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此言一出,周嬸子第一個沒忍住,放聲大笑起來:“正是,眾位鄉親都來論一論,若符合禮法,林李兩家以後是要做長久姻親的,絕不能讓老李家吃這個虧。你們若說是,我周氏馬上著人回去拿銀子!”
這話誰敢接是,再不懂倫理,也做不出這樣的缺德事,小心天打五雷轟,生娃沒屁股。
“你說的好聽,這麼硬氣咋一抬嫁抬都沒有,這林家就不怕丟人了?”
眾人看去,是王美蓮。她說這話倒是有點底氣。
當初王美蓮嫁進來,王家還是辦得好看,四抬嫁抬堆得滿滿的,還有不少別的隨衣箱一起入的李家。四抬嫁抬在村野人家絕對是高規格、有頭有臉的標準。
老太婆果然馬上氣勢大盛,神色之間很是自得:“可見我親家是真正會辦事的,美蓮看中的是老大這個人,看中的是我們老李家,雖然彩禮不高,但嫁進來,三年生倆,和和美美的,跟公婆也親近。”
她話鋒一轉:“不像有些人把嫁娶當買賣,一個丫頭片子賣十五兩銀,沒男人掙錢,窮瘋了,才能幹出這樣的事。”
李老太對自已這話沾沾自喜,覺得打著了對方的七寸,沒想到四周的人一片無語,前半段還好,誇誇自家兒媳,炫耀之心人之常情。
但後半段就不像話,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既是要做親家的,還是互相留點口德好。
林憶適時示弱:“這一點我比不得婆婆,既有公公可以撐腰,又有四個兒子頂事。我命不好,我娘孤兒寡母,什麼都幫襯不了,難怪婆婆瞧不上我。”說完,手還假意伸進喜帕裏,做出拭淚的動作來。
抽抽嗒嗒,傷心欲絕!
這下眾人看李老太的眼神又不善了,你不僅欺壓新媳婦,你還人身攻擊人全家,你說過不過分。
村裏總有那麼兩個嘴碎又愛撩事的,這下有人忍不住了:“我說你家成親鬧成這樣,以後這新媳婦在你家還有好日子過嗎?”
這真是問到了圍觀人群的心尖上,直想給問話的人豎大拇指,看向提問人的眼裏都滿帶讚賞,不約而同心道:問得好!
大家的視線又齊刷刷轉向李老太,無聲催促:快應快應!
李老太心虛了一下:“我自然會一碗水端平。。”
周嬸子哪會她這麼輕輕帶過:“新娘子年輕,容易被你糊弄,卻別想蒙我們娘家人。就看你們家今天這做派,咱們家姑娘以後就不會有安生日子。”
李老太現在也發現了,送嫁這些人都不打緊,主要是這個姓周的,人潑嘴利,一個頂他們幾個,今天要不是有她,林家姐弟早被她輕鬆拿捏!
這麼想著,看向周嬸子的眼神也怨恨起來。
李老太咬牙道:“我說一碗水端平就一碗水端平,你手這麼長,還想管別家怎麼過日子?”
“哪至於,隻是我們姑娘好手好腳,吹吹打打送到你家的,總得有個保證。”
李老太怒了:“從沒聽說過新嫁婦初入門就問婆家要什麼保證的。”
“那不是別家也沒有初入門就被這麼為難的麼,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誰也不嫌誰難看。”周嬸子索性撕開這層遮羞布。
這正是林憶的本意,跟不要臉的人,不能談臉。
她上輩子忍氣吞聲,倒是全了李家的臉麵,她苦成黃蓮卻也沒人體諒,都覺得她是活該。
對!不爭不搶不反抗,苦死自已就是活該!
“那你要怎麼?”
“不是我要怎麼,是你要怎麼,我這姑娘都送來了,你給個話,這一碗水,你要怎麼端?”
“不過就是同鍋粥,同煲飯。”
周嬸子:“同鍋粥同煲飯也有講究,稠粥還是精粥水,糊鍋底還是白米飯?”
李老太此刻恨不得撕了眼前這張嘴:“滿嘴屁話,你不是來撐腰,你還是砸禮來了,你給個痛快話,這事你要怎麼了。”
周嬸子目光一轉:“我說?那就分家!”
“啪!”
是李老爹手裏的煙鬥落了地。
新婦喜帕都沒掀就分家,李家再怎麼不要臉,也不能幹這事,不然以後子孫都要被人戳脊梁骨。
李老太“嗷”一下衝過去,揪住周嬸子的頭發。
周嬸子當然不甘示弱,笑話,她要是讓一個老婆子打倒了,傳出去以後還怎麼做人。
李老太再能耐也是快六十的老人,怎麼會是周嬸子的對手,沒幾下就讓周嬸子摜倒在地,痛得哇哇直嚎,邊嚎邊罵:“殺千刀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你們一個二個都是死的嗎?就放任這娼婦槽踐你老娘。”
老大忙過去把李老太拖起來,李老太哎喲哎喲朝他身後一看,見幾個媳婦不僅不上前幫忙,還各都悄悄退了一步,尤其是她剛才炫耀的王美蓮,退得比誰都遠。
李老大真的氣炸了,一把撿起老頭剛撿起來煙鬥直接朝王美蓮的腦門上擲:“廢物,躲什麼?”
王美蓮“啊”一聲,也不敢頂嘴,委委屈屈站回原來的位置,生怕婆婆一個氣不順下更重手。
“住嘴!”李老頭喝道:“嫌不夠難看?”
林憶喜帕下微微一笑,這老家夥總算開口了。
李老頭發了話,李家人都閉了嘴。在李家,李老頭有絕對的權威,否則就是棍棒侍候。
周嬸子卻不用怵他:“親家老爺怎麼說?”
“分家是大事,今日大喜,老頭我覺得實在不好衝撞。”
“大什麼喜啊,”周嬸偏不給他這個臉。
“你看這屋裏屋外,除了兩個新人一身紅衣,其它哪點看得出來這家在辦喜事,我看咱也別揣著明白當糊塗了,你那屋裏有沒有給新人準備新房,都不好說,麻利的,給個準話,這家分不分,不分我們帶人走,分就讓她留下,好好跟著李老四過自已的小日子。”
李老頭一窒,新房還真沒準備,老太婆說做都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房也不管。
總之進了李家門,不掏銀,連睡的地都別想有。
不過,他一把年紀了,這點小場麵還應付得來。四個兒子裏,數老四最聽他們的話,從小到大,從沒反抗過。
除了今日,老太婆沒攔住人,他硬硬出門親自去接了親。
不過接親與分家總是不同的,怎樣選擇能使老子、娘滿意,相相他心裏有數。
“老四,你自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