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聲,
顧依依臉上浮現驚喜之色。
她連忙接過三包藥材,如獲至寶一般。
劉慶德口中的顧大先生指的不是別人,而是顧家如中流砥柱一般的老太君,因其於國有功,品德高尚,故而被尊稱為先生。
前幾日,顧老太君偶感風寒,本以為是小病。
可沒想數月過去,非但不見轉好,反而愈發嚴重,顧家不得已拖了人情,請了國醫館的韓聖手親自出馬,如今藥材到手。
待到奶奶服下藥劑,藥到病除,顧依依自然歡喜。
“多謝韓老掛心,依依感激不盡,等到過兩日奶奶好轉,一定登門致謝,多謝。”
顧依依笑麵如花。
聞聲,一旁前來問診的病患們也露出一絲羨慕之色。
國醫館名聲在外。
雖然是中醫,但在整個西城中誰人不知,坐館的中醫聖手韓老曾經懸壺濟世的事跡,他們來看病,雖然也是掛的國醫館的資深醫師,但卻根本不是一回事。
但跟能請動韓老親自出手完全是兩個概念。
韓老年歲見漲,已經很少親自坐鎮。
比如眼前的劉慶德就是韓老的得意弟子,但就算如此,劉慶德這位坐館醫師腦袋上頂著的頭銜也是一大把。
現如今,能請得動韓老的,要麼是名動一方的財閥和集團,要麼則是一些社會能量極大的人物,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他們這些普通的病患能比得上的。
一時間,場中激烈的討論了起來。
聞聲,劉慶德的麵上流露出一絲笑意,這種事,他見到過不止一次。
“無妨,顧小姐安心回去便是,在下一定保證顧大先生能藥到病除,顧大先生曾有功於國,韓老早前也說過,必定傾盡全力。”
“至於其他諸位也不必擔憂,劉某雖比不上韓老醫術萬一,但也會略施手段,讓諸位能夠擁有健康身體。”
劉慶德微微抱拳。
“哪的話,劉醫生你也是杏林聖手,咱們西城中醫協會的副主席,我們能讓您看病已經是燒了高香了,如何敢麻煩韓老親自出手。”
“是啊,劉醫生你太過謙虛了。”
“大家夥,不瞞你們說,我這一趟是來複診的,本來我身患重病,以為都治不好了,沒想到來了國醫館幾趟,就是劉大夫幫我看的。”
“你們瞧,我現在腿腳靈便,一口氣上五樓氣不喘,神醫啊。”
場中頓時傳出一聲聲吹捧的聲音。
國醫館名聲在外,哪怕韓老不親自坐鎮,但也有不少人從這裏轉危為安,自然能夠得到大家的擁戴。
劉慶德麵上更添一抹笑意。
而就在這時候,
“神醫不神醫的,公道自在人心,不過顧小姐,我勸你還是最好別把這大組方給你那位奶奶服用,否則出了錯,追悔莫及。”
一個聲音響起。
眼下所有人都在吹捧著國醫館,陡然聽到這聲音響起,眾人頓時愣了一下。
他們扭過頭循聲望去,便見到診室外的凳子上,一個穿著T恤的青年正閉目坐在那裏,手中正拿著一張掛號單,而方才那一句驚人之語,正是出自他的口中。
顧依依表情一怔,一旁的病患們更是愣了愣。
國醫館名聲在外,可現在一個青年卻突然開口,這讓他們麵麵相視。
而劉慶德的麵色更是一沉。
“朋友,你是來看病的?那就排隊等叫號,莫要嘩眾取寵。”
“我國醫館看病素來是平心而論,從來都是本著治病救人的,何況,顧小姐手中的藥方是韓老親自下的處方,如何能有錯處?”
聞聲,一旁眾人倆忙點頭。
“就是,那可是韓老親自抓的藥,怎麼可能有錯,小夥子,咱不能仗著年輕胡言亂語,汙蔑人家國醫館。”
“說得對,韓老出手,藥到病除,哪輪得到你來指手畫腳。快些道歉,否則犯了眾怒,我們大家夥可不饒你。”
議論之聲不絕於耳。
聞聲,陳凱卻是笑了,他睜開眼,搖頭道。
“醫者治病,但憑仁心,仁術,這無可厚非,你們口中的韓老或許是杏林聖手,但哪怕華佗扁鵲再世,又能如何。”
“方子有錯,良藥變毒藥,這一點可做不得假。”
“國醫館,雖有聖名,但說到底就是治病救人的醫館,若是名聲能治病,那還要醫生來做什麼?有錯就是有錯,你們口中那位韓老名頭再響,也是錯了,難道非要指鹿為馬,傷人性命之後才願意認錯服輸?”
陳凱淡淡道。
“簡直胡言亂語!”
劉慶德登時大怒,他指著陳凱怒聲道,一旁的眾人更是個個義憤填膺。
國醫館的名聲在外,人人敬仰。
而韓老更是杏林聖手,十幾年來活人無數,更是華夏中醫泰鬥,可現在呢,眼前這個小青年幾次三番的詆毀,早已讓眾人心中怒火沸騰。
可麵對眾人的怒火,陳凱的臉色卻半點也沒有變化。
“抱歉,抱歉,劉醫生,他是我朋友,剛剛他暈倒了,可能還沒緩過來。”顧依依咬著嘴角,輕聲當著和事老。
可惜,陳凱卻根本沒有順著台階下的意思。
“你不信我?”
陳凱似笑非笑。
“我......”
顧依依開口欲言。
可陳凱卻搖搖頭,隨即吸了吸鼻子,冷厲眸光撇過顧依依如水的眼眸,隨即上前一步指著她手中的一包中藥開口不屑道。
“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生石膏,生薑和大棗......”
“為解表劑,具有新溫解表之功效,主治外熱風寒,兼有裏熱,惡寒發熱,身疼痛,無汗煩躁,脈浮緊。”
“是大青龍湯。”
話音落,陳凱再次吸了吸鼻子,指著另外一包中藥開口道。
“川芎,熟地黃,當歸,芍藥,柴胡,人參,黃芪......”
“和解少陽,補氣養血,主治婦人虛勞日久,血虛陰虧,唯有寒熱,經行感冒等......”
“是柴胡四物湯。”
陳凱聲音不大,可中氣十足,聲音清涼。
他口中擲地有聲,一旁的病患們有心打斷,可是觸及陳凱的目光,卻個個縮了回去。都說久病成良醫,多少也懂幾分藥理。
陳凱年紀雖然不大,可口中的話卻鎮定萬分。
一旁的劉慶德更是眼睛瞪得老大,韓老親自吩咐的藥方,是他親手抓的,他當然知道眼前這青年說的一點差錯也沒有。
可是就是這樣,劉慶德才更心境。
要知道,為了保證藥效,劉慶德的包裹十分嚴密,沒有一點藥材的痕跡露出來。也就是說,眼前這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竟然單憑氣味就能分辨出這包裹裏裝的是什麼藥材。
這怎麼可能?
以氣味分辨藥材,劉慶德這些資深中醫自然也能做到。
但這裏這裏是國醫館啊,到處都充滿著濃重的中藥味,何止夾雜著百種。
也就是說,
眼前這青年竟然在幾百種中藥的味道當中分辨出了大青龍湯和柴胡四物湯,眼瞅著陳凱侃侃而談,顯然這第三味藥也被認了出來。
單是這一手,就足以證明他的不凡。
見了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