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二十八年,廣西南寧府,永淳縣。
上一任知縣不作為、貪贓枉法,把此地搜刮三尺,攪得民怨四起。
新上任的知縣名叫汪旦,老家是福建泉州晉江縣的。
他少年科第,極是聰睿。
汪旦蒞任之後,以民為本、以民為重,不畏豪橫,不出半年,就治得縣裏的寇賊絕跡。
百姓稱頌汪知縣乃再世青天,民之父母。
沒想到,汪知縣遇到了一件大事兒。
這汪知縣有一個愛好,鐘情美食,自稱“老饕”,不久前剛在同僚的舉薦下,為府上新聘了個通曉南北佳肴的廚子。
那廚子姓張,不似一般灶間夥夫大字不識,反而儀表堂堂略帶文人之氣,他尤其擅長燒製藥膳,烹飪出的菜肴那是“飄香十裏”。
這張廚子對於古今烹飪技藝頗有研究,汪知縣時常拉著他討論灶功上的真知灼見。
這一日,張廚子烹製一道晉江名吃,“禦輦牛肉”。
捧著一碗粘稠香濃的牛肉湯,汪知縣不禁湧上思鄉之情,多喝了幾壺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