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涉自己的好友,李琚把耳朵支楞了起來。
李琚的嬤嬤非常擅長審時度勢,下人們取賬本鑰匙時,嬤嬤已經走到了巫明麗這邊,給她介紹情況。
嬤嬤姓王,今年不過三十七八,雖按宮人打扮有些老氣,其實看著皮肉五官都很年輕。
據巫明麗從徐媽媽那裏得到的消息,她原是李琚的生母的宮女。
李琚的生母隻是個普通的進宮服徭役的宮女王氏,在祭祀的場所祈天殿服役,她身材高大,體格健碩,生得不太好看,看看夠得上說平頭整臉。
一次皇帝陛下春祭,祭祀結束後,喝多了鹿血,順手就拉了個宮女寵幸。
宮女恰好就是在馬廄做粗使灑掃活兒的王氏,之後就有了李琚。
看在懷孕的份上,皇帝陛下雖不喜歡她,也給了她應有的待遇,給她品階,又賜下了伺候的人。
王嬤嬤那時候還是王姐姐,是王氏身邊品階最高的女官,把持著王氏的一應起居日常。
徐媽媽見過王氏幾次,記得這是個心寬、老實的姑娘,不愛說話,但愛笑,不爭不搶,沒什麼動靜,也不至於完全沉寂,她很擅長給自己找樂子。
後來,王氏日漸消瘦,生下了十六皇子,當天就去世了,徐媽媽奉命去探望王氏,發現她死前隻剩一把骨頭。
十六皇子由皇後抱養,王氏追封為貴人後移出宮停靈,要等妃子陵寢修成後才會下葬。
很難說王嬤嬤在王氏的產後去世裏起了什麼作用,反正徐媽媽冷眼看著,這個王嬤嬤不是省油的燈。
巫明麗對王嬤嬤略有判斷,王嬤嬤卻隻以為巫明麗是個簡單的腦子裏隻有男人的小丫頭,可以輕鬆拿捏。
王嬤嬤將“馮小將軍”的情況說了:“原是三等神威將軍的兒子,尚未襲爵,咱們殿下和他關係好,幾個朋友之間一直管他叫‘馮小將軍’。馮小將軍去年娶的媳婦,今年抱上了兒子,是他的長子,真是可喜可賀。”
巫明麗已經從自己的記憶裏扒拉到了這個“神威將軍”,笑了笑:“孩子是嫡長子嗎?”
王嬤嬤梗了一下,這才說:“......不是。馮家送信的人說了個名字,不是正夫人的名字。”
巫明麗略有點無語,哪有人給外麵報信的時候還說女眷名字的,不過也側麵顯出這個“馮小將軍”和李琚確實關係好。
巫明麗從取來的賬本上翻了翻,主要看這次李琚大婚,對方家裏送的賀禮,評估對方的回禮是要實用為主,還是體麵為主,又要看宮裏的往例,以免多了少了,惹人不悅。
一邊看,巫明麗一邊說:“前年,殿下尚未分宮獨居,有一位禮王的朋友,也是三等男之子,生子,送的賀禮是一柄金鑲玉如意,兩匹妝緞,一盒金銀錁子,一盒花式果子。按這個例準備,直接送去府上。另外咱們殿下和小將軍關係好,官麵上的之外,咱們私底下再貼一份。”
巫明麗指著庫房清單裏的一項,問李琚道:“殿下,您十二歲那年收到的底下孝敬的蘇工八扇‘百歲平安’金星紫檀炕屏可舍得?這個好,寓意好,貴重麼,也適中。若是給的太貴重了,小將軍還禮就局促了。”
李琚想了想才想起來:“可以,夫人隨意。”
然後巫明麗添了一個靈巧花樣兒的花絲長命鎖。其他的東西讓她們配好,明天上門道喜。
侍婢們領命去辦,王嬤嬤笑道:“聽說這位生產的姑娘是小將軍的心頭愛,咱們不單給一份麼?”
