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立馬行動起來,挑了根堅實粗壯的樹枝,坐在地上開始削起來。
很快,幾個哥哥手裏都有了一根魚叉,三人囑咐好了童淼不能下水後,就挽起褲腿,踩在水底光滑的鵝卵石上,銳利的目光搜尋著水底的魚。
童森舉起樹枝,看準了位置,眼疾眼快,一擊即中。
“叉到了嗎?”童淼緊張極了,又擔心說話聲音太大驚走了魚,用氣音問道。
童森舉起樹枝,樹枝上赫然穿著一條魚!他的準頭很好,那樹枝從魚鰓下方的位置穿過,那魚在樹枝上垂死掙紮,尾巴揚起的水灑到童淼的褲腿上。
她來不及避讓,“呀!真叉到了!”童淼高興地跳起來,有魚吃了!雖然吃到肉也並不難吧,但是有吃的誰不高興呢。
童森隨手在河邊扯了一根草,從魚鰓處穿進,又從魚嘴處穿出,打好了結,才從樹枝上取下魚,丟在草地上,叫童淼看好了,別又跳回水裏了,童淼立馬拍著小胸脯說這點小事,絕對能做好。
童森笑了笑,轉過頭,一雙眼睛又盯著河裏,
不一會兒的功夫,三個哥哥就叉到了五六條魚,魚都沒有特別大,但也有一尺長。
童淼擔心幾個哥哥在水裏待久了會感冒,看到魚差不多了,就催促著哥哥們趕緊上了岸,跑著將他們的布巾從行李裏翻找出來遞給他們,讓他們擦擦腿腳上的水。
幾個哥哥笑著接過布巾,草草擦幹淨後,就來看自己的戰利品了。
“哥哥們叉到的魚有兩種,我都分好了。”童淼指著放在地上的魚說。
“等一下,這是不是孝魚啊?”童焱突然指著放在一邊的四條魚說。
據說這種魚在產出寶寶以後,會因為過度的勞累,然後魚媽媽就因此會出現短期的視力失明。而看不見的魚媽媽就會挨餓,而剛生出來的黑魚寶寶們就會圍在黑魚媽媽的附近,甚至在餓極了的時候,魚寶寶還會主動遊進魚媽媽的嘴巴裏,讓她吃掉自己來給媽媽充饑。人們把這種行為,視為是一種孝順,所以黑魚就有了“孝魚”的叫法。因此百姓們會將這種魚送給長輩,以表達孝心。
其實這種魚就是後來說的烏魚或者黑魚,烏魚並不會吃自己的寶寶,而且魚媽媽在生產之後也不會失明。之所以有些魚寶寶進入到魚媽媽的嘴巴裏,這也是一種保護的行為。相比於其它的魚類,黑魚有很強的護子行為,當他們產卵以後,就會一直圍在卵附近。一旦有外來生物威脅到魚卵或小魚苗的安全,親魚就會發起瘋狂的反擊,而魚苗孵化之後,也會繼續待在媽媽身邊尋求保護,其中魚媽媽的嘴巴裏就是最安全的港灣。
三個哥哥呆愣愣地聽著童淼的科普,張張嘴,愣了一會兒才說:“原來是這樣......淼淼怎麼會知道…..”
童淼腦子裏緊急想到了借口,說:“小林家那邊莊子上就養了這種魚,所以她知道,告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