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婉聞言道:“好!既然你都這麼要求了,那我便出題了,到時候作不出來,你可別後悔!”
“我自然不會後悔,不過你們字字句句說我抄襲,如果我證明沒抄,你給我跪下磕三個頭?”
蕭戰冷冷地盯著涼婉,似乎是一定要涼婉給一個肯定的答案。
涼婉常年征戰在外,也有些武將脾氣:“休要大放厥詞!你若是證明不出來,便要同樣向我道歉!”
蕭戰隻覺得麵前的人有些過於自信,三個題目就想逼他認輸?
反觀涼婉,也不能輕易把主動權放給蕭戰,她沉思片刻後,開口道:
“我等一行人離國已久,對故土的思念猶如滔滔江水,第一個題目便為思鄉之情。”
“第二個題目,則以時間為題,第三個以誌向為題,你可敢接?”
涼婉將題目一一道來。
翰林院大學士李毅身旁的人偷偷問道:“李大人,這涼國公主的題目如何?”
李毅輕撫胡須,搖搖頭:“難度頗高。”
身邊人不解:“李大人何出此言?”
“思鄉、時間雖然看似簡單,但條件太過寬泛,如果大皇子殿下作詩平平無奇倒也無妨,太過高深,則有相似的可能。”李毅為周圍人解釋道。
“而誌向,”李毅頓了頓又說:“大皇子殿下素來喜歡花天酒地,哪有什麼誌向可言,作出的詩隻怕要貽笑大方。”
身邊人似是恍然大悟:“這涼國公主好生刁鑽,竟如此刁難大皇子殿下。”
“這一局,怕是敗了。”李毅長歎了一口氣。
“我也不為難你,一個時辰一首詩,你可敢接?”涼婉挑釁般問道。
蕭戰聽完題目後,腦海中便已快速的想好了詩詞,輕笑道:“何須一個時辰!一炷香便可成詩。”
涼國使臣中,一名中年人嘲諷道:“蕭戰殿下還真是自信啊?一個時辰能作出一首詩便已是了得,畢竟作詩不比抄詩,可不是說作就能作的出來的!”
“我作不出來,你難道不是應該高興嗎?怎麼還擔心上我了?”
隨後,蕭戰轉身看向夏皇:“父皇,您派出去的臥底好像不太聰明的樣子,幫我也不能這麼明顯啊,他這不是一下子就把自己暴露出來了嗎?”
聽到蕭戰的話,中年使臣頓時臉色一變,急忙開口道:“你莫要在這裏胡說八道!”
“嗯,你不是臥底,我知道的,對,你不是!”蕭戰露出一副我懂得的表情。
使臣一聽,表情變得就更難看了,他又急忙向涼婉解釋了一番......
“沈大人放心,您的忠心我是清楚的。”
涼婉安撫完中年使臣,隨後看向蕭戰說道:“多說無益,你說這些沒用的,莫不是在拖延時間?既然蕭大皇子這麼有自信,那不如現在就將第一首詩作出來!”
“好,第一首詩,你聽好了!”蕭戰拿起一支香,點燃後放在一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蕭戰腦中閃過一首詩,便將其念了出來。
一旁的三皇子蕭煥嘲笑道:“我還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呢,這也叫詩?”
李毅又搖了搖頭:“大皇子還是太過稚嫩了。”
蕭戰並未回應,而是繼續念出最後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一時間,眾人錯愕,蕭煥的嘲諷之話也咽了一半回去。
詩的前兩句描繪寂靜的月夜,後兩句則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塑造思鄉之情。
李毅對該詩的評價甚至隻有一句話:“通過‘望’與‘思’的對照,實在是妙。”
這一個妙,包含了太多的含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蕭戰在殿中踱步,念出了第二首詩。
蕭煥在一旁笑出聲:“不愧是大哥啊,此等嚴峻的時刻還能想到歌舞升平的事情。”
一旁的李毅大聲咳了一下,示意蕭煥不要開口了,畢竟這首詩能夠以滕王閣開場,必然不會是一首平庸之作。
蕭戰也並未理會蕭煥,而是繼續念道:“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南浦飛來的輕雲掠過畫棟,西山的雨卷入了珠簾內,美不勝收!”李毅略頷首,領悟詩句的內涵。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蕭戰連念出兩句詩,大殿之中的人都感受到了時間變遷帶來的變化,物是人非。
“滕王閣?!”夏皇忍不住開口問道。
“回父皇,正是滕王閣。”蕭戰站立,俯首回複夏皇。
以往滕王閣的熱鬧可見一斑,而如今閣中則寂寥無比。
第一句寫出空間,第二句則對時間進行描繪。
兩相對比,興致勃勃與意興闌珊展現的淋漓盡致。
翰林院眾人議論紛紛:
“大皇子殿下竟以滕王閣的興衰展現時間的流逝?”
“李大人,這詩...?”
“這詩,饒是老夫,也難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作出。”李毅難掩驚喜之情,蕭戰在其心中的印象急轉之上。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蕭戰第二首詩作罷,便念起了第三首詩。
剛才嘲諷蕭戰砸了場子,蕭煥始終憋著一口氣。
蕭戰的第三句詩剛一出口,蕭煥便又站出來嘲諷:“大哥,你整日流連於博 彩之地,府上的錢都被揮霍一空了,還在考慮金樽還是玉盤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蕭戰覺得蕭煥簡直可笑,非要跳出來展示他那並不多的文采。
又踱了幾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這兩句念出,殿中的眾人都感受到了蕭戰所營造的激憤情緒。
蕭戰突然頓了一下,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之中,以更為高昂的情緒念出下一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夏皇坐在龍椅上,想起蕭戰已故的母親,在心中默默想到:“吾兒並非他們眼中的廢物,你泉下有知,可感欣慰。”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前麵的詩句中提到了所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遭受到的打擊,而最後一句,則像是一陣風,將其吹散。
忽開異鏡,跌宕起伏!
“簡直是好詩!”翰林院眾人由衷的讚歎,這一首詩將眾人折服。
三首詩作罷,一炷香竟隻燒了一半。
涼婉為這三首詩所動容,開口詢問道:“這三首詩題目是什麼?”
蕭戰回應道:“第一首名叫《靜夜思》,第二首為《滕王閣詩》,最後一首為《行路難》。”
見涼婉不說話,蕭戰又問道:“請問,這三首詩,也是抄襲而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