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我陳凱亦有何懼!”
恍然間,陳凱半跪在地上,他一雙冷眸睜開,發出鏗鏘之音。
隻是抬眼望去,
周遭一片喧鬧景象,鋼筋水泥,高樓參天,四周車如潮水,人聲鼎沸。
我在哪?
這時候,
“你......怎麼樣?要不要過去歇歇?”
一個悅耳的女聲響起。
隨即一瓶散發著涼氣的礦泉水瓶遞了過來,入眼便是一雙如玉藕般白嫩的雙手。
珠圓玉潤,根根筆直,如玉柱一般纖細白皙,上頭淡青色的血管如同是上好的羊脂白玉上勾勒的青紋一下子就吸引了陳凱的目光。
向上望去,則是穿著一身米白色小碎花裙子的可人姑娘。
黑眸明亮,眉如遠黛。
一張精致的麵容就仿若是瓷娃娃一般晶瑩剔透,一頭及肩淩長發柔順的披落下來,偶爾有幾根不聽話的劉海被她隨手別在耳後,大有種難以言表的鄰家氣質。
不過此刻.
姑娘眉眼焦急,如水的黑眸中流露出擔憂和關切的情緒。
原來......
好看的眼睛真的是會笑啊。
陳凱瞬間愣然,他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麼,四肢百骸中卻突兀的傳出一陣疲乏的感覺,讓陳凱忍不住一個搖晃就要摔倒下去。
“莫要動了,中暑可不是小事,你渾身熱的厲害,強撐隻會讓病情加重。”
姑娘如水的嗓音叮咚悅耳。
陳凱卻搖搖頭,他閉上眼睛默默感受。
身熱,麵紅,口渴,頭昏且痛,這是典型的暑熱內閉,蒙塞清竅,有猝然昏厥的危險。而暑熱內蒸,則汗出,麵赤,身熱,脈洪數。
暑熱內襲,熱鬱氣逆,故見頭暈頭痛。
的確是暑症,而且情況還很嚴重。
陳凱擰開礦泉水瓶,小口抿了幾口,隨即將清水放在掌心,分別在自己左右兩側的太陽穴緩緩揉弄,輕重有度的手法讓突突跳起的神經總算疏解了一些。
隻是,陳凱環顧四望。
心中的震撼卻如海浪驚濤一般席卷,根本壓抑不住。
他萬萬沒有想到,那一場針對於他陳凱必死的局竟然沒有要了他陳凱的性命,反而在這樣一個盛世的乾坤中蘇醒,迎來了新生。
清末民初,國家動蕩,軍閥割據,裂土為王。
無數能人異士揭,竿而起,而抵抗列強卷入了戰爭當中。
而他陳凱號稱神醫妙手,擁有能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奇醫術,一出世,就拯救了不少慷慨革命的能人,從此聲名大噪一發不可收拾。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陳凱活人無數,是杏林聖手,被譽為當代醫聖,卻萬沒想到有國外勢力不願看到華夏這一頭沉睡了百年的醒獅蘇醒,勢要將陳凱殺死。
輾轉十年,陳凱被身邊人出賣,為慷慨大義,他選擇慷慨赴死。
卻沒想到,
等他再睜眼時候已經是百年之後的華夏盛世,現如今,大國崛起,龍踞東方,一念之間,有滾滾的熱淚在陳凱的臉頰上流淌而下,陳凱新潮狂湧,幾乎不能自持。
“你怎麼了?還是難受?不然你稍等一下,前邊就是醫館。”
“恰好,我有事去哪裏,順路送你一程?”
女孩的聲音再次響起。
“不用......哎?”
陳凱想要拒絕,神醫聖手,可逆陰陽,活死人肉白骨,別說區區中暑這樣的小症,就算是在棘手的頑疾也難不倒他。可對方卻沒給陳凱拒絕的機會,不待陳凱話音兒落下便不由分說的拉起了他的胳膊。
周圍人潮與他錯身而過。
陳凱靜靜的跟在女孩身後,目光打量著周遭嶄新的世界。
他表情木訥,隻是一雙黑眸眨動看什麼都很新奇。
偶爾的交談間,陳凱知道,眼前的女孩兒叫顧依依,名字嬌俏可人,是專程來這一地的醫館來取藥的。
這年月,西醫稱王,中醫沒落。
西醫的便利極大的擠占了中醫的生存空間。
就算是最高等的三甲醫院中有中醫存在,但在西醫龐大的體係麵前,中醫也僅僅隻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分類。
但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仍是保留了不少的火種。
也有不少聲名鵲起的中醫大隱隱於世,以開醫館的方式治病救人。
而顯然,
顧依依要去的國醫館就是其中之一。
據說坐鎮國醫館的曾是中醫界的泰山北鬥,擁有出入華夏核心為頭號人物診治的資格,所以國醫館的名頭很響。
果不其然,
陳凱跟著顧依依走了幾分鐘,便見到了一座佇立在西城背街上的一座醫館。
雖然是周內的上班時間,但國醫館外前來看病的人數卻不少,一條長龍一直排出去了好幾百米,都是全國各地慕名前來的病人。
顧依依明顯是已經有了預約。
剛到國醫館,就被一個穿著白大褂的醫生迎了進去,診室內,一個麵相老成的中年大夫正在人群的簇擁中幫人把脈。
“等我一下,稍後就好,我叫陳醫生幫你掛了號,你先休息一下,我去去就來。”顧依依嫣然一笑丟下一句,隨即跟著那個姓陳的醫生走進診室當中。
陳凱搖了搖頭。
雖然沒謝絕顧依依的好意,但對他來說,掛號看病自然不用,沒有人比他自己更了解自身的情況,而是略帶審視的環顧四望。
目光則是更多的望向正虛掩著在坐鎮的中年中醫。
都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中醫也一樣,求醫問診講究望聞問切四個要素,而這望之一字則是問診的關鍵所在,所謂觀氣,就是如此。以陳凱的眼光早已能夠以觀氣診斷。
不過看了幾分鐘,陳凱便興致缺缺的收回了目光。
來看中醫的大多是西醫無門的頑疾。
這些疾病西醫束手無策,所以很多來中醫館的都是抱著找到最後一根稻草的病人,但陳凱看了幾眼便興致缺缺了。
中年醫生坐館,開出的藥劑多以固本為主,雖說不容易出錯,但起碼在陳凱看來,有很多的病人完全有更好的良方。
而這還是聲名鵲起的國醫館。
百年之後,中醫沒落,隻能淪為西醫的陪襯。
甚至在病患們的口中,陳凱聽到了有不到絕路不看中醫的說法,實在讓人感慨萬千。
“時光荏苒,百年匆匆,未曾想到,中醫國粹竟然沒落到這等地步?”
陳凱搖頭。
而這時候,裏頭問診的病人恰好輪到了顧依依。
中年醫生送走了前一位病患,目光才落在顧依依的身上,隨後他笑著說了兩句,便叫之前引路的青年醫生取來幾個藥包。
“顧小姐,這是韓老去京城之前囑托我交給我你們顧家的東西。為了治療顧大先生的病,韓老嘔心瀝血才整合出了這大組合方,祛濕,補氣,三方並用。”
“韓老的醫囑已經細無巨細的寫在了裏邊,隻需要顧小姐按照其中的醫囑來行事,鄙人劉慶德可以保證,相信用不了多久,顧大先生一定能重新恢複健康。”
名為劉慶德的坐館中醫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