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是她身邊奶嬤嬤的幹女兒,哥哥們一向不會跟丫頭們走得太近,不知道也很正常。
童淼看向地上的魚,這魚黑乎乎的,有點像民間說的“孝魚”,也就是烏魚,但它的腦袋更寬闊一點,眼睛長在腦袋兩邊,身體上有些黑灰色的花紋,不像烏魚的花紋有些像蟒,而且魚鰭上的花紋看著更淺一些。
童淼仔細看了看,覺得這魚並不是烏魚,學名應該是沙塘鱧,她在福利院時,是住在郊外的,也有一條河在福利院旁,雖然福利院阿姨再三強調不許去河邊,但是總有調皮小孩偷偷去河邊玩水撈魚。這魚對水質要求特別高,好在郊外環境還好,河裏多的是這種魚,因為呆呆傻傻的,很容易被抓到,所以也被稱之為叫虎頭呆子,這魚沒有細刺,所以味道特別好。
但她懶得說,況且她也不應該認識這些魚,就當是烏魚吃了吧。
至於另一邊的一種魚,剛才童淼隻顧著看哥哥們了,沒來得及仔細看魚,現在才轉過頭來仔細觀察這條唯一的不同品種的魚。
這條魚是哥哥們叉到的最大的一條魚,它的身體又扁又長,全身覆蓋著細小的鱗片,背部是青灰色,而腹部則雪白雪白,身體側麵從臉頰處到尾鰭逐漸有黃色出現,魚鰭都是淡淡的黃色。
童淼翻來覆去地仔細看著這條魚,有些不確定,覺得有些像日料裏常出現的香魚,但這魚也太大了,香魚能長到這麼大嗎?記憶中日料店裏的香魚最長不過十幾厘米,這魚足足有二十多公分了。但沒關係,香魚身上有一條香腺,會散發出一股獨特的香味,到時候火一烤就知道是不是香魚了。
她站起來說:“哥哥,反正都是魚,我們弄一部分煮魚湯喝,其餘的烤魚吃吧!”
幾個哥哥們都沒有什麼意見,紛紛點頭同意了。於是,二哥和三哥走到湖邊開始給魚開膛破肚,童淼囑咐著讓他們留下魚內臟,兩個哥哥雖然疑惑,但是還是點頭答應了。而童森則走到空地上開始生火準備烤魚。
魚要煎過再下入熱水,魚湯才會熬成雪白的顏色,童淼發現他們物資的確到了匱乏的地步,連油都沒有,可以想見哥哥們吃了多少天的白水煮肉了。童淼隻好將魚放在鍋裏幹煎了一會兒,再衝入了一旁燒好的熱水。
另一邊,童森在童淼的指導下,用木棍將魚穿好,將它們插在了火堆旁的地上。
“就這麼烤嗎?”童焱問道。
“對,這樣烤魚的話,才能裏麵外麵都熟了,而且吃起來也是香香的。”童淼點點頭道,“哥哥們以前沒有烤過魚嗎?”
童焱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訕訕地說:“我們倒是烤過,但不是沒熟,就是外麵糊了裏麵還是生的,一點都不好吃,所以就幹脆不烤了......”童淼了然地點頭,哥哥們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做飯什麼的對他們來說的確有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