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盛世小胡姬盛世小胡姬
搞定小鮮肉

第5章

尚食局的司醞房專管宮廷美酒,每次釀好了酒,或是全國各地乃至西域進貢的,必定要細細品嘗體會其差異,再做記錄。

因此,穆與棠練就了一身本事:僅嘗一口就能斷定是什麼酒,味道是否純正,多少年份。但她從不貪杯,酒量不大。

她敷衍了兩句,借著盤點的由頭,打算離開。

“穆司醞,你初來乍到,一來對良醞署的存酒一無所知,二來良醞署都是粗俗漢子,還是何某與你同去為好。”

“那就有勞何少卿了。”

何玉生和穆與棠走著去良醞署的庫房,詳細介紹良醞署上上下下的人數與美酒佳釀的種數。

“穆司醞,良醞署官製早有定例,以兩位署令為尊,目前管事的是潘署令,下有丞二人、府三人、史六人、監事二人、掌醞二十人、酒匠十三人、奉觶二十人、掌固四人。”

穆與棠早已知曉,淺笑著點頭。

何玉生庇佑她的心思藏不住,不禁張嘴道:“你在內廷為正六品官階,良醞署的人都比你官階低,你隻管拿出在司醞房當司醞的架勢,好好管他們。若是誰不服,你隻管告訴我,我替你教訓他們。”

這種客套話,聽聽就成,當不得真!

穆與棠在內廷官階高,但在這些八九品甚至沒品級的人眼裏,不過是內廷小宮女升上來的,哪裏能跟他們世代承襲或憑釀酒本事進來的比?再者,她一介女流,本就勢單力薄,何必在良醞署作威作福,惹得他們嫌?

穆與棠輕聲道了謝,取了數本新賬冊,跟隨何玉生來到庫房。

看管庫房的四人齊站起來,畢恭畢敬地喊道:“何少卿。”

“這位內廷來的穆司醞,專程來幫忙的。近些日子,她若要來庫房,你們隻管開門。”何玉生吩咐道。

四人齊聲答:“曉得了。”

“徐監事,庫房各種酒類存放,你最為熟悉,你也一塊兒來給穆司醞幫幫忙。”

何玉生點名的徐監事,名為徐承嗣,年過四旬,蓄了一把灰白交雜的胡子。他在前帶路,解釋道:“何少卿,穆司醞,司醞署存酒極多,分為一層庫房和地下酒窖,再隔成一間間房,分門別類存放不同的酒。”

果不其然,一層庫房像客棧一樣,中間是一眼看不到頭的過道,兩邊是一間間關著門的存酒房。每間房門上,貼有紅紙黑字寫就的酒類,譬如郢州富水、烏程若下、劍南燒春等。

何玉生拿鑰匙打開第一間郢州富水房,“穆司醞,咱們先從郢州富水開始清點。”

房裏整齊有序地擺放著大木架,每個木架分為六層,每一層的小格子各擺三壇酒,靠著東牆和西牆各有一架木梯,便於踩著木梯取放上層的酒。

穆與棠曾聽說光祿寺的良醞署亂得不行,雜七雜八的酒混在一堆,在宴會上錯酒是常有的事。如今一看存酒庫房如此井然有序,便知那是謠傳。

“這郢州富水,又名富水春,產於郢州富水縣。”徐承嗣介紹道。

穆與棠磨墨時,抬頭看了一眼徐承嗣,微微一笑。

何玉生拍了一下徐承嗣的黑紗襆頭,“徐監事,穆司醞正六品官,宮裏什麼好酒沒見過沒喝過,要你在她麵前賣弄?還不趕緊數一數有多少壇酒,再算一算總斤數?”

徐承嗣挨了一下,訕笑著開始數數。

長得這麼好看的胡姬,就算宮裏妃嬪全是傾國色,她也算中上之姿,怎麼沒得聖眷,安於跟酒打交道呢?莫非犯了什麼錯,受了懲罰?

徐承嗣犯嘀咕時,嘴裏仍不停地數著:“十三、十五、十六......”

“十四呢?第十四壇酒被酒仙喝了不成?”何玉生訓道。

徐承嗣立馬收起所有的小心思,正兒八經地指著一壇壇酒,挨個數下去,確保毫無遺漏。

“郢州富水,八十二壇,每壇十斤,共八百二十斤。”

“烏程若下,六十三壇,每壇十斤,共六百三十斤。”

“滎陽土窟春,五十八壇,每壇十斤,共五百八十斤。”

......

在何玉生和徐承嗣的幫助下,花了一上午的時間,清點完了一層庫房所有酒。

穆與棠翻著賬冊上的記錄,“像郢州富水,烏程若下、滎陽土窟春、富平石凍春、劍南燒春、宜城九醞、潯陽湓水、齊地魯酒這些,都在五六百斤之上,該夠用的。而河東乾和葡萄、嶺南靈溪博羅,以及長安產的新豐酒、郎官清、阿婆清,都在一兩百斤左右,須得從速補足。”

“新豐酒、郎官清和阿婆清,已經釀了一批,味道還不夠純正,可以去大酒坊買來補足。”徐承嗣答道。

地處長安,想買那些酒,隻待光祿寺卿批了就能領銀兩去買來,難就難在別處進貢的。

何玉生眉頭微鎖,“那河東乾和葡萄酒、嶺南靈溪博羅酒都是進貢的,河東離得不算遠,半個月送來,該是沒問題的。然則嶺南靈溪博羅,產於嶺南,距長安近四千裏路,哪怕水路聯運,沒有一兩個月送不到。”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酒也如此,出了產地,風味差之毫厘繆之千裏。

穆與棠深知在京中釀那些進貢酒味道不行,便道:“何少卿,依我愚見,嶺南靈溪博羅斤數少,賜酒便撇下這種酒,改用其他的酒。畢竟,聖人沒有欽點用哪種酒,可由光祿寺自行安排。”

何玉生和徐承嗣讚同地頷首稱是。

這時,東西兩市的市鼓敲響。

徐承嗣腹中饑餓,又不好意思在兩位官階比他高的上司麵前開溜,委婉地催促道:“何少卿,穆司醞,地下酒窖存放的是各種胡酒或斤數少的雜酒,一時半刻清點不完,倒不如先去公廚吃午飯,下午再來。”

何玉生隻覺得秀色可餐,倒忘了民以食為天這頭等大事!

光祿寺的老少爺們,個個都是能吃能喝的,一聽市鼓響,不用誰吩咐,直接衝向公廚搶好菜吃!去晚了的,隻能看著別人吃雞鴨魚肉,自個兒用菜湯拌飯!

“穆司醞,你忙了一上午,頭一回來光祿寺,我帶你去嘗嘗光祿寺公廚飯菜的味道。”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