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的手藝不錯,麵餅做的又香又軟,倒是不難入口。
大概是許久沒有聞到米麵的香氣,那人開始咀嚼起來。
劉承軒又掰了一塊放到他嘴裏,吃著吃著,他也漸漸清醒過來。
看到喂自己食物的是一位穿著普通的男孩,手裏不大的餅被自己吃剩下沒多少。
眼睛一紅,掙紮著起身想要給劉承軒行個禮,卻被劉承軒按住了。
元載已經很多天沒有吃東西了,今天實在熬不住,想要到碼頭這邊看有沒有零工做,卻直接昏倒了。
直到醒來看到有人在喂自己吃東西,說不感動是假的。
現在的糧食可比金子還值錢,誰願意把吃的隨隨便便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呢?“謝謝。”
元載低了頭,誠懇地對劉承軒說。
劉承軒伸出手,把那塊餅遞到元載的麵前。
“不客氣,這塊餅給你吧,這邊還有一些水,你慢些吃,別噎著。”
元載看了一眼劉承軒手裏的餅。
他手裏就一塊餅,肯定就是他中午的口糧了,他吃了,那他自己吃什麼呢?
“你把餅給我,那你呢?”
元載其實很想把餅接過來,他現在還在回味著餅的味道。但是,,大家都不容易,能夠做到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元載不敢奢求太多。
“沒事,你吃吧,我餓一頓沒有什麼,倒是你,要是不吃怕是又要暈倒了。”
劉承軒很是堅決地把餅塞到元載的手裏,順便把自己的水袋也給他了。
自己則到處去找了些水,喝了些填飽肚子。
一起做工的人看到劉承軒這樣的做法,意外地沉默了下來。
李大哥中午的口糧是兩個紅薯,他掰下半個,遞給劉承軒:“吃吧,墊墊肚子。”
劉承軒搖搖頭,大家都不容易,李大哥飯量大,兩個紅薯尚且吃不飽,何況才一個半?
李大哥二話不說,直接塞給劉承軒。
其他的幾個交好的也都紛紛拿了一點吃的給劉承軒,雖然都不多,但是加起來足夠了。
劉承軒看著自己手裏各種各樣的吃食,心裏百感交集,世態炎涼,他見過叔伯的冷酷無情,領略過人性的陰暗麵,在這個社會與人交往難免都存了一絲疏遠。
卻沒有想到,今日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卻讓他看到這個世界還是有溫暖的。劉承軒感動地吃下了百家糧。
吃完之後,剛剛想躺在樹蔭底下休息,,剛剛那個昏倒的男子卻走到了自己的麵前。
劉承軒抬起頭,隻見那人將水袋遞到自己麵前。
吃了餅,臉色明顯好多了,但是還是有些蒼白。
他對劉承軒說:“謝謝你的餅子,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叫元載,你叫什麼?”
“我叫劉承軒,救命恩人不敢當,現在這個世道,找點吃的不容易。你還是想想辦法解決糧食問題吧。”
元載點點頭,隨後便在劉承軒身邊坐了下來。
劉承軒疑惑地看向坐在他身邊的元載“你待在這裏幹什麼啊?”“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下午的活,我幫你一起幹吧?”
“不用不用,你還是回去吧!你這個身體,怎麼可能扛得了東西?”
“我不要錢的,隻是幫忙,不報恩,我會良心不安的。”
元載十分堅定,劉承軒怎麼拒絕都沒有辦法。
下午的貨很快就來了,劉承軒著急幹活,也沒有時間跟元載理論,就趕忙去搬貨了。
熟練地從船上卸下一袋貨,大跨步地往回走。
走著走著,肩上的重量卻輕了很多,劉承軒回頭看身後,卻是元載。
“你怎麼來了?”
“我來幫你搬貨。”
劉承軒無奈,但是看著元載真誠的樣子,他又不好再拒絕元載的好意了,隻好任由元載幫忙搬著。
下午的貨,因為有元載的幫忙,輕鬆了許多,李大哥他們紛紛誇讚道:“小軒啊,人沒有白救啊!”
劉承軒也不得不承認,元載的力氣還是挺大的,心想,那等待會發工錢的時候,把元載應該得的給他吧!
畢竟,這也是用汗水掙來的辛苦錢。
沒想到,他剛領完錢,元載卻“倏地一下”不見人影了,他找了許久都找不到人,隻好作罷。
劉承軒默默地把元載下午應得的工錢放在衣服的另一個口袋裏,心裏想著下次看見他再給他就好了。
晚上回去吃飯的時候劉承軒明顯有心事,劉氏馬上就注意到了,便問兒子是不是不舒服。
劉承軒沒有隱瞞,把今天自己救了元載,以及碼頭的那些工人們給自己吃的都說了出來。
劉氏點點頭,讚歎道:“軒兒啊,你做得對,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孩子心眼也是好的,不然也不會幫忙搬貨。
這樣吧,明天我多做一些餅,你帶過去,跟大家分一分,也算是謝謝大家了。”
聞言,劉承軒點點頭。
雖然,劉氏管不好帳,但是人情方麵,看得還算是比較通透的,也不願意去讓別人吃虧,“娘,我們家的糧食還多嗎?”
劉承軒放下了碗筷,問道。
“還有許多呢,你放心,夠我們母子倆撐上一段時間的。”
“不用了,娘,留下十天的口糧,其他的,明天到米店去賣掉吧!”
劉承軒淡淡說道。
“為什麼?”
劉氏很是不解,糧食在災年可是百姓的命,如果賣了,接下來買不買得到還說不定呢!
“昨日爹爹托夢給我,說災情不日便可消解,叫我把多餘的糧食賣掉,可以小賺一筆。也可以補貼家用。”
劉承軒還是以劉父為借口。
但是實踐證明,這個借口雖然簡單粗暴,但是很有效。
“好,那我明日便去賣掉。”劉氏在這一方麵還是很相信自己兒子的。
“娘,你要記得,當日我們花了多少錢買的,明日要三倍賣出去。”
“三倍?是不是太多了?”
劉氏有些不敢相信。
“你信爹就好了。”
“好吧,”劉氏點點頭。
劉承軒今日做了許多活,整個人都有些累了,不過想著這磨人的災年總是能過去,不會有人因此而喪命,心裏就舒緩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