徐媽媽道:“王媽媽,您辦事辦老了的,怎麼這點兒規矩不知道?咱們又不是他們府上的親戚,也不是專程和他們府裏某一位的來往,怎麼還指名點姓起來?小將軍有了兒子,是整個馮家的喜事,賀禮當然是送去給馮家的。給誰不給誰,小將軍自己做主也就是了。你怎麼還攛掇咱們殿下惦記別人的愛妾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皇家對他們馮家的主母不滿意。”
王嬤嬤碰了個釘子,討了個沒趣,再看李琚,似乎李琚對巫明麗的處理很滿意,便沒敢再挑撥,賠笑自打嘴巴了。
巫明麗沒有再糾纏這件事,反而興致勃勃地問馮小將軍怎麼樣的人,孩子長得怎麼樣等等,李琚能回答一半,對另一半感興趣,捧著書就挪了過來,一會兒給巫明麗解釋,一會兒也和巫明麗一起問。
王嬤嬤可哪知道,她就是收到了一封信,拿了過來,信上沒寫的,她也不知道啊。
李琚難免麵露失望,巫明麗又問他們素日裏怎麼和宮外的朋友往來,有哪些趣事,引得李琚越說越高興,都快忘了本來是在討論馮家的事兒來著。
巫明麗從他的敘說裏總結,原來自從李琚遷宮後,接近外朝,他的那些好朋友偶爾可以遞個帖子進宮來玩,不過僅限有爵位身份的,也僅限於進到玉芷宮的前半部分。更常見的是他們自己下帖子約時間出去玩,有時候興頭來了,連帖子都不下就直接去了。
巫明麗麵露羨慕之情:“殿下,想知道就直接去嘛。去看了回來正好和我說說。我也好想去看看哦,可惜不能。”
李琚說:“咱們才剛結婚,我在家陪你。等明年咱們出宮建府,我天天兒帶你出去耍。”
現在在宮裏,巫明麗出門是不太方便,不像李琚,幾乎沒人管他......曾經李琚感覺這是自己不被看重的表現,但是巫明麗這麼一說,他又覺得,可以出門,也不壞。
李琚說道:“你放心,以後我一定想辦法帶你一起出去耍。”
“嗯,那你可要記得啊,姐姐等你哦。”
......
巫明麗把李琚哄得不知道今夕何夕,婚後幾天,小夫妻倆除了拜謁帝後,哪裏都沒去,直到李琚看完了一整套《三國》係列的話本。
巫明麗將話本的印書作坊地址抄給了李琚,讓他自己去買一套回來收著。
李琚高高興興地出宮找朋友們耍去了,他們一起去了印書作坊,發現那裏的好書真不少,每人買了一大箱,分別寫得地址讓送去。
然後他們一起夥兒去了馮家,找馮小將軍取樂,卻發現馮小將軍愁眉苦臉的,一問,還是妻妾那些事。
庶長子現在正房夫人眼裏,本來正夫人好不容易接受了馮家老爺太太的安排,心不甘情不願地答應撫養庶長子,沒想到那愛妾也不是省油的燈,明知道這是小將軍的長子,至少一年裏唯一的孩子,能不把持在手裏才怪。
妻妾打的天昏地暗,馮小將軍是憐香惜玉的人,也跟著愁眉苦臉。
大家勸慰了一陣,對後宅的事也是一籌莫展。
不知道是哪個促狹的說:“十六殿下啊,您家後院不會起火吧?聽說皇子妃家一個妾室都沒有。你那兒的花兒草兒怎麼辦?”
“花兒草兒”便是代指李琚早先有過的幾個侍寢丫頭。
李琚撓了撓頭:“大不了給她們灌點紅花,不生,也就爭不起來了。”
“真是天才法兒!”大家就著這個笑了一陣,倒是知道了李琚對皇子妃很滿意,不然也不會有這麼離譜的損招。
李琚沒覺得怎麼損,皇子妃和他一樣,是主,是人,其他的都是奴,和牲口無差。不就是幾個奴仆為了孩子和寵愛明爭暗鬥嗎?沒有孩子,沒有寵愛,還爭屁啊,老實吃飯睡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