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讓忍不住堅耳分辨。
“德陽小姐,您哭也沒有用啊,遠嫁回訖,可是陛下的旨意,更何況現在劉統大人已經下野,您做為他的女兒,隻是空頂著封號之人,還是認命吧。”
“我為什麼認命,我爹下野了不假,但是我被皇後認作義妹,並賜號德陽待遇僅次誥命,這可是實打實的!身為皇後義妹,又得封號,與回訖豬狗同簷尚且不恥,更遑論要嫁過去。”
“嗬嗬,另外你們不會真以為,陛下真的敢扣押匈奴使者吧?他現在連回訖人都要討好,你自己想吧,這廢帝不想背上昏君罵名,做表麵文章你們也信,想讓我大梁長治久安,還得走和親這條路啊。”
蕭讓聽了這裏,當即火冒三丈。
“朕何時下過此等旨意?”
“誰能告訴朕,這到底怎麼回事。”
身後大臣全都懵了。
“臣等不知啊,難道這旨意不是陛下您下的嗎?”
蕭讓兩眼睜圓。
“朕那日說過,對於外邦,我大梁的底線,就是不和親、不割地、不稱臣!”
“來人,找人問清楚,到底怎麼回事,此時朕正當用人之時,傳朕口諭,即刻起劉統大人官複原職,依舊掌管翰林院,並加封一等龍圖學士,殿前行走!”
手下馬上有人領旨,出宮前去調查。
蕭讓此時承認他當初冤枉了劉統,或者此事根本談不上冤枉,因為朝政大權,那會根本不在蕭讓手中,他想冤本人也得有這機會。
鬼知道當初是哪個混蛋大臣,以他的名義下令就將劉統給革職賦閑了。
現在想想,逼著劉統女兒遠嫁和親的,並且假傳聖旨的,也是這幫人。
在仔細一想,這幫大臣當中,把和親這一招玩得這麼溜的,多半是死掉的張載。
話雖如此,但是張載挾天子以令天下,事情敗露最多也隻被罵一句禍國殃民,而真正挨罵和背鍋的正主,還不是蕭讓這個當聖上。
這黑鍋,蕭讓不背!
接著,蕭讓就在城頭上,又下第二道旨意。
“馬上查閱資料,這幾年還有多少被迫下野的臣工,列出名單後,若當真被冤枉,皆令這些人官複原職,朕這一次還真的要好好感謝馮無極了。”
“另,馬上於宮外張貼告示,凡各司各部官員,今日不能準時出現各司各部,履行各自職責者,朕就給他們好好放一個長假,以後都不用來了!”
放眼天下,三條腿的蛤蟆沒有,最不缺的就是願意當官的人。
這些人那麼願意跟著馮無極,以後要吃要喝,找他好了,朝廷可不會給這些人,再發一分錢的俸祿。
這道旨意一下,此刻願意效忠的大臣們,紛紛驚歎蕭讓做事雷厲風行的手段。
“陛下此番變化,可喜可賀,實乃大梁之幸!”
正說話間,奉命調查的太監當中,有一名代表被派了來了。
“陛下,奴才等看過了,書寫聖旨的書卷確實是真的!”
此語一出,眾人嘩然。
蕭讓卻顯得不緊不慢,一副十分自信的表情。
“朕當然知道這些都是真的。”
大臣怔在原地,說不出話。
就在眾臣驚訝不已時,蕭讓十分平靜地看向眾人。
“你等可看到,聖旨上加蓋了天子印鑒?”
回複的太監搖頭。
“並無印鑒!“
百官這才恍然大悟,為何蕭讓如此自信。
範集這時站出。
“不錯,前幾日抄家張府,清點的物品當中,就包含空白聖旨書卷若幹。”
此語一出,一陣躁動。
蕭讓示意眾人安靜。
“既是無效的聖旨,又何必奉旨行事,即刻傳令,讓劉統父女前來麵聖。”
沒一會兒工夫,劉統父女到城頭覲見
劉嫣首先飄飄萬福。
“臣德陽君,見過王兄陛下。”
劉嫣所以自稱德陽君,隻因大梁製度規定女子被賜封號,正式場合時皆要化去本名,以封號後麵加一君字相稱。
劉統隨後撩衣跪倒。
“草民劉統,參見陛下。”
蕭讓大喜。
“都平身吧,劉大人,朕說過要複你原職,應該自稱為臣才是。”
劉統諾諾。
“微臣遵旨。”
“陛下,雖現以查明,這道旨意雖假,但是微臣以為,小女依舊當嫁去回訖和親。”
此語一出,當場一片嘩然。
“劉大人這是糊塗了吧,現在有陛下親自做主,不必嫁女和親,他因何還要堅持?”
蕭讓聽後,也是一臉不可思議。
“卿家何出此言!對於匈奴,朕尚要收複,又怎會把彈丸回訖放在眼中,和親之事,不必再提,朕不準!”
劉嫣大喜。
“王兄現在的樣子,才像真正的大梁天子!皇後姐姐若是看到陛下有如此轉變,定會無比開心。”
劉統聽後,對劉嫣一聲怒斥。
“你懂什麼,為父依舊想派人前去和親,全是為了九州百姓。陛下有心收複失地,開戰之時殘忍的匈奴王,必然會大舉屠戮九州百姓。而為父派你前往那邊和親,正是想讓你過去以後,說服回訖王子,讓他在父王麵前進言收容我九州百姓。”
“想我劉家世受皇恩,而你又以女子之身得賜封號,此事何等榮光,現大梁有難,以你一人之犧牲,換九州百姓之免遭塗炭,你難道不願?”
劉統一言,眾人無不動容。
“劉大人雖深明大義,替萬民所想,但是您真的就要犧牲德陽君的幸福嗎?”
“是啊,劉大人,我等聽說,回訖那邊不比大梁,若女子所嫁之人亡故,可以從其弟,甚至從其子,簡直混亂之極。”
“而且德陽君要嫁的這位王子,其兄弟不下二十餘人,膝下更有少壯之子四五人,德陽君這要是去了的話......”
這些阻止的人,已經不願意在說往下說。
就在這時,蕭讓一聲厲喝傳來。
“朕說了,和親之事,不準!但是劉大人說,要這回訖人暫時接納九州之民,朕準了!”
“傳朕旨意,即日起,朕將派九州之地無數能工攜家帶眷,幫助他們發展建設,另外還有商旅、農夫,五行八作,帶去先進技術,無需回訖出一分錢財,唯我大梁子民到了以後,要享受一等子民待遇,並一切尊重我大梁子民之風俗習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