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庶女庭悅庶女庭悅
霽荷

第16章

在二十一世紀生活二十多年的樓庭悅,從小相信錦鯉玄學等非唯物非唯心主義理論。

她昨天晚上就照著《童試論》裏頭指導的,向那孔夫子畫像磕了三個頭,供了赤豆糕,第二天左手拿著考試的書箱,右腳踏進考場。

童子試隻考一個上午加半個中午,其實內容也不難。

五個人一個考場,上頭有個考官,兩個監考,給五個人五篇不同的文章,依次站起,把文章念一遍。

如此重複三次,再是聽寫默寫詩句、大家名篇。最後是給了一個題目,讓下頭的考生每人寫一篇三四百字左右的小文章。

樓修遠和俞氏二人一直在考場外等著,翹首以盼的樣子和後世高考陪考的父母沒啥兩樣。

考完試,按照規矩,由參考的女考生先出場。

外頭的家丁和官府派來的卒士們將人群隔遠,女考生一出來,自家的丫頭婆子就迎上去護送著上了馬車,幾個湊熱鬧想過來看看官眷女子究竟長啥樣的二流子,楞是連她們的頭發絲都沒見著一根。

而後,考場門才大開,眾多應考的男子出來,參考童子試的女子一般都是未曾及笄的富貴官宦人家的寶貝女兒,參加童試的男子上至六十歲下至六歲,家裏有錢的穿著金線衣裳,家裏沒錢的穿著破布舊衣。

庭悅掀開馬車的簾子,看見雲霧對著一個穿著打了補丁的舊布衣裳考試的小考生使勁揮了揮手,那小考生也向著雲霧使勁揮手表示看見,而後二人分別。

前幾天就聽雲霧說她幼弟這次也會來考童試,家裏頭用賣了女兒的錢作兒子拜師的束脩,雲霧雖一臉打包票地樣子說:“我弟弟生來便聰明,若是他將來有了功名,自然我這姐姐也能被弟弟贖出去回家享福的。”

庭悅憤慨,我朝雖開了科舉,但蔭封察舉上去當官的也不少,且吏部授官也要看考生家世。

譬如她爹樓修遠,若不是因為他樓家子孫,又機緣巧合,如今是樓家家主,單靠科舉,自己一層一層爬上去,今年最多也就隻是個縣丞。

真正貧寒人家的子弟,要一步一步變成大官人,怕是要多艱難有多艱難。

想到此,她又憶起前世做餘思蒂的日子,攥緊了拳頭,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童子試出成績極快,過了將將半個月,官府衙門的通告欄就把通過的名單給貼上了。

童子試不作排名,但會把經過多方討論,眾位考官和評卷認為的第一名寫在最上頭,稱之為“案首”,我朝吏部摳得厲害,隻有這個“案首”可以每年向跟當地官府拿五百錢。

今年,“案首”的位置,寫的是樓庭悅的名字。

樓府剛滿七歲的的小姑娘得了“案首”,一時間,樓府名聲大噪,應先生的名聲更是響亮,人家不僅教出來兩個應家進士,還教出來從古至今第一個女案首。

出了成績當日,應先生課也不上了,拿著魚竿就去江邊給庭悅釣魚去了。

整個交州參加童子試的大約有二三百人,通過者三十個都不到,樓家除了樓庭悅這個“案首”,還有就是大哥樓齊昀過了,讓庭悅吃驚的是,應懷也過了。

雲霧這幾天喜氣洋洋,頗有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味道,大約她弟弟也過了。庭悅實打實的為雲霧開心。

白姨娘聽到消息,高興地幾乎淚崩,抱著庭悅死活也不撒手,一邊掉眼淚一邊說:“悅姐兒,你將來更要好好用功,像那胡大人一樣,謀一番天地才好。”

孫姨娘也高興,心中得意地很,每日特特意意起早,一日三次比吃飯還勤快地到清芷榭給俞氏請安,什麼“昀哥兒如今已經過了童試成了廩生了”“應先生後頭要教明年考鄉試的內容了”“不曉得晗哥兒聽考鄉試的內容跟不跟得上”

還有借用一下庭悅當作嘲諷俞氏的材料的:“誒呀,三姑娘七歲便是案首,怎麼有些人考到了六十歲還沒能過童試呢。”

庭悅無辜被連帶,一連好幾天,俞氏和庭祺對她都沒有好臉色,樓齊晗雖沒表示什麼,但看向的她的表情也頗為幽怨。

終於有一日,俞氏在清芷榭的正廳被孫姨娘弄的實在忍不了,想站起來對孫姨娘扔個便宜杯子或是罵她兩句,然則一時怒火攻心,竟暈了過去。

包媽媽立刻大呼小叫地把俞氏抬到了內室,郎中過了半刻鐘就被樓庭祺請來衝進了樓府。

沒過一會,那老郎中就掀開簾子,對著一臉擔心的樓修遠和幻想著“她要是得了絕症我兒子就能娶個非常牛哄哄的填房了”的老太太喜滋滋地一拱手,說道:“恭喜大人,老夫人了,貴府的大娘子是有喜了。”

說來也好笑,孫姨娘是從小跟在樓修遠身邊伺候的通房丫頭,比樓修遠還要大上半歲,白姨娘這個古代難得一見的大齡資深剩女納給樓修遠做妾的時候,年紀已經二十八了。

反倒是及笄沒過一年就嫁給樓修遠的俞氏,是樓府一眾妻妾之中年紀最小的,如果多年前早亡的那位趙姨娘不算的話。

一時間,樓府風雲轉化。最有明顯變化的是庭祺,從剛得知童試考試結果那幾日臉上如同不小心吃了狗屎一般的晦氣到現在整個人滿麵神彩,奕奕飛揚,看見倒夜香的婆子都要揮手問聲好。這轉變程度連素日不怎麼關注自己這位嫡姐的樓齊昀都驚訝萬分。

不過,還有一件讓庭祺高興的事:富貴兒下崽了。

富貴兒本來就被老太太養的整隻貓跟楊貴妃上身似的,這次它懷孕,肚子雖大,裏頭其實就兩隻小貓,一隻長得像富貴兒,一隻長得像富貴兒它老公——黃員外家那隻特別會抓老鼠的狸花貓。

這下樓府的一眾小孩全都呼啦一下聚在了常熙堂,本來因為小孩子們都要上課,樓修遠就和老太太商量免了大家的請安。

現在倒好,小孩子們一個一個起的比雞早,爭先恐後地到常熙堂打著請安的旗號來逗貓,最讓俞氏覺得生氣的,是女兒樓庭祺恨不得晚上在常熙堂打地鋪,不肯回來了。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