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嵐施弓著身體,沿著地板上的血跡來回觀察了一會兒,然後拿起門口附近的名牌手袋問高俊夫。
“英粲的手袋是這個嗎?”
“嗯,隻是采集了指紋,裏麵的東西還是報警時的樣子。”
王研理一邊點頭,一邊看著賀嵐施翻著手袋。裏麵隻有錢包、墨鏡和帽子,沒有特別在意的東西。
“看來英粲是一個隨身物品比較少的人,他的手機在遺體旁邊嗎?”
“嗯,現在技術人員正在分析手機裏麵的東西。啊,給你看一下比較快,這是發現英粲遺體時的狀況。”
就像陳昊凡剛才說的那樣,照片上出現了英粲的身影,他的腹部被鮮血染紅。有時候,疼痛讓人忍不住想要逃避,但逃避又可能會忽略重要的事情。
王研理和賀嵐施一起把那些照片全部印在了腦海裏,賀嵐施拿著照片指著被血染紅的牆邊問陳昊凡。
“英粲的遺體是躺在這個位置嗎?”
“是的。”
“原來如此,有沒有離得再近一點的照片?”
“嗯,還有放大拍攝的細節圖。”
“請讓我看看。”
賀嵐施把英粲遺體的每個部位的照片都仔細的看了一遍。
過了一會兒,她右手呈拳狀,拇指指腹抵在下巴上,食指的第二關節抵在鼻下,掩住嘴角,低下頭思考。這是她在覺得哪裏不對勁而陷入沉思時的下意識的行為習慣。
“賀教授?”
“啊,我是在想手機有沒有沾到血。”賀嵐施指著照片上放在英粲遺體旁的手機。
“啊,手機啊,這張照片看不出來,背麵的話不知道有沒有沾到血,畢竟被刀刺傷的部位滲出了很多血。”
賀嵐施點點頭,又拿著照片環視著發現遺體的案發現場,然後抬起頭,向陳昊凡拋出一個問題:“陳警官覺得這是什麼案件?”
陳昊凡“嗯”了一聲,接著開始對現場側寫:“假設是狂熱粉絲幹的,偽裝身份的狂熱粉絲從玄關闖進房間,英粲被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到,凶手直接把他逼到牆邊,然後用刀刺他,我想這也不是不可能的。賀教授覺得怎麼樣?”
陳昊凡指著血淋淋的牆壁,征求賀嵐施的意見。
“原來如此,這確實是有可能的。研理,你怎麼看呢?”
賀嵐施有時會讓在場的人側寫案發時會發生什麼畫麵的情況,這樣她在聽取他人意見的過程中,大腦會對信息自動進行取舍,從而推導出一種理論。
所以王研理在想,隻要凶手不是一時衝動而犯下罪行,而是像小說一樣有預謀的殺死被害者的情節,那麼凶手的作案流程應該會在誰的腦海中被側寫出來吧。
當然,這不是賀嵐施在運用理科思維破案,隻是在確認他人的想法而已。
話雖如此,人們常說現實生活比戲劇小說還要狗血離奇,可是現實中的殺人事件總是伴隨著意外和隨機,很難輕易解開。
賀嵐施也曾經為了查找真相,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分析推演。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遇到了一起令人匪夷所思卻又合乎邏輯的案件,該怎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