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貴女難當貴女難當
三冬

第一章 請封

“自古各朝太子妃都未曾有封號,皇祖母這是怕她活不到兒臣即位,早早的替她想好了太子妃的諡號。”太子漫不經心的說道。

“寧解歌,這郡主可是你所求?”

“回殿下,雖非我所求,但也算我所願。”

他不知是氣瘋了,還是怎地,竟一腳踹向我。

起初太子厭我,惡我。

可是等我離京後啊,求而不得的也是他。

——————————————

大殿上,我的父親向陛下辭官告老還鄉。

“愛卿尚且康健,何故還鄉?”

陛下坐在高堂之上,在昏黃的燭火映襯之下,我一時間竟分辨不出他的態度。

“回陛下,臣父親曾留下家訓,待海晏河清之時,後人便要返鄉照料族人。”父親著一身緋色官袍神情恭謹的跪在地上。

“哦,不知愛卿判斷海晏河清的依據是何啊?”陛下的聲音不緊不慢,眼神卻灼灼的盯著我父親。

“百姓富足,國家強大,四海無有來犯者。”

不得不說這是一位強大的君主,在位之時,開創了蕭氏皇朝的盛世。雖然他對寧家來說並不怎麼仁慈,但我還是如此評價他。

陛下端起桌前的酒一飲而盡後,意味不明的說道,“我還以為是太子有什麼冒犯到大人的地方呢!”

父親急忙扣地,“太子仁慈,臣隻是遵從父親遺願。”

我雙眸低垂看著桌上的各色餐食心裏一陣的膩歪,殿內更是靜悄悄的,眾人都垂頭一副不聞不問的模樣。

無邊的沉寂後,“既如此,準了。”

三十多年的君臣相伴,到最後隻換了這短短的五個字。

眾人神色各異,內心浮想聯翩:這對永安朝堪稱君臣典範的永安帝和宰輔不知不覺間竟走到了這一步。

“臣,謝主隆恩。”父親顫顫巍巍的起身,耳邊的白發和彎曲的肩膀無一不在顯示:他已經不年輕了,與半年前叱吒朝堂的宰輔大人判若兩人。

陛下的手向前伸了伸,最後還是徒勞無力的落在酒杯上,似乎並沒有看見父親的踉蹌。

我麵上還是一無所察的樣子,心裏隻覺得荒誕。

“說起來,哀家陪先帝征戰沙場傷了身子,也未曾留下一兒半女。哀家看起來尊貴,可這滿宮裏的後輩和哀家也都沒有血緣。”

太後娘娘猝不及防的發難了,剛剛父親辭官時,太後也未曾開口,皇帝一時間有些拿不準她的意思。

“母後多慮了,朕和這些皇子們不都是您的家人。”

“既如此,我也不拐彎抹角了,宰輔即已辭官,哀家想為解歌求一道恩旨,不知陛下能否答應?”

太後一改平日裏溫和的作風,此時有些咄咄逼人,頗有以孝道和天下人的悠悠之口脅迫皇帝的意味。

“解歌是個好孩子。”陛下說完之後盯著我看了一會兒,我默默地看著桌上鏤空的花紋,避開了陛下的審視。

“母後說罷,朕允了。”

窺探的目光在我身邊來回的掃射,對於太後的恩旨,眾人也早有猜測。

張露凝更是低頭泫然欲泣,他們都以為我想嫁太子,真是可笑。

京中的百姓無一不知:寧家的小姐癡戀太子,非太子不嫁,可太子視她為敝履,將軍府的張小姐才是他的意中人。

可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太子了,可見傳言不實。

至於未曾澄清的原因是因為太後娘娘有心促成此事,因為她與太子有著殺母之仇,想要憑借姻親化解恩仇。

太子此刻那和已過世的宸妃有七分相像的麵容寫滿了不耐與隱忍。

想必等他即位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報殺母之仇,我們都是他要報複的對象。

眾人看著太子的態度,不乏有幸災樂禍之人。父親官至宰輔,幫助過許多人,也妨礙了許多人。

“解歌自幼長在我身邊,與我親女無異。雖不是皇家血脈,可哀家也想要給她一份殊榮。”

太後娘娘說到這裏,看著下首陰沉的太子,沉重的歎了一口氣,這才接著說道:“封號哀家都想好了,便叫安樂吧!哀家隻盼望她一生平安順遂。”

“母後隻怕這個封號有些不太妥當吧!”

“哦,哪裏不妥當?”

“自古各朝太子妃都未曾有封號,皇祖母這是怕她活不到兒臣即位,早早的替她想好了太子妃的諡號。”太子漫不經心的說道。

“胡鬧,軒成趕緊給你皇祖母賠罪。你忘了幼時皇祖母是怎樣照料你的?”皇家果然都是好演員,陛下此刻的氣憤竟讓人絲毫不覺得作假。

他若是真有心管教,也不會縱容太子至此。京中也不會傳了那麼多年的寧小姐愛慕太子,父親也不會三番五次的惹來殺身之禍,太後更不會常年避居慈寧宮。

“罷了,太子也不必賠罪。”太後娘娘揮了揮手,太子竟也順從的坐了回去,絲毫不覺得不妥。

“你也不必替太子賠罪。”太後製止了陛下。

殿中眾人皆以為這是太後對我的一片慈母之心,不忍我夾在中間為難,更是為了太子能對我好幾分。

陛下更是如此,看向我的眼神滿意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似乎預見了因我而緩和的祖孫二人。

“安樂郡主這個稱號怎麼樣?”太後既是詢問也是提醒。

“這,母後,不是要許給軒成做太子妃嗎?”陛下一時間有些失態。

“殿下,您快鬆手啊,都流血了!”太子殿下身邊的高公公尖銳的嗓音引起眾人的注視。

“宣禦醫!”陛下無奈的揉了揉額角,對這個最寵的兒子也無可奈何。

“不必。”太子扔下手裏酒杯的碎片,隨手抽了張帕子擦了擦掌中的鮮血,沾染著血跡的瓷片落在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音。

高公公為難的看著皇上,想要他勸說一二。

陛下卻臭著臉說道,“這麼大人了,也不知道愛惜自己,真該讓你吃吃苦頭。”雖是訓斥的話,卻盡顯慈父之心。

下首的平王,忠王低著頭,仿若未聞。

隻聽平王,忠王也就明白了咱們這位陛下對這兩位皇子的期望。大皇子平庸,三皇子忠心。太子雖未有封號,可軒成二字地位尊貴,與帝王權貴相關。

無一不表明了太子地位的穩固,大皇子、三皇子怕是給太子當磨刀石的資格都沒有。

“宸妃死在哀家手裏,我是瘋了,敢把哀家的解歌送去給他磋磨嗎?”太後當著大臣們說出了皇家秘辛,盡管人盡皆知,眾人還是都忙不迭的起身跪在地上。

皇帝的臉色一變,急忙看向坐在那裏依舊不慌不忙喝著酒的太子。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