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隨意捏造的話紛紛揚揚,很快便傳開,人人都道丞相可憐,才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女兒,就要眼睜睜的看著女兒受苦,人人哀歎,卻隻為了茶餘飯後有一閑談。
宣王府的人三到四次求見,卻次次被白丞相回絕,宇文昊心中有所懷疑,命人去請那日入丞相府的兩位太醫。
兩位太醫彼此對視,低下頭,想起白丞相與業王吩咐的事,不敢開口。宇文昊隻當兩人對自己有所猜忌,命人送上兩份賞銀。
他懶懶開口,“兩位太醫安心,本王隻是擔心明玉姑娘的傷勢,京城中人人都在傳明玉姑娘傷勢嚴重,命不久矣,白丞相也多日不上朝,本王實在擔憂啊。”
鼓鼓囊囊的兩個錢袋,怕是有一百兩銀子。“回王爺,明玉姑娘的傷勢的確嚴重,微臣開了藥散與藥方,能不能熬過去,還得看姑娘自己的造化。”
“哦?當真如此嚴重?”宇文昊萬萬沒想到陸明玉竟會傷到這種地步,可惜了,一顆明珠就此隕滅。
“多謝兩位太醫,來人,好生送太醫出去。”
房間暗處,一名男子從簾後出現,他跪坐在蒲團之上,替宇文昊斟了杯茶,常年不見陽光,雙手慘白,好似從墳墓中爬出來的死人。他抬頭,一張臉更是嚇人,泛著青白之色。
他開口,嗓音沙啞,好似烈火灼燒過一般,“恭喜王爺,除掉一名心腹大患。”
“她還算不上是心腹大患。”自從知道陸明玉不過是個繡花枕頭後,便不把她放在心上,多說一字都是浪費口水。
“她雖然沒有小人想象中有計謀,可也為業王出了不少好主意,她也是個可用之人。”
男子繼續說道,“王爺這一次做的很好,既然不能為自己所用,那便毀了她,讓她一輩子無法站在宇文軒易身邊。”
宇文昊冷笑,“隻希望本王的好弟弟別嫌棄明玉姑娘才是。”
幾日後,陸明玉的傷好了七七八八,已經能夠下地走路。
靈犀在這幾日的功夫裏肉眼可見的胖了一圈,她習慣性的捧著白玉碗喝光裏麵的補湯,替陸明玉上藥。
“小姐,殿下在前廳。”
陸明玉沉默片刻,疑惑道,“他怎麼這時候來了?”
“估計有好事要與小姐說,奴婢雖不出門,卻也從府中下人那兒聽了不少關於殿下的事,都說殿下在皇上麵前得臉,很受皇上器重呢!”靈犀笑吟吟的,比自己升官發財還要開心。
陸明玉忍不住問:“業王得寵,你為何如此開心?你中意他?”
靈犀頓時羞得臉通紅,“奴婢是替小姐高興,若是殿下成為太子,日後繼承大統,小姐就是皇後了!”
“胡說什麼?”陸明玉難得對靈犀疾言厲色,嗬道,“日後這種話不許再說!”
靈犀忙道,“是,奴婢知錯了。”
陸明玉整理好衣裙,在靈犀的攙扶下走到前廳。
“殿下。”
聞聲,宇文軒易抬眸看去,將一個錦盒交給她,“這是父皇賞賜的,本王留著沒什麼用,送給你。”
青色的錦盒內安靜的躺著一對玉鐲,顏色青嫩,很適合陸明玉這般年紀的女子佩戴。
靈犀低下頭,好似她也沒有說錯,殿下與小姐般配的很,為何小姐如此氣惱。
“多謝殿下。”陸明玉也不與他客氣,將錦盒交給靈犀,“殿下今日來,應該不止是要送給我玉鐲吧,可是朝中出了事,還是皇上為難殿下?”
雙眉緊蹙,一臉擔憂。
宇文軒易無奈,啞然失笑,“本王每次想與你說話你總是這幅模樣,難道本王在你心裏隻會帶來壞消息?”
陸明玉一怔,麵上一紅,“不,不是。”
宇文軒易不再逗她,道:“父皇有意派本王去邊疆曆練,這是一個好機會,本王同意了。”
“當真?”陸明玉喜上眉梢,若是宇文軒易能夠在邊疆立功,可比在朝堂上出主意來的更好,“恭喜殿下,得償所願。”
“隻是本王擔心你,本王離開京城,便護不了你,你得萬事小心。”宇文昊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他忌憚盧將軍,不會輕易放過陸明玉,她總不能一直待在丞相府。
陸明玉略做思考,便給予回答,“那我與殿下一起前往邊疆。”
宇文軒易挑眉,靈犀驚訝,兩道目光落在她身上,想探究清楚,她究竟是何方神聖,真的隻是女子而已?為何有如此魄力。
宇文軒易正色道,“你當真?此事非同小可,本王不著急等你答案,你且與丞相好好商議。”
“好。”陸明玉還是點頭,雖然她並不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可還要隻會白丞相一聲。
送走宇文軒易,靈犀紅著眼開口,“小姐,您準備何時回來?奴婢聽說邊疆困苦,小姐如何能受得了?”
“我已經決定了。”陸明玉坐在圈椅中,伸直傷腿,“你放心,我不會讓你與我一起去,你就在府中待著,替我照顧好父親。”
靈犀突然跪下,言辭懇切,“奴婢願意跟隨小姐一同前去邊疆。”
“不必,那裏不是京城,你受不住。”陸明玉不給她說話的機會,“你做事穩妥,你可願替我照顧父親,留意宇文昊?”
靈犀伏地,“奴婢願意。”
白丞相聽說了她要去邊疆的消息,隻是沉默了一會兒,並未出言阻止,隻是囑咐她多加小心。
他道:“你且安心去,業王是沉穩,你跟在他身邊能學不少東西,府中我會安排好,會放話出去,說你傷勢未愈,落有殘疾,無法外出見人。”
“多謝父親為女兒籌謀,女兒不孝,不能陪在父親身邊盡孝。”陸明玉雙膝跪地,“女兒若還有命回來,一定會報答父親恩情。”
“我是你父親,這些都是我應做的,你隻需做自己想做的事,其他的,父親會替你安排妥當。”白丞相紅著眼眶,感慨道,“邊疆不是小打小鬧,戰事時常發生,父親希望你能保全性命,凱旋而歸。”
“女兒一定會。”