說道:“潮哥,這竹筍也太好賣了,錦河村這麼多竹筍,都夠咱們發家致富了。”
“你想多了,這些竹筍隻能讓咱們賺點小錢,想要發家致富還得靠其他法子。”顧潮搖頭苦笑道。
“這還不能發家致富啊?”袁傑有些不解,“昨天咱們挖到晚上,就挖了將近兩百斤,三塊一斤,一天就是六百,一千斤就是三千塊。”
說到三千塊時,袁傑聲音都有些顫抖。
也難怪,這年頭進城務工,平均也就兩三千,五千都算高薪白領了。
按照袁傑的算法,理論上他倆不上課,一天就能挖一千斤竹筍,也就是幹一天抵得上別人一個月工資。
這時,顧潮打斷了袁傑的暢想道:“大頭,你知道咱們今天的竹筍,為什麼賣的比市場貴,還有人買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