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身的記憶中得知,沈棠現在所處的朝代是天啟朝,是從未在史書中記載過,哪怕是野史都沒有存在過的朝代。
現在正是天啟朝定和十三年,皇帝齊玄章執政。
齊玄章登基之時,邊境蠻族猖獗,先帝年歲已衰,晚年間喜怒無常,又沉醉煉丹之道。看到前線傳來的敗仗邸報,氣得吐了血,閉眼前還在念叨自己的長生不老丹。齊玄章順理成章以太子之位登基。
不同於太上皇生前的放之任之,齊玄章一上任便用雷霆手段清算無為之士,又迅速反應,整合兵力,調兵遣將,以三年之力全力討伐蠻夷、打壓周邊列國。齊玄章執政十三年內,百廢俱興,秉文經武,國內河清海晏,邊境蠻族一片祥和,國內,尤其是江南一帶,經濟格外繁榮,就連外邦商販也偶有往來。
這個朝代像是唐宋時期,可是卻未出現重文輕武的現象,反而是文武俱興,也是少有的文武和諧時代。令沈棠不解的是,在天啟朝之前竟然跟自己所知道的曆史一模一樣,但是卻未出現過唐宋這兩個朝代,而是直接跟隋朝接軌。或許這就是平行世界嗎?
可奇怪的是,雖然沒有出現唐朝,卻早在123年前,有一位名叫蘇喂的詩人,留下了李杜的詩篇,甚至還有清照的詞。沈棠合理的懷疑,這也是一名重生人士,留下的詩全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範疇。
再說原身,也是身世坎坷,在沈棠看來,活脫脫就是一個小白花背景板的劇本,從原身的記憶中沈棠已經知道了,自己是因為原主身隕才能重生到她身上。弟弟妹妹被迫遠離故土、親人離世,完全符合黑化反派的人設。不過,若是身世平淡,反而不符合重生“規律”,沒有點特殊的經曆恐怕連背景板都算不上。
原身她並非陳家的親生女兒,而是陳家夫婦外出行商時所撿,此事並非秘密。原身三四歲大時被賊人所擄,流落荒野,陳夫人多年無子,實在不忍看一個孩童受此苦楚,便收留了原身,取名為陳樂儀。
就這樣,原身被陳氏夫婦帶到了江南。後來陳夫人帶原身去清雲觀時,觀內主持見到原身便說與其有緣,還批道“命格富貴但幼年多有波折,陳家善舉定有回饋”。主持常年閉關,本來就不常見,竟還給原身批了命,因此,在整個江南都出了名。
果不其然,次年陳夫人就有了身孕,並誕下龍鳳雙胎,原身便作為義女被一直養在了陳府。
陳樂儀雖然不是陳家的親生女兒,也被陳氏夫婦以親生女兒的待遇教養,不僅衣食無憂,連私塾與商行經營未曾落下。原身也時常感念陳氏夫婦恩德,對陳氏夫夫素來恭敬非常,對弟弟妹妹也照顧有加。
日子本來正一如既往地過著,平淡卻又幸福。直至上個月......
“老爺不好了!不好了!”一名小廝從外慌裏慌張的跑回陳府,連行事也沒了平日的穩重,嘴裏不住地大聲叫喊。
“慌裏慌張的,出了什麼事?”
“老爺息怒,我們北上的那一批貨物被劫了!”
“什麼??快去收拾行裝,陳亮,你隨我去購貨!”陳老爺幾乎是立刻下了決斷,連忙收拾行囊出發。
“老爺,此行一去,務必注意安全。往常在外行商,今日在東南明日趕去西北也是常有的事,可這一次,我總覺得心裏不踏實。”眼看著陳老爺要走,陳夫人卻因為這突如其來的禍事憂心起來。
“夫人莫擔心,我定會保重自己。這其中的門道我又何嘗不知?隻是這批貨物是與皇商共理,背後關係錯綜複雜,若是放任不管,恐怕商行有難啊!”
陳老爺行商多年,陳夫人很少見到他這樣發愁,心底不由驚訝,“這事是二房爭取來的,莫非......”
“夫人心知便可,往日我總覺得是一家人,可我這弟弟雖說向來追名逐利,可有賊心卻沒賊膽,這次恐怕也是中了圈套。我此去能不能購到貨還未可知,若是無貨可購,商行恐怕也難以存在。背後的勢力隻是針對陳家,若購貨不成夫人還請盡快與我合離,你帶著孩子們另立門戶,一定要保住我們大房!”說罷,陳老爺便義無反顧地乘船去揚州購貨了。
在陳老爺走的第二天,陳夫人就急火攻心地病倒了,然而大房膝下孩子年幼,無法理事,陳夫人隻好將管家權下放於二房,三房協理
二房陳二夫人錢氏早已對管家權虎視眈眈,如今如願以償得到了管家權,更是眼睛長到了頭頂上,除了在陳大夫人麵前略恭敬些許,已然是在陳家橫著走了,而三房本就是庶出,性子柔弱,向來為大房馬首是瞻,現下大房無人,二房橫行,三房夫人也不敢違背錢夫人所言,最多也不過照看下大房孩子們的衣食,協理內務自然也成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