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18章

端烈皇後的喪儀十分隆重,陛下輟朝,親自守靈,滿朝文武、命婦、在京宗室、勳貴盡數在場。

皇後梓宮安置在鳳棲宮正殿,角落擺放著數個冰盆,不停更換。

殿內清爽宜人,殿外烈陽如火,因暑氣暈倒的人一個接一個。

陛下不為所動,一雙銳眼在人群中逡巡,發現有人哭得不夠傷心不夠虔誠,立時拖下去杖責。

所有人都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懈怠。

再找不出不夠上心不夠虔誠的了,陛下開始翻舊賬了。

先罵竟陵候刻薄皇後,沽名釣譽,不知所謂。

再罵淑寧縣主不慈,照顧皇後不周,致使皇後底子單薄,芳年早逝。

又罵理國公狼子野心,獻女媚上,圖謀皇位。

再罵朝臣目無禮法,皇後母儀天下,為萬民之母,朝臣為人子,竟迫嫡母下堂,逼君父扶正妾婢,荒唐透頂。

當場就有臉皮薄的羞暈過去,又立時被候在一旁的禦醫用銀針紮醒。

最後罵淑妃,既是妾妃,進了宮就該先拜皇後。不敬主母,覬覦後位,也就配做妾了。

安平王府雖被沒罵,但竟陵候、理國公與淑妃都是安平王府的姻親,朝臣與王府親近的也不少。

安平郡王妃滿心苦澀,如跪針氈。

淑妃被陛下責罵,又驚又怒,頓時見了紅。

陛下當眾揭穿她腹中孩子並非皇嗣,淑妃懵了,安平郡王妃怕極了。

混淆皇室血脈,夷三族都是輕的。

看在端烈皇後的麵上,陛下沒有大開殺戒,隻奪了理國公與竟陵候的爵位,附議廢後的朝臣去職還鄉。

安平郡王卸了宗人府的差事,由魏王世子接手。

淑妃禍亂宮闈,合歡香相關人等盡數賜死。

淑妃難產而亡,孩子夭折,陛下不再追究此事。

這場滅門之禍有驚無險地過去了,但日後陛下是否會舊事重提,安平郡王妃心裏一點底都沒有。

安平王府的頭頂上懸著一把要命的刀。

安平郡王在先帝朝深受信任重用,臨老了,因後輩不肖被禁足府中,心情鬱鬱,就病倒了。

安平郡王妃還不敢聲張,唯恐陛下多想。

安平郡王病重,郡王妃所出的兩個女兒,淑寧縣主與懷寧縣主都帶著孩子回來侍疾。

一段時間沒見,淑寧縣主也老了許多。在安平郡王妃這親娘麵前,竟有幾分瑟縮。

女兒死了,丈夫被奪爵,整日借酒澆愁,淩家人對她頗有怨言。

淩負雪已是皇後,竟陵候府便是後族,哪裏還需要再爭什麼?定是淑寧縣主吹了枕頭風,才叫竟陵候鬼迷心竅,去幫著外人對付自己的親生女兒。

葉家的人也埋怨她,若不是淑寧縣主攛掇,淑妃豈有膽子算計陛下?

淩家與葉家都要淑寧縣主給個說法,還要淑寧縣主負責他們的嚼用開銷。

淑寧縣主出嫁時,安平郡王府正顯赫,給她的嫁妝自是豐厚。

但叫淑寧縣主拿出嫁妝來,養著淩葉兩家不相幹的人,她如何能答應?

她與葉家早無瓜葛,撥個宅子,讓他們暫住,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至於淩家,分家便是。可分家也不順利,爭鬧幾天了,還沒完。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