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永寧永寧
昨天吃了砂糖橘

第1章

後慶,光和六年,正旦將至,洛都上下喜氣洋洋,張燈結彩。

唯獨北宮永寧殿內冷冷清清,少有亮色。

一個渾身上下都裹得臃腫的身影正立在庭院中,仰頭看著漸漸黯淡的天空。

“公主,天涼了,婢扶您進去吧。”

阿杏從屋裏出來,手上拿著件素色大氅,細心地為李永寧披上,將她小小的身子嚴嚴實實地包裹住,隻露出一張糯米團子似的小臉兒。

李永寧蹙眉,沒有說什麼,隻是順從地披上,正月天寒,昨日才下過大雪,院子裏銀裝素裹。她身子天生畏冷,一到冬日,手腳都是涼的,總是要阿杏給她暖上好久。

她將大氅緊了緊,歎了口氣,轉身準備回屋,忽然想到什麼,又扭回來對身邊的阿杏說道,“後日就是正旦了,保不齊那個老媼會再來尋咱們麻煩,你須得警醒些,別讓她發現我們在做甚。”

阿杏應諾,李永寧這才進了殿裏。屋裏炭火不足,也不比外麵暖和多少,一看就是少府的官員欺軟怕硬,瞧著她這個公主無人問津,就在份例裏缺斤少兩,德陽殿裏連浴房都有壁爐供暖,怎得到了她永寧殿,連火炭都不夠燒。

李永寧搓了搓冰涼的手,放到火盆上方烤了烤,原本不可屈伸的指頭才有點熱氣。殿裏沒有手爐,想要取暖,就隻能如此。

稍有些暖意,李永寧才脫了不便的大氅,這大氅是酈美人在世時給她做的,布料一般,也不怎麼厚實,但手法極好,還繡有一隻臨寒獨放的臘梅花。

李永寧走進裏間,在衣櫃的夾層裏扒出了一個手鐲和幾張祭祖才用的黃紙,這是上次皇帝帶著百官嬪妃祭祖時,她悄悄留下來的。

蹲在炭盆旁邊,看著跳動的火苗,她眼前不由得浮現母親酈美人生前的音容笑貌。

兩年前的正旦的前兩日,阿母就是這樣死在她麵前。因正處在正旦大喜,且酈美人地位卑微又無人問津,就沒有為她祝喪,而是草草埋了。

酈美人來自民間,小時候被伢子賣入皇宮當宮女,因著相貌出眾,榮寵一夜,有了李永寧。然帝王之愛,往往轉瞬即逝,後宮佳麗三千,酈美人既無爭奇鬥豔之野心,又無父母家族之助力,性子柔和之人,在這深宮之中就是舉步維艱。

直到兩年前她鬱鬱寡歡病逝,少府沒法子,隻得往上呈報,皇帝才想起來自己還有這麼個女兒,賜居永寧殿。李永寧直到十二歲這年,才離開那個狹小的樓閣,有了個寬敞點的居所。

李永寧將手上的一張黃元紙扔入火盆,看著它漸漸化為灰燼,摩挲著酈美人臨死前給她的玉鐲,眼前浮現起她手持針線為她縫補衣服的模樣。

猶記得小時候,酈美人總是喜歡仰頭看著四四方方的藍天沉默,她問她在看什麼,酈美人總是搖頭不語,隻是撫摸著她的小腦袋。

李永寧如今還不到十四,身旁隻有阿杏一個忠心耿耿的奴婢,主仆二人在這吃人不吐骨頭的深宮裏苟延殘喘。

隻有在每年今日,李永寧才會露出不同於往日的柔軟,也隻有此時,她才能感覺自己像個孩子,而非籠子裏的困獸。

宮裏規矩多,不能祭奠燒紙,於是現下她連個牌位都不能擁有。隻能偷偷躲著燒紙祭奠。

正當李永寧將燒掉最後一張黃元紙時,門外突然傳來吵嚷的聲音。她冷靜地收起玉鐲,把最後一張黃元紙匆匆燒掉,處理好現場,才推門出去。

外麵阿杏正拚命阻攔著一個老媼不讓她進入內院,那老媼雖穿著樸素,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她身上衣物的料子並非一般人家穿得起的,頭上的珠翠碰撞,發出丁零當啷的響聲,倒有一種別樣的喜感。

眼見李永寧出來,那老媼一把甩開阿杏,故作正經地拍了拍衣袖,對著李永寧陰陽怪氣。

“婢說這歲旦大喜怎不見九公主,原來是在這躲清閑了,怎得?酈美人走了,九公主傷心得連宮裏規矩都忘了不成。”

原著因為正旦,宮裏上下都裝飾得熱鬧非凡,獨永寧殿隻是潦草裝飾,不承想這個趙貴人身邊這個老媼揪到。她本就知曉今日正值酈美人忌日,故意來惡心李永寧罷了。

趙貴人乃皇帝寵姬,而這老媼是趙秀娥的傅母,隨她同進宮來,還坐上了宜侍之位,在這宮裏頗有些名聲,隻不過是惡名罷了。

李永寧把玩著腰帶上的穗子,不緊不慢地開口,

“趙宜侍說笑了,永寧自然省得,可若我沒記錯的話,兩日後方是正旦,趙宜侍這麼火急火燎地趕來說教永寧,是拿什麼身份?是覺得自己並非宜侍,而是貴人不成?”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