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祈安跟我說,豆腐攤子門庭冷清,恐怕是大家都知道今天老太婆會來要錢,紛紛避之則吉。
老太婆態度囂張,今日這種行徑恐怕也不是第一次。
我大手一揮:“陳娘子放心,我們今天就在你家,待到你婆母回來,再好好警告她一番,讓她以後都不敢拿捏你。”
說罷,我瞧了瞧身邊的秦祈安,低聲提醒了一句:“也讓她知進退,別困著你,不讓你嫁人。”
陳娘子聽到這裏,忽然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我和秦祈安都被她這一下笑得蒙了。
陳娘子給自己倒了杯茶:“原來街坊鄰裏是傳我被婆母困著,不得嫁人麼?”
我點點頭:“是的,說是要你三年內不得嫁人。”
她喝了一口茶,緩緩開口道:“我與先夫是青梅竹馬,自小就定下婚約,我曾覺得,嫁給他,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事了。”
“他很能幹,是鎮上有名的泥瓦匠,家家戶戶蓋新房都得找他,那時候,我們生活富裕,日子過得無憂無慮,是周圍人都豔羨的一對。”
“有一次,他從屋頂上摔了下來,把腰給摔傷了,不能幹活,隻能躺在床上。”
她喝了一口茶,緩了緩,繼續說道。
“我從家裏學了些做豆腐的技巧,為了補貼家用,開始起早貪黑做豆腐擺攤,攤子上時常有男人調戲我,婆母也因此不滿已久。”
陳娘子苦笑一下,搖了搖頭。
“他也很生氣,但是沒法子,給他治病幾乎花光了家裏的積蓄,婆母本身身體也不好,不能幹活,若我也不幹活,難不成一家子都喝西北風嗎?”
“到了前兩年,他終於熬不住了,想想他從前那樣結實的身體,竟然因為摔了一跤,就一病不起,丟下我一個人就走了。”
“不是婆母要我守寡的,是我自己想為他守。”
我才驚覺明月早已掛在半空,周圍隻剩蟲鳴喧囂。
她也不喝茶了,隻是盯著茶杯裏的茶葉發呆。
難受的感覺原本隻在心中,逐漸地,蔓延到了眼中。
我怕自己哭出來,想拉著秦祈安快點走,但又怕老太婆繼續為難陳娘子,根本不敢走。
秦祈安可能看出我眼中的情緒,說道:“天色已晚,我們再繼續留也不對了,小葉兒,今天就先回去罷。”
我猶豫不決,又抬頭看了一眼陳娘子:“可是......”
陳娘子好言寬慰我:“你先回去吧,婆母應該是和街坊們打牌去了,你們改日再來也是一樣的。”
我點點頭:“好吧。”
回到客棧,我感歎陳娘子的身世竟那麼苦。
秦祈安淡淡道:“世人皆苦。”
我看不慣他那副嘴臉:“你這鐵石心腸,不是還說陳娘子是你的真心人嗎?你都不幫幫她?”
秦祈安一愣,隨即朗聲笑了起來。
“小葉兒真是一副菩薩心腸,明明自己也夠苦了,居然還去心疼別人。”
我被他說得像是一根刺紮在心裏,悶悶的,便要回房去。
秦祈安在後麵嚷嚷追上來:“小葉兒生氣了?別生氣呀,氣壞了身子......”
我“啪”地一下將門關上,將他擋在門外。
第二天天沒亮,我因為憂心陳娘子,早早就來到了她家門口。
她家還沒開門,我隻得站在門口苦苦等待,清晨露重,我匆匆趕來隻穿了單薄衣衫,冷得連打好幾個噴嚏。
終於,陳家那扇破舊的木門打開了。
見到陳娘子安然無恙,我欣慰地笑了出來。
陳娘子見到我有些驚訝:“蘇姑娘,你怎麼來了?”
我忙上前去:“昨晚提早走了,我怕你出事,於是早早就過來等了。”
陳娘子好看的杏眼起了一層白霧,扶著門框的手指尖用力到發白。
“蘇姑娘俠義心腸,日後定當有福報的。”
我嗬嗬笑著,接過她手中的家夥什,陪她去開攤。
等到日上三竿,秦祈安才姍姍來遲。
“小葉兒怎麼不等我就自己一個人先來了?”
我冷哼一聲:“我看你睡得像隻死豬一樣,怕叫醒你之後,今天豬肉攤沒豬肉賣。”
秦祈安被我說得一愣一愣的,竟然也不懂得反駁。
陳娘子端來兩碗豆花:“蘇姑娘,秦公子,這是我做的豆花,你們嘗嘗。”
秦祈安拱拱手:“好咧好咧,陳娘子做的豆花,一定滋味無窮。”
陳娘子羞澀一笑,回去繼續忙活了。
我在秦祈安的豆花狠狠舀了一大口
他見到了,沒好氣地笑:“小葉兒如果喜歡吃,我讓陳娘子再做就好了,幹什麼要吃我碗裏的?”
我拿著湯匙指著他鼻子:“你睡到太陽曬屁股了才來,居然還吃豆花,你這叫不勞而獲。”
他自知理虧,點點頭:“對對對,你說得對,我這碗都歸你吃,我另外去買一碗來吃。”
待他再端一碗來的時候,我已經把那兩碗豆花吃得差不多了。
這日我們從早上等到夜晚,也沒見那老太婆的身影。
陳娘子勸我們早些回去,她家婆母最近老是顧著打牌不回家,一味幹等也不是辦法。
我倆素來聽勸,肩並肩回客棧去了。
秦祈安跟我約定,明天一定要帶上他去找陳娘子,不能讓他錯失大展身手的機會。
然而到了第二天,我使盡力氣才將他叫醒。
要不是為了顧及麵子,我真的想把他扛在肩上直接帶走。
秦祈安慢悠悠穿好衣服,彼時已是臨近中午,我等得沒了脾氣,隻想他趕緊弄好可以出發。
等我們到豆腐攤子時,卻不見陳娘子的身影。
一問,才知道陳娘子今天根本沒來擺攤。
我心想大事不妙,拉著秦祈安跑到陳家去。
剛走進巷子裏,就聽見一陣嘈雜聲從陳家那邊傳來。
走近一看,隻見好幾個彪形大漢拉著陳娘子就要走,那幾個大漢長得凶神惡煞,那胳膊抵得上大腿粗,陳娘子拚命掙紮也無濟於事。
多日未見的老太婆也出現了,在一旁叫嚷著:“你這婆娘克死了我的兒子,今天拿你去抵債,也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